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2007年初的广州深圳珠海商务行(一)... |
[游记]2007年初的广州深圳珠海商务行(一)... |
2007-07-24 ctrip.com |
和以前的游记不同,这次去广东是商务行。所谓商务行么,缺点是行程比较紧,只能用早晚中午的间隙出去转转,优点就是住宿条件一般都很好,而且不是专门出来玩,对景点的要求也就不太高。好在这三个都不是旅游城市,走马观花看看就可以了。 上一次去广东已经是8年前了,最近电视里面尽是那里飞车党的报道,出差之前,心里总有些没底。大概是以前从印尼、马来西亚这些地方得出的印象,我对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大城市总有一些成见。首先,这些城市一般很热,让人觉得烦躁,其次,那些地方的交通治安状况总很混乱,最后,热带地区的人大多长相比较凶悍,语言沟通也比较困难。 (一)广州处处有生活的气息 第一站到了广州。我在94年大学三年级时到过一次广州,那时候快毕业了,想到南方看看就业机会,就和一个同学一起坐了43个小时的火车南下,我还记得我们当时为了省钱,买了一大桶雪碧喝了一路,后来到湖南都已经变成半桶糖水了,喝得很恶心。在广州住在那个同学家,出去走过几趟,印象中广州满街是摩托车,乱糟糟的。 出机场,上了出租车说要去皇家国际酒店,司机面无表情就直接开车走了,气温总有26度吧,很燥热,而车上居然没有开空调,我一看,周围几乎所有的出租车都开着窗户,如果要求开空调可能就属于无理要求了。也许,对他们来说,这个温度已经很凉爽了。 司机一路都在听一个粤语的广播,丝毫没有要和我聊天的打算。广州的新机场在花都,距市区有三十多公里远,110块到天河。司机费力地向我解释要加16块的路费和燃油附加—其实他很老实的,就是不会说普通话。和国内其他地方不同,广州还顽固地在公共场合坚持使用方言,我想这大概因为粤语有自己独立的体系――报纸、电视、广播、还有来自港澳的文化归属感,不会普通话也不会感觉到不方便。粤语的语法和普通话有很大的不同,这也使得我在广州和当地人交流非常困难:有一次我问门童怎么去天河大厦,他跟我说了一大堆,其实只是出门左转然后在第一个路口左转就可以了;在宾馆吃完早餐服务员要我签字,我问他早餐是不是已经包含在房费里面,他回答不包含的,早餐是免费的――天晓得有什么区别。在英语国家沟通都没有这么困难,好像到了欧洲一样。 皇家国际饭店的商务大床房大的很夸张:进门是一个玄关,要穿过走廊才到卧室,而后面还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办公区,房间是新装修的,看到外面烈日炎炎,我都想一直呆在房间了。 办完事已经四点多了,换上休闲服去越秀公园,司机照例又不开空调,燥热的天气加上车辆的轰鸣几乎要让人发疯。 从东门进去,一开始有种受骗上当的感觉――里面都是儿童乐园什么的,但是往东南方向走,慢慢就上了一座小山。越秀公园很大,一部分建在山上,植被非常茂盛,空气中隐隐有桂花的香味。即便是周四的下午,还是有很多市民在里面散步、锻炼,散发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广州很流行踢毽子这个运动,而且都是中老人年人身手矫健地围在一起运动。 再往里走,就有了很多景点,比如当年抗击英国入侵的古炮台遗址、广州博物馆望海楼,广州的标志五羊雕塑在西门附近,为它修了一个很大的平台,要走很多台阶才可以上去,的确规模很大的。从五羊下来,再爬上一座小山,又可以到孙中山的纪念碑。不要以为中山陵在南京,但是孙先生可是在广州逝世的哟。 出公园已经六点多了,一会儿上山一会儿下山的,加上忙了一天,累得我腿肚子都有点发抖了。