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怒江大峡谷 |
[游记]怒江大峡谷 |
2008-05-22 163.com |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走进神秘的东方大峡谷-----怒江大峡谷 (一)简介 怒江源于唐古拉山南麓的吉热柏格的巴萨通木拉山,上游因水深色黑被藏族人称为“那曲卡”,(即黑水河)它斜贯西藏南冲云南境内,遇横断山脉,山高谷低,河床狭窄,礁石密布,似咆哮怒吼而得名。在云南境内奔腾600多公里后,从德宏州潞西的曼辛河口流入缅甸,在此又被叫做“萨尔温江”。怒江奔腾于高黎贡山与碧罗雪山之间,在云南境内长达数百公里,河谷与山岭之间落差最大有3000多米,据考证可与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媲美,被称为"神秘的东方大峡谷". (二)一路好风光 早听说怒江大峡谷是一片神秘的土地,这里有怒族独特的风味酒“侠辣”,“巩辣”,“丁大妈”家香脆的石板粑粑,傈僳人家过年才能吃到的“簸箕饭”,女人们无需伴奏的四声部合唱调以及男人们手中的弩弓,脚下的“上刀山”“下火海”…… 我们一群人满怀喜悦的心情从州府---六库出发,逆江而上,怒江奔腾在高黎贡山与碧罗雪山之间,不多远,河谷和山岭之间越来越窄,怒江两岸原始森林密布,山崖石壁陡峭,怒江大峡谷的英姿展现在我们眼前,江水拍打着山流,怒吼滔天,激起千层浪,烟雨缭绕处,村落星星点点,躲躲藏藏,山间溪流纵横,有的击打怪崖飞流下,有的缠绕村落幽咽滑。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让人目不暇接。 (三)过溜索 突然前面的车子停了下来,下车一看,一条粗大的钢索横跨怒江,对面山坡上已经有人吆喝着向钢索靠近,他们是想看有没有人过溜索,看看混浊凶猛的怒江水,同伴们都鼓励我“上”,我也“麻”起胆子让前来帮助过江的小伙子系好腰带,他简单讲了要领,我就抓住他过江。 身体悬在钢索上,下面江水飞湍急流,惊涛拍岸,手紧紧拽住这命玄一线的绳索,如果掉下去,连身体的残骸都找不到了!经过了惊心动魄的一场体验,同伴们问我过江时在想些什么,我用颤抖的声音开玩笑说:“我忘了告诉老公保险柜密码!”,哈哈……笑声在峡谷中回荡!平静心情,我们继续前行,一路上桥梁各式各样,感叹江边人的勇敢与智慧,他们世代为了过江,建了木桥,藤篾桥,溜索,吊桥,钢筋水泥桥! (四)簸箕饭 到了福贡,已是暮色降临,在朋友的招呼下,我们走进了傈僳人家,只见房屋顺着江边建,飞瀑绕竹宅前流,因为家乡也有傈僳族的缘故,走进藤篾编制的房子里,我感到很亲切!环顾四周,竹篾围墙,竹篾铺地,墙上几幅风景画点缀着整个房间,淳朴好客的姑娘们已在屋中央放上熊熊的一盆火,让你感到阵阵暖意。 休息片刻,傈僳姑娘身着节日的盛装,像舞蹈般双手举过肩膀托着簸箕缓缓上前,“天啦!”难道要请我们吃簸箕饭,这可是傈僳人过年才吃的美食!烤猪烤鸡还没有等姑娘们放好,香味已充满整个屋子,簸箕里还放着玉米,蔬菜,洋芋……,面对丰盛的簸箕饭,洗净的双手代替了筷子,你看我,我看你,有些好笑,手抓的腼腆还没退却,傈僳姑娘热情的竹子酒杯已举到你面前,随着飘拂的酒歌,一杯一杯下肚。.趁着酒意围着火塘跳起欢快的舞蹈,傈僳姑娘们只要瞧见你停下来,酒杯马上送到你面前,她们的歌声在幽谷回荡,热情在江边挥洒,让你早已收起矜持,尽情开怀畅饮,放声歌唱,热情让你早已经忘记了米酒的威力,就这样一批批的外来游客醉倒在她们的歌声里,醉倒在峡谷的柔情里! (五)喝“侠辣” 第二天,仍然下着细雨,来到怒族人居住的贡山,擅长乐器的怒族人热情好客,非常讲礼貌,虽然没有赶上他们隆重的“鲜花节”,可还是体会了“侠辣”的厉害。 “侠辣”是一种把肉类剁成小块,用当地的一种很香的漆油炒得发黄时倒上白酒焖出来的风味奇特的辣酒。由于我们同行的伙伴有的对“土漆”过敏,所以只好用了酥油炒鸡,工艺稍有改变,但酒味一点没有减弱,端上一大锅“侠辣”时,酒气冲天,味道奇特。 从来没有喝过“侠辣”的我们面对站着敬酒的怒族小伙子,盛情难却,大碗干了起来! 酒后,才听说他的故事:作为主任的他有一次到州里开会,同行问他工资多少,当他告诉同行少得可怜的工资时,别人问他:“你气不气?”他淡然道:“气什么,以后他们会多多发给我们的!”他的坦荡如同拍打山流的江水...... 姑娘小伙像格桑花一样美丽,他们的心态像大自然一样宁静,这让生活在喧嚣城市里的我们感慨!
|
转自:http://zhangtaiqiong998.blog.163.com/blog/static/43097742200710238373561136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