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声色广州,体验真的城市生活-中原之行体会(洛阳、开封、郑州)

[游记]声色广州,体验真的城市生活-中原之行体会(洛阳、开封、郑州)

2007-07-21    

从9月25日至10月3日,我到中原洛阳、开封、郑州游览,因不喜欢疲于奔命式的旅游,故行程安排较为松散,但因为对当地了解不够,安排尚有很多不足之处,主要是一路都没去看黄河。但此行收获也很大,也有些体会想提出供各网友参考。
此行首站为洛阳。行前曾浏览过前面网友的游记,故已有大致安排,在洛阳住了2夜,游览的时间是一天半,去了白马寺、古墓博物馆、龙门石窟、关林、车马坑博物馆。感觉最值得看的还是龙门石窟。其实如果时间紧的话,洛阳安排一日即可,行程安排为:龙门石窟——关林——白马寺——车马坑博物馆。早上由火车站程81路可直到龙门石窟,行车时间约1个小时。最好赶在9点进龙门。因为龙门石窟包括西山石窟、东山石窟、天香寺、白园四个景点,游览的时间约4个小时,如果细看的话需要的时间更长。因此最好吃早餐,以保证体力,还可以带些食品以做补充。因为进景区后有卖水和冷饮的,很少看到卖食品的。西山是重点,而三阳洞和奉先寺是其中的精华所在,龙门石窟的标志卢舍那大佛即在奉先寺处。东山景观较少,几乎没有什么象样的洞窟保留下来了;天香寺规模很小,片刻即可看完;白园规模也不算大,但比较清幽,除了白居义墓外,两侧还有诗廊,题刻着白居易的诗作,有雅兴的朋友可以品味一番。出了龙门再做81路可到关林庙,乘别的车要走上2站路,而81可以直接到关林门口(但有通知说81路以后不再绕到关林门口,不知何时执行)。关林1个小时左右可以看完。从关林出来坐关林——白马寺的58路车可到白马寺。白马寺规模并不算大,出来别忘了左边有元代留下的齐云塔也值得一看(和白马寺是一张票,不用另付门票),游白马寺和齐云塔约2个小时。从白马寺出来乘到白马寺——火车站的56路车,到老集下车不远就可以看到洛阳水席最出名的饭店“真不同”,可以在这里吃晚餐。这里菜的量都比较大,各位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单点或是吃套餐,人少的话吃套餐可以多品尝几个品种,还可以再点些小吃烫面饺、浆面条什么的。(我按服务员的推荐点了个最小的40元套餐,四个菜,我又加了一笼烫面饺,没想到15个饺子个头不小,而四个菜虽是中份的量可也实在不少,最后只吃了三分之一多点就败下阵来。感觉烫面饺很好吃)。吃完晚饭,再继续坐56路到王城广场下车,这里应该是洛阳最繁华的地方了,而车马坑博物馆就坐落在这闹市中的王城广场中央。里面不大只有两个展厅,20元一张门票感觉稍贵,不过看看2000年前的陪葬的车马坑原貌也很有感触的。车马坑博物馆开到晚上10点,又在市内,这样一天可以把洛阳比较出名的景点都玩了。如果有两天时间,可以考虑去小浪底,回来可以看古墓博物馆,洛阳博物馆也可以考虑。因为只去了古墓博物馆,所以其他两个地方的情况不太清楚了,不过据说小浪底还不错。古墓博物馆在去小浪底的路上,在火车站做83路可以到达。是建在地下,基本是由河南发掘的古墓原物重建的,不过荒郊野外人烟稀少。其实值得一看的是旁边院子的景陵,好象是北魏时期的皇帝陵。那是真正的古迹原址。从长长的墓道可以一直走进墓室,虽然墓室里只有一具石棺,但感觉很壮观。如果不是一个工作人员指点,根本不会知道旁边这个景陵的。就在进了古幕博物馆的右边院子里,希望各位不要错过了。
第二站是少林寺,这里比想的秩序要好,不过如果有时间的话建议各位还是要自己安排一下这样可以把少林寺、永泰寺、塔林、罗汉堂、中岳庙、嵩阳书院都安排上。因为少林寺所须时间并不多。而我跟了一日游的车,又转车去开封,所以只看了少林寺的几个景点,而中岳庙、嵩阳书院都没看。觉得少林功夫表演不值一看,感觉都是些小孩子在滥竽充数。
第三站是开封。开封给人的感觉比洛阳要亲切。街道建筑也更整齐些。在开封住了3个晚上,游览了两天半。去了清明上河园、天波杨府、铁塔公园、大相国寺、繁塔、禹王台、山陕甘会馆、包公祠、开封府、龙亭、延庆观。只是开封博物馆没去。在开封要看得全面些至少要两天时间。第一天早上可以先去清明上河园,9点开园就有表演,可以一直看到12点左右,这样比较值得。下午虽然也有表演,多是重复的,而且也不能在这儿耗上一整天呀。然后可以去天波杨府,不过觉得这里是开封所有景点中最不值的一个,20元门票,即非古迹也非原址。还不如直接去铁塔公园。这里有真正的古迹。出铁塔公园可以到龙亭公园后门,穿过龙亭就回到大宋御街前的广场。然后到大相国寺。大相国寺规模还算大,后面八角形的罗汉堂是国内罕见。而且晚上5点10分左右大师们会做晚课,大概要一个小时。第二天先去开封府,这里也是9点开园,有表演,上午可以看表演,这里是按宋代开封府原样仿建的,规模很大。但如果只看建筑也没有太大意思。然后可以去包公祠,这里面积不大,值得看的是包公手书的“齐山”二字和记录开封历任府尹的石碑,再有就是后面一组“铡美案”的蜡像,这是我在开封看到的最精美的一组蜡像,不过20元的门票感觉贵了点。然后可以去繁塔,这里是开封最古老的建筑,比铁塔还早。