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声色广州,体验真的城市生活-丽江的情调(非攻略)相关图片见照.

[游记]声色广州,体验真的城市生活-丽江的情调(非攻略)相关图片见照.

2007-07-21    gznet.com

云南的丽江,闻名遐迩,尤其是丽江的老城――大研镇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对象后,更是声誉鹊起,引得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且丽江旅游热经久不衰(云南航空很牛地告曰:昆明到丽江的机票从不打折!)说起老城古镇,我国作为一个有着上下五千年悠久文明史的古国,举不胜举。我也到过一些有名的老城古镇,如山西的平遥、安徽的西递、浙江的乌镇、陕西的韩城、江苏的周庄、湖南的凤凰、四川的黄龙溪 ┅┅ 但让人难以忘怀的还是云南的丽江。

丽江有古朴的大研镇四方街、有活化石般的东巴象形文字、有神秘的纳西古乐;周围还有美丽的玉龙雪山、有惊涛骇浪的虎跳峡、有壮观的长江第一湾 ┅┅ 介绍丽江风光的各种版本的书籍犹如汗牛充栋,网上的各种“攻略”、游记也是数不胜数,毋庸我再赘言,我想描述的是丽江的情调。虽说东西南北的古镇各具特色,丽江也不过是些小桥流水人家,但她却别有一种能让人流连忘返的韵味。丽江的魅力,就在于那是一个能吸引人去“发呆”的好地方。发呆,就是泡一壶好茶,坐在河边的遮阳伞下或小酒吧里,望着脚下潺潺的流水,漠然于熙来攘往的过客,什么也不想,让大脑处于真空状态,全身心地沉浸在最大限度的松弛中;或是整日里无所事事地在街头“晃悠”。

