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大声展声音艺术项目听游记广州第二次考察报告

[游记]大声展声音艺术项目听游记广州第二次考察报告

2007-07-16    getitlouder.com

: | |

两天的报告和图片。参加艺术家:Sin:Ned、Chau Kin-wai 、Fathmount、Alok。

第一天

Sin:Ned从香港带来了一个波段更广的调频器,效果马上比第一次的试验好起来。

大家商量决定单独行动,用步行代替车。

Sin:Ned在作声音收集。

防盗网的出现是广州人很特别的一段记忆。

这一带有很多你意想不到的主旋律机构。

这里的旧别墅很多都被翻新过。

Sin:Ned忽然对龟岗的菜市场感兴趣。

Sin:Ned在为他另一个组合No One Pulse收集声音素材

他是巢健威,香港多媒体设计共同体sleepatwork之幕后主脑。

时间:2007年4月21日,下午14:00--18:00
区域:东山新河蒲一带;天河石牌东和石牌西。
参与人员:Sin:Ned、Chau Kin-wai、Fathmount、Fathmount的朋友阿乐、Iphen
司机:阿顺

下午2:00,大家集合后,决定从本次大声展广州站的场地正佳广场出发,按正式展演时的规则,看看到达目的地的实际使用时间。经实践证明,由正佳到新河蒲再由新河蒲返回正佳至少需要接近30分钟的车程,那就意味着,留在新河蒲的时间只有10分钟左右。这给各艺术家的方案增添了不少难度。原本设定的Moving Soundscape的方案,因为此次的实地考察,不得不再作调整。利好消息是,Sin:Ned从香港带来了一个新的调频器,波段更大,于是在车上的演奏比第一次试验时顺利很多,基本全程都能发声,且没其它信号干扰。

车在新河蒲行驶了一圈,大家决定下车,步行。为了大家采集到的声音不至于重复,各自对环境的观察也避免过于雷同,大家决定分头行事。Sin:Ned和我是一组,Fathmount和阿乐是一组,第一次来广州的阿巢(Chau Kin-wai)则独自行动。当天天气不太稳定,不时下起雨,这让采样工作又增添了不少的难度。新河蒲真是一个浪漫的地方,走在路上,不时能听到墙里传出的钢琴声,让这个阴霍的天气多了分好心情。我和Sin:Ned又走回上次到过的一个地方,我乔装成要修鞋与当地的修鞋的女人聊了几句,因为Sin:Ned想了解一下这一区的变迁情况。女人从外地来,住在这里很长时间,靠补鞋为生,但她的收费比外面其它地方要贵很多,她说是因为这里房租很贵。新河蒲这一带其实变化并不大,很多年基本都这样,除了一些旧别墅给主人翻修过自住或者改建为美术馆画廊外,大致保留了过去的样子。这在后来的一间士多与店主闲聊时也证实了这点。

4点多,大家集合,到甜品店小休,彼此交换了一下收获,又开始碰撞出一些火花了。下一站我们决定到石牌。可惜的是天气和时间的问题,最终我们未能下车步行进入城中村,只能在车上绕了几圈,并离开了石牌试图往远些的地方开发新路线。

总结一点,由正佳出发,40分钟内看上去可以到的地方很多,但存在难点是,去远了,中途会浪费掉很多时间在塞车和红绿灯上,而留给实际目的地只有很少的时间;选择近的点,又必须受限于40分钟这个时间段,必须充分利用这40分钟,而如何让观众在车里,甚至连等待红绿灯、塞车的时间都能全程投入艺术家的作品,是大家必须思考的。

第二天

从“石牌”牌坊,但你不会知将要从那个出口离开这里。

当地的人对我们这些闯入者都投以或好奇或警惕的眼光。

这里的生活设施其实很齐备,你不用出村也可以买到所有日常生活品。

大家惊叹于这里的房屋密度。被遮蔽的天空。

这些潦落的牌匾替这里保留着许多乡土的痕迹。

在狭隘肮脏的道路忽然一转,看到这片水塘和小公园,有种豁然开朗的喜悦。

电线非常横蛮地架在高空。

《城市中国》的记者王祥东在为艺术家解释城中村的由来。

在手机和互联网盛行的城市,出租长途电话仍然是这里和外界沟通的重要工具。

石牌东垃圾压缩站。

一墙之隔,是市价近万的商品房。

香港Lona Record的创办人Alok下午加入了“组织”。

时间:2007年4月22日,上午10:00--12:00
区域:河石牌城中村。
参与人员:Sin:Ned、Chau Kin-wai、Fathmount、Fathmount的朋友阿乐、Iphen、《城市中国》的摄影记者王祥东;中午王祥东离开,下午Alok和他的女朋友加入组织。
司机:阿顺

大家对今天要进入城中村都满怀期待。到真正进入后,又惊叹于这里的条件恶劣,和信息的密集。有人说这里很象香港以前的九龙城赛,但条件更差。石牌城中村象一个被包围着的森林,外面是电脑城和商业街,商品房建筑群,但如果不是真正走进去,又有谁会想到这些大城市标志建筑竟包围着如此的村落生态。

大家对城中村最深的印象首先是房屋间的密度。常年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比比皆是,造成这里的湿气长年累月散不去,加上落雨,蚊虫的滋生非常严重。另一个印象是这里的道路很迷宫,人在里面很容易就迷失方向,所以我们也没有打算分头行动,以防走失。这里的人都有他们自己的生活规则,对如我们外来的人,都怀有十分好奇和警惕的神情,我们这些贸贸然的闯入者,当然也遵守着这里的规律,尽量不打扰他们。

城中村的声音很丰富。因为临近电脑城,不时能听到有人推着手推车在我们身边经过。还有各式早点的路边摊,菜市场的叫卖,发廊里的流行曲,士多电视里的NBA解说,小孩的打闹......。从昨天的新河蒲宁静中透着的中产情调,到城中村的低处生活,其间的落差,在我们心目中已不仅仅是环境的改变。声音采样背后的意义,是生活在告诉你这个世界的真相。

转自:http://www.getitlouder.com/blog/article.asp?id=17430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