不过院子很小只有一个塔,可以上塔一望。这里游人稀少,想照相的话比较困难。当时是只好拉了个遛弯的大娘,经简单培训后给照了张相,居然效果还挺好。从繁塔出来经指点的小路可以到禹王台侧门,禹王台可看的是古吹台、辛亥革命烈士墓。另外延庆观和山陕甘会馆可以插在间隙中去看。延庆观很小,20分钟即可。值得一看的是山陕甘会馆,时间有30分钟差不多。虽然规模不大但雕梁画栋十分精巧,尤其是正殿门额上的七重浮雕是国内仅有,感觉比黄山宏村的还要气派精美。以上只是参考,具体安排要由各位视爱好、时间和所在位置而定。开封吃的以第一楼的灌汤包子最有名(别的菜好象一般,而且价格较贵)。另外网友推荐的大宋御街上的“稻香居”里面的锅烙也很不错,普通锅烙5元15个,感觉好象味道比别的更好些。晚上鼓楼有夜市(从“第一楼”再向前走50米即是),这里有几百个摊位,品种很多,白家羊蹄、黄闷鱼、罗记凉粉、羊肉炕馍、牛肚……,可以在这里大吃上一翻。回来正好看到中央4台在播介绍开封饮食的专题片,还专门介绍了鼓楼夜市。
第四站是郑州。郑州如网友所说,确实比原来想象的要大气,也繁华热闹得多。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相距很近,交通很方便。不过因为这里是重要的交通枢纽,车站附近人比较多,看上去有些乱哄哄的。郑州的商业气氛浓厚,火车站周围、宣化步行商业街、二七广场及广场周边商场林立,当年闻名一时的郑州亚细亚商场就在二七广场旁边,不过里面一幅衰败的景象,四楼以上都关闭了。二七纪念塔矗立在二七广场中央,前面有一大片音乐喷泉。二七纪念塔门票5元,可以看看里面展览,还可以一直爬到最上面天台俯瞰四周景色。郑州可玩的地方实在不多,郑州的河南博物院非常值得一看,建筑就很气派,主建筑有四层。一、二层是河南文明之光展,三层专题展包括楚国青铜器展、古代玉器展、古代建筑明器展和明清珍宝展四个展厅。而一层两侧的东西展厅还有中原丰碑展、古代石刻艺术展、中外著名人士书画展。这里展出的青铜器数量很多,有不少精美的珍品,而明清珍宝展里有一棵象牙白菜更是栩栩如生,精美异常(应该还有一棵象牙萝卜可惜没看到)。20元一张门票绝对物有所值。只是讲解要50—80元,太贵,而且讲得较快,如果跟只跟随讲解员无法看全每个展厅中的全部展品。而语音讲解租金要30元,比龙门石窟的5元贵多了(可惜的是到后来发现展台下面沿上标有数字和语音符号才意识到有语音讲解的,而语音讲解机出租就在进门处)。郑州我只去了这一个地方,加上听了20分钟的华夏古乐表演,在里面泡了差不多5个半小时。到河南博物院交通很方便,从火车站乘39路公共汽车可以到,坐2路、28路也可到达,只是要在动物园和农业路下车,再走上200—300米。本来想去黄河边看看,可居然找不到我在郑州买的三个版本的郑州地图上都有的56路公共汽车,问当地人也不清楚,而我在标明的路线上游荡了近一个小时也没看到一辆56路车,很郁闷。在郑州除了河南博物院,另一个比较大的收获算是吃了,找到了两个比较有名的吃烩面的老店。一为“合记烩面”,在人民路上,由二七广场沿人民路向前,过“商城遗址广场”(广场不大,有一立柱,上有一只仿制的大鼎)再向前50米左右,路右侧过丹尼斯百货旁边就是,这里是清真风味,有三层,一楼散客、二楼包房、三楼散客大厅,除了烩面还有冷菜,酱羊肉的味道不错。二是“萧记三鲜烩面馆”,在商城路上,由二七广场沿人民路到“商城遗址广场”拐到右侧的商城路再向前30多米即是,饭店有两层,烩面有6元普通三鲜、8元精选三鲜(只是羊肉稍好些)、10元羊肉和20元精品海鲜(据说内有海参、猴头)四种,也有冷菜,另外饭店进门处还有酱鸡、鸡肝、牛肉等熟食出售,但下午才有)。二家的烩面各有特色,合记烩面有大小之分(小碗5.5元,量也足够大,我是解决了不到三分之二),萧记的烩面是我所见过的最大的碗(我是只完成了一半多就放弃了)。但萧记的服务似乎更好些,店里也更整洁,提供茶水。合记服务稍差,但提供一小包餐巾纸,而且冷菜可以拼盘。另外在二七广场龙都大酒店人民路一侧后身,有一条小吃街,人也很多。还有在人民路过“商城遗址广场”向“合记”方向前行10米左右,路右侧有一卖冰糖葫芦的小店,再向前20米左右还有一家,感觉比较整洁,颜色新鲜,品种也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不妨一试。
河南物价较为便宜,所以花费不多。河南的人还相对淳朴,多数乐于提供帮助。虽然好象有时火气大,容易吵架些,但没有原来感觉的那么乱。尤其是在公共汽车上给老人和带小孩(不一定是抱小孩)的让座成为风气,这点比上海要强很多。而且上海不少老人家们抢起座来身手矫健,远赛年轻人,令我钦佩不已。
这些只是此次出游的一点体会,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始链接:http://ctrip.gznet.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812065
转自:34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