记得我第一次到丽江是在五月的和风里。我从南部中越边境的金平县(云南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县,逢到赶集时县城大街犹如民族服饰的博览会。)大跨度地转移到最北端的梅里雪山,差不多横穿了整个云南省。丽江是我旅行计划中的最后一站,经过长途跋涉后疲惫的我,本想在丽江走马观花一番就打道回府,不想一住就不忍离去。丽江的特点是她被称为高原江南的“人家尽枕河”。在这座古老的小城里,条条水渠穿城而过,家家流水户户垂杨,而街道和人家就依水而建、傍水而居。高高低低的四合院、曲曲拐拐的石板路、挤挤挨挨的小店铺、温温柔柔的东流水、依依垂垂的杨柳枝、颤颤巍巍的老奶奶,绘就一幅天上人间的世外桃源,这,就是令人向往的丽江。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如今沿着水渠两边,鳞次栉比地开出了许许多多的酒吧、茶馆、饭店、工艺品商店,一家挨着一家。初来乍到的下午,我信步逛到一个水渠的拐弯处,见一家茶馆门前正对着一幅美丽的风景,便踱了进去泡一壶新茶坐下慢慢品茗赏景。展现在我眼前的是:水渠边一棵饱经沧桑的大树将它那粗大遒劲的树干弯到对面,夕阳给大树、流水、木桥罩上一层金色的轮廓光,一个弯腰驼背的纳西族老太太正拄着拐杖颤悠悠地过桥。在我们摄影爱好者的眼里,光线是最好的景物造型师。这幅画给人以平静、安详、和谐,使人产生一种舒适轻松的好心情,让自己那颗驿动的心平静在这种心境中,没有思绪,只是静静地欣赏着眼前的美景,细细地品尝由此带来的这份宁静而致远的享受。坐在我旁边桌子上的是两个广州“美眉”,我本想教导她们好好受用眼前的良辰美景,谁料她们说已在此风水宝地坐看了三天! ――道行远在我之上,自叹弗如。“美眉” 在广告公司上班,因实在忍受不了整日在电脑屏幕前绞尽脑汁的设计,终于下定决心逃出“围城”来忘却一番,图得就是这个让脑子一片空白的”发呆“。
我以为,发呆,就是丽江给人的最大享受。丽江区别于其他旅游地给人最深的感受,即丽江不是一个适合走马观花的地方。许多到过丽江的游客都愿在这个美丽的古城里小住几天,而在丽江终日无所事事一呆几个月、甚或是成年累月的中外游子也大有人在。古城吸引了许多各种呆客留在那里,或经商、或开店、或卖艺、或打工、或闲混。我第二次去丽江是两年后的10月,哪个景点都不去,终日只在古城的大街小巷晃悠和呆坐,是专门去发呆的。似我同类的还不少:一个上海的白领小姐辞了外企的高薪已在丽江发了三个月的呆,在等她去西藏旅行的老外男友,旅馆老板优惠每天只收15元房钱(当然是多人间的私人旅馆,为游丽江的中外背包客的首选。);一个昆明来的医药销售代表,因失恋而来此抚平心灵的创伤,终日批着一身苗族服饰独依桥头,问她何时归故里答曰大约在冬季;两个荷兰来的阿姆斯特丹帅哥,许是看怕了他们引以为豪、用不停息的风车,哪儿也不去,成天只在酒吧不分昼夜地呆坐,桌上堆着永远也喝不完的啤酒,这也许是老外们发呆的方式吧。真弄不懂这满是坑坑洼洼的石板巷道、斑斑驳驳老屋的古城,怎会使人产生这么一种温柔的、难以割舍的情愫?我每次到丽江,都要独自坐在水渠边的茶桌旁看着过往的游客苦思冥想,试图找出答案来,但终究无果而终。这回昆明的卖药小姐解开了我的结,她说,丽江是女性化的。是的,丽江因着有了这曲曲折折的流水和亭亭袅袅的杨柳而水灵灵的、湿润润的、温柔柔的,具有女性的温存和柔美,因而也成了许多过客游子的羁绊而流连忘返,他们沉醉在《丽江的柔软时光》(丽江一本畅销书)里。
