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声色广州,体验真的城市生活-广东笔记10:兴宁的潮汕会馆-游记. |
[游记]声色广州,体验真的城市生活-广东笔记10:兴宁的潮汕会馆-游记. |
2007-07-16 gznet.com |
《广东笔记 10:兴宁的潮汕会馆》 龙川县的城关--老隆没什么好看的,于是前往火车站。公共汽车被大量的民工和行李塞满,出闹市后,车外一派小桥流水人家风光,小河静悄悄流淌,河水清澈见底,大片平坦的荒地长满齐胸高的草。 开往福建的火车总共就两班,分别在下半夜一点和二点,只好回到城区,等候过路的长途车前往兴宁,顺便买了几盒当地特产“老隆牛筋糕”。这糕的包装盒非常漂亮,但是糕片比鞋底还硬,微波炉加热、水煮、火烤、油炸都不能使它回软,不知用什么材料制造,谨向广东网友请教吃法。 这天广州各大学放暑假,车上挤满人,漂亮姑娘出奇的多,与我同时上车的一个男子兜她们说话,于是一个皮肤最白的女子借他的手机挂电话与他人“私聊”,卿卿我我,直到电池没电,该男子痛不欲生。 天黑透时到兴宁,街边大排档有几百家,阵势壮观。过了市政府,进入热闹的商业街,店堂的灯光与路灯交织在一起,亮如白昼,无数衣着光鲜的男女在逛街。我忘了旅途劳累,在街上乱走,就为看这灯火。差不多游荡了二个小时,走到市区的另一边,灯幽人稀,找旅社住下。 晨起上街,房屋不高,街亦不算宽敞,但是街边的大树已生长了非常多年,树冠展开的面积巨大,而且树间距小,都是阔叶树,把行人头顶罩得严严实实,没漏下一丝阳光。 河那边有座房子的外墙上有些雕刻的图案,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里面是大殿,挂些字画,殿下是砖石铺地的院子,院里有两座矮塔。厨房有人在吃饭,他告诉我,这里是清朝初年建的潮汕会馆,民国时维修过。他为我讲解字画,作者多是省里的大官。我夸奖这会馆有面子,他眼神顿时黯淡下去,小声说,是他们退下来后创作的。 顺着走廊走到院子里,边上是一排小房间,他说,以前这是给贫穷的潮汕老乡住的,自带被子、草席不收钱。与大殿相对的方向是一座宽畅的大门,供头面人物通行的,两边墙上上半部是壁画,一边潮州,一边汕头,潮州和汕头确实繁华,城外还有火车呢。他说,铁路只从潮州通到汕头,没与外界相连,民国初就有了,是潮汕的骄傲。 门外的门框用大石头雕了动植物的图案,刻了几个大字。老虎虎虎生威,虎视眈眈,大半个身子直接伸出来。很多动物缺腿、没脑袋,是“文化大革命”时被人砸掉的。门外空地上扔着一只石狮子,他说,原先门口有两只,“破四旧”时被深埋,后来挖地三尺,就找到这只。 空地外是矮围墙,墙外是河。他说,以前陆路交通不发达,这周围是重要码头。潮汕商人善经营,兴宁商人做生意不行,闹纠纷行,所以潮汕人结成团伙,在这关键地段建会馆,发生不测事,可及时出面调解。 他姓陈,日本人攻打潮汕时,他才三岁,随父母到兴宁避难,再没回去,对这会馆感情很深,现在自带粮、柴义务看管。会馆屋顶是木质结构,有些地方已腐烂,不知道哪天倒塌。兴宁人对潮汕人有偏见,不肯拿钱修,这里原来是小学校,肯让出来已是天大恩情了。而潮州、汕头方面不仅不肯出钱,连我们找海外华侨捐款都极力阻拦。待我们这批老头子死光后,这地盘恐怕就被房地产公司买走了。 陈老送我到外面街上。 回市中心,到邮政局盖纪念邮戳。邮政局周围街道原建筑都是那种人行道顶上直接是房子的二楼的那种,古香古色的,不知道为什么大批的工人在拆这几条街的房子,我如果迟来个把月,就看不到了。超市营业员说特产是那种裹满芝麻的长条形空心麦芽糖团,电脑打印的收银条上称它为蓼花。 |
转自:http://ctrip.gznet.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95623722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