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神秘的怒江大峡谷(一) |
[游记]神秘的怒江大峡谷(一) |
2007-09-01 ctrip.com |
神秘的怒江大峡谷(一) 从北京到贡山 我终于走进了神秘的怒江大峡谷。这片大部属于“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的地方曾经是那末让人向往,早在上学的时候就在地理课上听说过横断山脉,“三江并流”自然景观就位于青藏高原南延部分的横断山脉纵谷地区,由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及其流域内的山脉组成,它地处东亚、南亚和青藏高原三大地理区域的交汇处,是世界上罕见的高山地貌及其演化的代表地区,也是世界上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同时,该地区还是16个民族的聚居地,是世界上罕见的多民族、多语言、多种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并存的地区。由于三江并流地区特殊的地质构造,欧亚大陆最集中的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人文资源、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观使该地区成为唯一的、独特的世界奇观。这一切对我又极大的诱惑,尤其是怒江,听名称就让人产生遐想,那一定是怒吼着,波涛滚滚从西藏一路飞奔而来的大江,该是多么壮观呀。虽然向往,却迟迟不敢有此奢望,毕竟不再年轻,没有那么好的体力,人就先没了勇气。当我在报纸上看到旅行社这条线路的时候,立刻和他们联系,我们夫妻两人独立成团。从北京飞昆明-飞保山-桑塔那轿车一路到六库-贡山-丙中落-回福贡-六库-腾冲-瑞丽-芒市-飞昆明-飞北京。(8天7晚报价6000元/每人)也许比自己走价格高了些,但是毕竟一切都安排好了,所以马上成交。我们于是有了这次非同寻常的旅游。 因为我们并非背包族,路程并不十分艰难,只是许多必须徒步走的地方只好舍弃了,所以写写仅在我们视线内的风光吧。 飞机到保山的时候是下午五点,司机杨师傅已经等在机场门口,保山的飞机一天两班,这是最后一斑了。云南要比北京天黑的晚,尽管冬天,也要7点以后才黑天。这里的路修得很好,却无论如何开不快,到处是盘山弯道,路窄且险,所以看里程是没有意义的,100多公里开3、4个小时很正常。杨师傅是腾冲的司机,开惯了山路,驾龄也有十年了,技术娴熟且十分谨慎,让我们的旅途有了安全保障。即使这样,我们到达六库的时候天也早已黑透了,这里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天上的星星太多了,这是在光污染严重的大城市无论如何见不到的景象,那闪烁的星星密密麻麻布满深蓝色的天空,你知道你已经接近“原生态”了。六库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首府,怒江自治州就处在我国云南省西北部的青藏高原南延部分横断山脉纵谷地带,西与缅甸毗邻,国境线长达449.67公里。它北接西藏,东南和本省的迪庆、丽江、大理、保山相连。导游小李在市里接我们,把我们带到我们的住处。 六库不愧为首府,发展的不错,我们住的交通宾馆也很舒适,算得上二星吧,标准间才50元。气候也很暖。我们去的那天正是傈僳族的“阔时节”。听导游介绍,“阔时节”是傈僳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新年。以前,傈僳族过节的日子以对物候的观察来决定,当地的酋长看到山樱花开了就宣布过节,由于地理位置不同,樱花开放的时间也不同,所以各村寨过节的时间各不相同,前后约有一个月。1990年,政府把每年的12月20日到23日定为傈僳族“阔时节”的法定节日。每到这天傈僳族同胞就会举办庆祝活动。我们是在电视中看到转播的。先说明,怒江州是有自己的电视台的。 20日这天,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傈僳族民众汇集在六库民族体育广场。傈僳族、白族、怒族、彝族、独龙族、藏族、景颇族支系茶山人、普米族……各种民族舞蹈吸引了近万人观看。青歌赛中得奖的普米族选手茸巴莘娜也回自己的故乡怒江州参加隆重的节日庆典活动了。按傈僳族的习俗,“阔时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要舂籼米粑粑和糯米粑粑,并酿制香醇的水酒。全家人必须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最有趣的是,年夜饭的第一口一定要让狗先吃。据说当年洪水泛滥,五谷绝种,是狗到天神那儿假装在晒谷场睡觉,把种子滚在身上带回,才留下了今天的谷种。所以傈僳族人每年年夜的第一口饭先给狗吃,以表谢意。听说今年阔时节的主办方为特别准备了3000斤酒,供应给参与表演和联欢的群众。结合傈僳族射弩的习俗,节日期间还将举办当地各民族广泛参与的射弩比赛。 这里是中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境内有22个少数民族,因为地处高山峡谷,平地很少,土层薄,长期以来贫困、落后和恶劣的生存环境困扰着当地的少数民族,国家投入了很大的资金,修路、办学加上当地人长期艰苦的抗争,才使人民生活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其实这是一个原生态旅游路线,旅游会带给当地许多收入,但旅游热起来,势必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这也许是无法解决的矛盾。 天黑的晚,亮的也晚,又是身居峡谷之中,早上8点,天才开始放亮,早饭后,我们就出发了。直到这时,我们才看清我们的方位,我们真正是位于怒江峡谷之中。六库城就跨在江的两岸。我们住在怒江东岸,在清晨的雾气中,我们过了怒江大桥,沿峡谷西岸向北进发了。怒江被西边的高黎贡山和东边的碧罗雪山夹峙,从青藏高原一路飞奔而来。它发源于唐古拉山南麓的吉热拍格,上游藏语称“那曲”,意为“黑水河”。它流经贡山县的齐那桶后称为怒江,怒族语称“怒米挂”,也是黑水的意思。怒江流经云南境内的贡山、福贡、泸水,由潞西进入缅甸后,就称“萨尔温江”了。它最后的归宿是印度洋,而在中国境内和怒江州境内的流程分别为1540公里和316公里。怒江两岸群峰雄峙,横亘千里,因为是冬季,水势平缓,水色碧绿。并没有怒吼喧嚣之势。眼前的怒江,真的是温柔多姿,沿江虽多急流、险滩,也不过在绿色的江流中泛起白色的浪花,水声虽大,却并没有愤怒之意,而是充满了欢快和自然,真的让人陶醉。听司机说,03年他来时正赶上大水,怒江水势猛涨,许多地方浑黄的江水都漫上了路基,一些地方发生了泥石流,怒江边的一个村子就被泥石流吞没了,至今还能看到被埋没的村庄的遗迹。所以怒江在不同的季节也会显出不同的态势,夏季水大但浑黄,加之多雨,路不好走,经常会塌方,比较危险。而冬季,(我们是在12月份去的),也许是最冷的时候,但白天气温也能达到20度左右,只是温差大,夜间会达到2度左右。水小但清澈,植被也有些枯黄,但晴天多,行路安全些。可见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不会完全满足,这就是规律。 (怒江清晨) (怒江边的村庄和吊桥) (现在怒江上的吊桥)
|
转自: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96548633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