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知道丙中洛这个地方,是从田壮壮拍的纪录片<<茶马古道---德拉姆>>,知道这是茶马古道上一个重要中转站。可以想象当初马帮往来、各方货物云集的热闹场面。 如今的丙中洛已不再是交通枢纽,但余韵犹在;而且今天又是傈僳族鲜花节,街上的人非常多,可以看到各种各样五颜六色各具风格的民族服饰,真有点眼花缭乱。 鲜花节是傈僳族的节日,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五开始,一连三天。最近一两年才更名为"仙女节"。原来的鲜花节,人们必定要到仙女洞去烧香磕头,祈佑平安。据当地一位藏族司机讲,还有一个仙女洞在捧打乡,因此鲜花节的主会场就轮流设在捧打和丙中洛,去年在捧打,今年在丙中洛,明年应该又在捧打。 到了鲜花节的主会场,中午时分,人还很少,只有一些工作人员。音响正在播放藏语演唱的<<两只蝴蝶>>,高亢的藏族女声将这首原本有些阴柔的汉语歌曲演绎得充满活力,注入了阳光,我听得有些呆了。前段时间在大理,小吕兄弟就说起:藏语演唱的<<两只蝴蝶>>很好听,可惜没找到碟子。我去到负责放音乐的控制台旁询问歌名、问哪里有卖,他告诉我歌名还是<<两只蝴蝶>>,这里没有卖,县城可能有。我请他再放一遍让我录音,他爽快的答应了。可惜,录音过程中有杂音,而且音箱声音太大,有破音。 离开会场往前走,在一家茶馆里,小李遇到一个德钦的老乡,他们一帮七、八个人也要去扎那,今天没车,明天可能有。于是,只能找地方住下。去了两家旅馆问,最低都要60元,就一台电视、两张床---看来都是这鲜花节闹腾的。算了,先吃饭再说。 回到茶馆里点菜吃饭,说起住的问题,老板娘开玩笑说:实在没地方住就住这里吧,沙发和地上可以睡,被子也是有的,每天100元。虽说是玩笑话,但细想还是有道理的:一是住处紧张,又贵;二是我们连雪地里四处漏风的牛棚都住过,相比之下,这里可遮风避雨,还有被子盖,已算是豪华。于是和老板商量,如果在这里住,收多少钱?她和老公商量了一下告诉我们:在这里住不要钱,吃饭给饭钱就可以了。唉,真是不错。 吃完饭,我惦记着<<两只蝴蝶>>,向老板打听到县城有多远。他说有四十多公里,车费十元,而且直到下午六点都有车,很方便。现在才下午两点多,有时间去一趟,正好有一辆货车去县城,坐了上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