第一次到丽江,我逛到古城最有魅力的后街,一则是走得有些累了,再则是被这里的情调打动,便在街边找了一张柳树下的茶桌小憩。后街,一条一米来宽的水渠将石板小街一分为二,两边林林总总地开设了数不清的商铺,其中一段集中了各种餐馆、酒吧、茶座。水渠两岸杨柳依依,清风徐来,树荫下安放着一张张木桌藤椅,三三两两的游客,喝茶的,看书的,呆坐的,各得其所,好一个悠闲的所在。这里白天晚上都是游客聚集的“沙龙”,人气极旺,独具情调。凡到丽江的游客,很少没有去那儿坐过的。高原五月的太阳已经有些灼人,我坐在树荫下,卸下沉重的摄影包,沐浴着和风,把身子埋进藤椅,舒服地伸开疲惫的双腿,一边品尝着当地小吃“丽江粑粑”一边悠悠哉哉地欣赏四下的景色。仰望,蓝天白云下柳枝随风起舞心情也随风飘扬;俯视,潺潺渠水无语流淌学古人轻叹一声“逝者如斯夫”;近观,水渠两边的小商铺里杂陈着各种工艺品琳琅满目,争奇斗艳的游客和身着蓝白纳西古装的妇女在窄窄的石板路上摩肩接踵形成一条交汇古今时尚的流动彩带;远眺,水渠对面一个金发女郎坐在树荫下正全神贯注地在写着一堆明信片,她一定是在把与我相同的感受传递给远方的朋友分享。这里,热闹中不失安宁,缤纷中依然古朴,二者和谐共处,相得益彰,喜静的爱动的都在此找到了满足。
我以一种局外人的心情呆呆地漠视着眼前的一切而停止思维,让思绪随白云远远地飘向蓝天,把心灵浸入流水漂洗过滤,昨天今天明天、家事国事天下事都已乘风而去。此刻,只是让眼球得到最大限度的享受,让心灵得以最大程度的平静,这就是陶醉吧。在丽江发呆,真是一种莫大的人生享受!此种经历,犹如一颗被各种世俗烦恼扰乱的心重新被清水洗刷过滤了一遍,复归澄净、平和。虚度光阴中,见对面长着一双水汪汪大眼睛的小老板娘闲坐着没什么生意,便邀来同坐,共享好时光。她与父母一起从昆明来此创业,独自经营一个铺子。她告诉了我许多在丽江上演的中外男女发呆客的浪漫故事:失恋的昆明卖药小姐有老外发来E-mail说某月某日赶来看她,一对北京情侣双双辞去银行的工作来此开家酒吧彻底发呆,而她自己也想从这些过客中找到自己的托付云云,不知不觉时光就在闲聊中逝去,我度过一个愉快的下午。
在丽江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个外国记者在丽江,看到大家都很悠闲,走路都很慢,每天都有很多人在四方街上晒太阳,什么都不做,终于有一天,他忍无可忍,对一个晒太阳的老太太说:“你们整天都这样,不觉得浪费时间吗?”老太太反问:“你忙忙碌碌也活八十,我晒晒太阳也活八十,你为什么那么急着去赶死?”
逛过了热闹的大街,转到古城那些如蜘蛛网般密布的街里小巷,则又是别一番风景:这里少有熙熙攘攘的游客,是喜欢清静的游客在旅游区里难得的一块净土。幽长的巷子、高耸的屋檐、深深的宅院、斑驳的墙面、长满青苔的卵石路,偶尔走过一个身着“披星戴月”纳西民族服装的老妪,仿佛把你带进了遥远的东巴王国。有许多宅院式的旅馆就掩藏在这些僻静的小巷里,它们虽然离古城最热闹的四方街只一墙之隔,却内外两重天。这里,依然是发呆地好去处。白天游客都出门了,旅馆里静悄悄的,在鲜花环绕的充满纳西风情的四合院里,我独自靠在颇有年头的太师椅上,手捧一壶香茗,闲看云起云升,坐赏花开花落,让自己陶醉在一个宁静、安详的环境和心境里,继续塑造着“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仿佛时光倒流,自己惶若置身于遥远的东巴古国。这种愉悦的感受,只能意会难以言传,正如古诗云:“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在古城里,近年开设了几家由过去大户人家的庭院改造的旅馆,既有纳西庭院的情调,又具现代宾馆的舒适,倘舍得银子,倒是个闹中取静的发呆的好去处。喜欢清静的人还应该早起去逛老街。清晨的丽江安安静静,没有穿梭往来的游客,没有眼花缭乱的色彩,没有密密麻麻的商铺,石板路油油得亮在清晨的微寒中,一街的静默,连狗都睡得死死的。长长的静默过后,才是家家户户陆陆续续地打开家门,这是游客蜂拥而至以前的丽江。
