山东游记---泉城济南(10) 济南是这次整个山东行程的最后一站,当年来山东济南却是我的头一站,真是有趣。济南素有泉城之称,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柳”的赞语。那年我到泉城有两天,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泉、珍珠泉四大泉群,还有千佛山、大明湖的全走过了。当年穷,连台照相机也买不起,因此,也就没有留下什么纪念的照片。 早上的安排,先是到千佛山参观,千佛山位于济南市区南部,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对千佛山,我印象中是那居于山腰“兴国禅寺”,隐约记得它是儒、道、佛三教合一的,还有是万佛洞、辛亥革命烈士陵园等。在导游的带领下,进得千佛山公园,却发现变化很大,增添了许多内容,有了游览索道、奇能滑道,还有十八罗汉、卧佛、观音园、大舜石园、瀑布、弥勒胜苑等。要登上海拔285米山顶,可远望整个济南市貌。但是昨天在泰山走得急,腿还很酸痛,也就作罢了。看园内许多地方,居然是要另外收费的,各景点设有摄影部、工艺品小卖部等,想不到这里的商业味那么浓,都不进去了。 从千佛山出来,我们到趵突泉公园,趵突泉是济南72名泉的第一泉。趵突是跳跃的意思。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写道:“泉源上奋,水涌若轮”。宋文学家曾巩等根据泉水涌出的形状取名趵突泉。今天趵突泉公园正开着“济南市第二十六届菊展”还有“济南72名泉”的摄影展览。确实不错,既可以饱览趵突泉群,知道济南的72泉,又可以欣赏菊展。 来到趵突泉,令我没想到是,今天的趵突泉居然水量那么大,而我上次来时只是暗暗的涌出。如今方方正正的泉池内,泉水从泉眼中是哗哗的喷涌而出,不停不歇,似有无穷的激情和生命力,而涌出的泉水竟是那么清澈,令人陶醉。细问之下才知道是济南市政府采取了保护措施,1997年颁布了《济南市名泉保护管理办法》,为名泉保护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二是关停了一些对泉水造成影响的小煤矿和工业用水大户、乡村的自备水井,阻止了过分开采地下水的情况;三是制定了名泉保护规划,城市建设与工业发展服从于保泉。我上次来是90年代初,怪不得看到的趵突泉水量是那么小。 走出趵突泉公园,就在公园门口有一条小河,散发着一股臭味,尽管是从公园里流出的泉水是清亮透彻的,但是外面的小河确实太脏了。我想济南市的水治理还是要多费点工夫,让“天下第一”得至名归。 趵突泉公园的对面,是济南市的中心广场---泉城广场,泉城广场是新世纪的产物,它东西约780米,南北宽约230米,面积16.96公顷。设计以贯通趵突泉、解放阁的边线为主轴,地处山、泉、河、城怀抱之中。环顾四周,北览旧城区古风新貌,西观趵突泉喷涌潺湲,南眺千佛山青翠绵亘,东望解放阁清雅如画,是市民休憩盘桓之胜地。 进入广场主入口处,庄严的国旗迎风飘扬,国旗下,“泉城广场”四个在字铭刻于入口标志之上,其背面刻有《泉城广场记》。最令人瞩目的是广场中的大型钢制异形曲杆主体雕塑《泉》,它高38米,重170吨,实为国内所罕见。它取 篆书“泉”字之神韵,三股形似清泉的造型辗转上升 ,恰与济南市市标的创意相和。泉标广场地面铺以隐喻城池的图案,“泉”自“城”中磅礴而起。泉标底部地面镶刻着济南72名泉的名称,并配置72股涌泉及四组泉群,动静互补,极大地丰富了泉标的形象及环境艺术魅力。 在广场的另一边,有荷花雕塑与彩色激光音乐喷泉,据说,音乐喷泉有四千多只喷头,可以有数千种水景变化,静动相映,缤纷夺目。广场东侧的文化长廊呈圆弧状,墙身嵌以中国传统柱式造型,体现了传统文化内涵。它像一架玉屏将广场半揽,既可登高鸟瞰广场全貌,又是展示齐鲁文化的艺苑。透过长廊中部,解放阁近往咫尺,犹如画中。浮雕《圣贤史迹图》位于长廊两端及柱杵处,表现了“舜耕历山”等十四幅历史故事,反映齐鲁文化的历史脉络。长廊内设大舜、管仲、孔丘、孙武、墨翟、孟轲、诸葛亮、王羲之、贾思勰、李清照、戚继光、蒲松龄的雕像,再现了十二位齐鲁历史名人的风采。广场的下面,有地下商城以商业、娱乐、停车为主。 迈步泉城广场,这里满是来休闲和旅游的人们,天空中飘着造型各异的风筝,地下商场人流如鲫,好一派欢乐、和谐、祥和的景象。泉城广场充分体现了“讲究开放、崇尚稳定”的齐鲁文化和“群众性、文化性、娱乐性”的特点,结合城市风貌与人文景观,创造浓郁泉城特色,延续齐鲁文化渊源,展现礼仪之邦风采。泉城广场确实令人叫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