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广州游记之一:文学青年在飞机上 |
[游记]广州游记之一:文学青年在飞机上 |
2007-07-16 sina.com.cn |
一千米以下是连绵无尽的丘陵地带,云雾荡漾在山岭间,淹没了山脊以外的部分。 06年12月受网易之邀前往广州,在机上默成一半。 一 乘务员有四名,包括长得像高仓健的男乘务员和长得像赤目晴子的女乘务员。 头等舱是一个神秘的所在,位于驾驶舱后方仅一门之隔。该737客机头等舱每排只设计了四个座位,似乎是全机上最为舒适尊贵之所。而事情的另一面是,登机口同样就在驾驶舱之后,所有前往经济舱的乘客都不得不手提大包小包从头等舱穿过,一边鉴赏其宽大的座椅一边簇拥着寻觅自己的小靠背。在这个流程当中,头等舱又不过是经济舱们登机的过道,如同祥林嫂捐的庙门槛一样为万人所跨越显不出半点尊贵来。 但以上的看法显然不对,头等舱的尊贵是确实的。虽然头等舱客人这次并没有驾到,柔软的座位并没有因为贵客的尊臀而从中间深陷下去,但头等舱的威严已经显示出来了,巨大的座椅靠背如同上司扳着的脸,逼视得赤目晴子不得不面对空无一人的座位,如舞蹈一般演示起救生器材的使用来。 二 飞机在跑道上瞄准,轰然加速。王二再次体会这种力道,要等36个小时之后乘坐广州地铁的时候了。 舱内诸位要么细心读报要么闭目养神,也有小儿紧盯着窗外的白雾,还有几个坐在一起的年轻人一齐掏出根红布条,满脸毅然地捆在头上玩,大家都全无一点担忧的神情。只是那两位引擎终于辜负信任,机身摆平过来,稍事休息才以20多度爬上去。速度——高度——速度,这是莱特兄弟定下的规矩。 飞机在云层中的不稳定会让人产生很多想法,比如稍后是否会有人要求本机改飞台湾之类。闲着没事的人是多么盼望看到这种情况啊。比如开始后悔为什么不把收藏的《737飞行机组训练使用手册》拷到mp3里,那些知识在驾驶员被弹射出去之后是多么有用啊。 回想起和内人第一次乘坐飞机的情景,由于大量的新奇和少量的紧张,我们一路上都在不休止地叽叽喳喳,王二在其期间不停地卖弄高中时期看《航空知识》学来的东西。——这是一个不好的预兆,该王二的东西已经卖弄到了高中部分,在若干年以内必然到达初中以及小学部分,在那以后,他势必将陷入与内人相对无言无话可说的境地。 三 就像一个突如其来的喷嚏,737从云层中喷然而出,坦陈在三千英尺高空的阳光中。强烈的光亮从左舷射入机舱,刺得眼睛生疼。你以为那就是久违一个多月的阳光,其实还只是机翼的反光。 重庆至广州的班机,机首应指向正东(很奇怪的硬伤)。那么早八点时从左舷射来的阳光就显得有些诡异了,但大家都没有因此产生游历宝岛空域的担心。特别是那几个捆着头带的年轻人,他们正聚精会神地咀嚼口香糖。 显然机舱的上方和前方都没有开窗,所以在我机向着太阳指明的方向前进期间,再没有一束阳光射进来过。只有前方的飞行员同志沐浴着过量的光,领着我们向前进。 四 在思考以上的社会问题期间,我突然发现右手侧靠窗座位的女乘客非常年轻漂亮,她大概不过刚刚领到身份证的年纪,手托着下巴,面朝窗外若有所思。由于窗口的存在,使我可以装作看风景的样子去细细端详之,发现其上嘴唇微微有些翘起,和眼睫毛呈同一曲线。 在观察以上的女乘客期间,那六个捆着头带的年轻人终于嚼好了口香糖。他们从各自怀里掏出个东西,小心翼翼地打开深绿色的包装纸,里面露出一根长方条状、硬橡皮泥质感的玩意。靠窗的年轻人手拿半截木工铅笔,沿窗的边缘作下记号。在口香糖的帮助下橡皮泥棒以精确的间隔粘贴在了舷窗四周。完成之后他们激动地互相对视一番,眼中饱含着鼓励,就像一切取得了伟大成就的团体一样。 如果不是送餐服务打扰,他们还会继续吸引我的目光。找了个没人的靠窗座位吃东西。