晚更具魅力。晚上在古城泡酒吧,是游览丽江的必需节目,也是最好的节目。每当华灯初上时分,流水两岸次第亮起灯火:街边,屋檐下亮起了一串串大红灯笼,餐馆里透出昏黄的带着暖意的灯光,诱惑着每一位过客;水边,柳树上吊起一盏盏灯泡,在树叶中透出婆娑的光影,营造着水边的氛围;桌上,摇曳的烛光点缀了美妙的夜色,温暖了你的心田;水中,红黄蓝绿的灯影恍恍忽忽地映在荡漾的微波中,时而漂过来一只只纸船做的河灯;五彩的光影把小街的夜色装扮得斑斓而缤纷,岸上水中相互辉映,绘就一道立体的光影画廊,不由使人想起朱自清笔下的《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夜晚的后街是最迷人的时候,所有店里和树荫下的都坐满了不同肤色、操不同语言的中外游客,热闹非凡,整条后街摩肩接踵、人声鼎沸,满街的歌声:酒店打工妹与游客的对唱、男游客与女游客的对唱、卖艺的独唱,此起彼伏,热闹非凡。这家酒吧里济济一堂的老外又笑又唱,那家饭店里一伙中国游客开怀畅饮。临水的餐桌座无虚席,这边,一群游客围桌而坐推杯换盏,热热闹闹;那边,一对情侣在摇曳的烛光里喃喃细语,安安静静;┅┅ 整个一条临水的街道洋溢着一股浓郁的欢快气氛,使人不由自主地兴奋,想融入其中。
奇怪的是其他旅游景点这种喧闹的场面往往会令人生厌,望而却步,但丽江却不。我不是个喜欢凑热闹的人,否则也不必从上海跑到遥远的边城去寻找一份意境。每当夜幕降临,我都会情不自尽地来到这里坐坐。在丽江的日子里,我每晚的程序是,先轮换着找家有特色的小店吃晚饭(在丽江,有着各式各样的中西餐饮品种,从丽江小吃到意大利匹萨,应有尽有,当然正版的几乎没有,价格也不菲。);然后再去欣赏百听不厌的纳西古乐,倾倒于七老八十的耄耋遗老们演奏从亘古传下来的仙乐、笑倒于丽江名嘴宣科的狂放与幽默;最后的保留节目就是去后街要上一杯饮料,静静地坐在树荫下,看水中灯影摇曳,听夜风轻拂脸庞,嗅古城氤蕴气息,享宁静致远意境,惟独没有思维。我就这样在夜风中每每独坐至深夜,将灵魂融进这清凉的夜色,听凭无语流水带走心灵不知何往,这种天人一体的感受是一个旅人的最大乐趣,它能让你悟到生活的意趣,也能使你感到大千世界的奇妙,这是上天在我多年的旅行生涯中时常与我的恩赐。丽江的奇妙在于,置身其中,既能满足被热烈的气氛吸引从而也想成为其中之一的参与感,又能闹中取静视而不见地沉浸在自我的心境中。见了三五成群的喧闹会感染到生活的乐趣,看到一二知己掩映在树影下的悄然,又能感受心如止水的宁静。丽江的情调,就是这样的迷人和隽永,亦动亦静总相宜。
夜深了,后街渐渐阑珊的灯光下,不肯离去的三两游客依然在享受着丽江的夜,水中只剩下几盏灯笼孤零零的倒影。夜风中,远远地传来了老东巴幽幽的箫声,如泣如诉,仿佛在倾诉着远古的回忆,为丽江的夜平添了一层迷濛的情调。我离开了灯光璀璨的后街,转到寥无人迹的小巷。这里没有喧哗、没有灯火,只有清冷的月光洒在已被岁月打磨得坎坷不平的石板路上。长长的巷子通向无边的黑暗,偶尔传来几声狗吠,打破了这夜的宁静。奇怪,我突然想起了鲁迅小说《药》中的夜景描写。黝黑巷子里只有我一人,踩着自己在石板路上拉得长长的身影,漫无目的地胡乱往前走。其实到哪去并不重要,只是想把平静的心境揉进这宁静的环境,延续着发呆的意境。
“发呆,真好。”这是那位失恋的昆明小姐的感叹,看来她在丽江找到了烫平心灵创伤的良药。发呆,这就是丽江的情调,我以为。 你烦吗?去丽江发呆吧。

善意提醒:
多呆几天。
最好独自一人,千万别跟团队,一群人跟着导游的小旗懵懵懂懂在熙熙攘攘的古巷里穿行,你什么都看到了,但你未必什么都感受到。
凡导游鼓动你去玩的,最好不去,因为那是导游的外快。
千万别把在古巷里的晃悠变成挨家挨户忙购物的过程,这同样是你什么都看到了,但你什么都没感受到。
总之,丽江是呆的地方而不是看的地方,用心不仅用眼。

转自:http://ctrip.gznet.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84149127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