一千米以下是连绵无尽的丘陵地带,云雾荡漾在山岭间,淹没了山脊以外的部分。把深绿色的果冻细细捣碎装满一碟子,再倒入牛奶至半满,你就会看到我现在看到的情景。 五 就像很多名言提到的,伟大的人都会在别人休息时工作。所以在用餐后大家昏昏欲睡这段时间里,他掀开分隔头等舱和经济舱的帘子过来了。他没有捆头带。 六个年轻人从刚才开始就紧盯着门帘,他们以极快的速度站立起来,鱼贯而出站立在过道的两旁。 但无须看到他剧烈凸出的小腹就可以知道,在这里进行夹道欢迎是不可能的。所以在他的肚皮抵达年轻人面前之后,三个年轻人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继续站立着。他带着慈祥的微笑,眼光从六个年轻人的脸上滑过。 他的的目光落在那扇舷窗上,他微笑着轻轻点头,但随后又恢复了严肃的表情,用两只手扶住一枚橡皮泥棒,微微调整了它的角度,然后回过头来扫视了一遍年轻人们。而后者在他尚未转身之前,就一边大幅度地点头,一边对视交流着极为赞成的表情。有一个举起双手几乎要鼓起掌来。 然后他靠窗边坐下,聚精会神地投入了工作之中。他放下座椅前的小桌,将一个万用表放在上面,先黑色后红色插上针。他用大拇指和食指前端捏住像小鞭炮模样的东西,一个一个插到橡皮泥棒当中。然后——这大概是最难的部分——他开始用导线将几个小鞭炮串联起来。不知道为什么每多连接一个他都会用到万用表,并紧盯着万用表的读数检查连通情况。汗水从他肥满的前额上渗出,六个年轻人屏住呼吸远远地探视着不敢靠近。 他终于完成了,惯于严肃表情的脸上都不由得露出些轻松的表情。导线的两端被接在一个门铃按钮上,他走出座位将按钮放在走道中央,扭头看了看那边的乘务员,转过来对年轻人们做了个鬼脸。年轻人们又雀跃起来,其中一个还学着空中小姐的样子走了两步,用一个夸张的惊讶表情看着脚下。 他把门铃按纽翻过来打开,手掌朝上向年轻人们伸出一只手。那个年轻人本来还在模仿乘务员惊呆了的样子,看到他的动作立刻严肃起来。双手捧着节五号电池放在了那手掌上。 手掌放下去。又伸了上来。却没有再得到电池。 年轻人们露出了惊恐的表情。有那么一段时间他们不休止地转头互相看着,却又不敢直视旁边那个人的眼光,只好不休止地转头互相看着,就像初期的颈椎病人在检查自己的疼痛一样。 从我的座位上看不到他的表情,只能看到他扣下那节电池,用拇指和食指前端捏住——他刚才就是这样捏住小鞭炮的——在几个年轻人面前晃来晃去。而年轻人们头深深地低,几乎要低到脖子后面去看背后的情景。 这个情景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刚才那个模仿乘务员的年轻人稍稍抬起点头来,电池立刻来到面前,“乘务员”被吓了一跳立刻又低下头去。过了一会终于还是抬起来,用手指了指前边。 年轻人们惊讶地看着“乘务员”,再转头看指的方向。是他,腰上别着的那个万用表。他终于也察觉到“乘务员”的暗示了。但这似乎比刚才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更让他愤怒,他猛地把电池摔在地上,转身大踏步走开,只几秒钟就冲进了头等舱门帘背后。 电池落在过道的地毯上发出咚的一声,然后离开年轻人们,向前滚动,滚动,滚动。 一只手把它拣起来,看到上面写着“聚能环锁住更多电量”。然后被塞进了只有一节电池的MP3里面,于是在三千五百英尺高空响起了披头士的 这时广州就在不远的前面了。 ——完——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a790090010006ye22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