越秀公园有点出乎我的意料,本来以为半个小时就可以走一圈的小公园,结果逛了两个多小时;本来只想看看五羊雕塑,想不到越秀公园里面还有这么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这就是历史文化名城呀,处处有历史,就好像当年在长沙爬一座小山,几步就有一个辛亥革命时期的遗迹。 往南走了两公里,就到了北京路步行街。这里也是广州中高档的购物中心,街上人来人往的。我没有兴趣逛街,但是已经饿得不行,在路边要了一碗猪脚姜,包括一个猪脚、一个卤到黑硬的鸡蛋和一块生姜,很香的,五块钱。 穿过北京路,看到有一家“祖传粉面店”很有气氛,进去要了一个腊味饭一杯奶茶,那个腊味饭的香肠亮晶晶的,真是好吃(我现在想起来还流口水),还有几条碧绿的青菜,一碗浓浓的紫菜汤,冰奶茶的茶味道非常浓,喝下去百体通泰,不象北京上海的都太甜。一共20块,这也是我吃的腊味饭不下一百顿了,这个无疑是最好吃的一顿。茶餐厅起源于广州,不服不行呀。 吃饱喝足,也不那么累了,我打算在沿珠江走一走,晚上的珠江两岸灯火通明,有点像上海的黄浦江,不过由于没有太多的航运要求,珠江上的桥都比较亲民,一般不高,而且行人可以上去。我从北京路走到海珠桥,再从海珠桥往回走过江湾桥最后走到了海印桥,一不小心又走了一个半小时。今天出来共五个小时,除去吃饭半小时几乎不停地再走,起码走了有十五公里,实在是累了。只要一个人出差,我喜欢到处走走,如果跟同事就会比较收敛了,很少有人吃得消这么玩命的。 广州的路边有很多卖凉茶的,而且老字号居多。我喝了一碗,什么名字忘记了,喝的时候有点苦,但是回味齿颊留香,特别舒舒服服的。不过,我对这么多种凉茶没有概念,第二天喝了一种润肺的,如同一碗难喝的中药,当场要吐出来。 坐车回到酒店,又在附近转了转,后面就有一个居民区,路的两边都是做小生意的人,有的人就用一个煤炉在一个小锅子里面炒花生,现炒现卖的,很有生活气息。北方天冷的时间比较长,大家习惯了躲在房间里面;而南方的城市太热,大家都喜欢在户外瞎转,吃吃喝喝的,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显得更有生活的气息。 第二天早上醒来,7点,广州好像还在熟睡中,宾馆的咖啡厅了除了两个赶飞机的,就只有我在慢悠悠的吃早餐。饭后坐出租车直接去了海珠桥,今天我要往另一个方向来逛逛珠江。白天的珠江很浑浊,好像所有国内大城市的江水都是这么浑浊的,真没办法。不过,滨江大道很整洁,种了很多大榕树,散步还是很舒服的。 往西走两公里就到了人民大桥,从这里过江往南是海珠区,据说以前是穷人住的地方,不过现在盖了很多漂亮的公寓,不知道地位是不是类似于上海的浦东。我瞄了一眼就走回了江北,走不多远是广州的一个著名的小岛沙面。 沙面以前是国外的领馆区,也有很多外资的洋行在这里,现在为了保护历史风貌,不让汽车随便进入了。从嘈杂的马路进入沙面,如同到了一个世外桃源,里面绿化非常好,到处是殖民地时期的各种建筑—古典主义、折中主义。。。建筑类似于外滩,但是宁静和绿化程度就远远胜过外滩了。值得庆幸的是,这里的商业气氛并不浓。很多市民在这里锻炼身体,江里还有人在游泳,一个很市民、很生活的地方。 从沙面往北走不远,就到了中草药一条街,这里有一股浓浓的药味,还能够开开眼界,比如非常大的野生灵芝、人参什么的都可以看到,广州人比较讲究煲汤进补,所以这些东西特别多。 再走不远就是花鸟虫鱼市场,估计这一片就是老广州的市中心。上下九步行街也在这里。从外面看,这条街和昨天看到的北京路步行街差不多,不过这里商店主要卖中下等的商品(高档商品主要集中在天河)。 考虑到现在是春运,我直接到天河大厦买去深圳的车票,售票员美女(这里不能把女孩子叫小姐,只能叫靓女)很奇怪我居然提前两个小时来买票,因为其它人都是随到随买的。 后来车开动后发现有一半的位置空着。想到上海现在去江浙一带的短途火车票前十天就买不到了,这里的春运倒是静悄悄。这也说明,珠三角的经济整体性不如长三角那么强,所以人员流动也相对少一些。 总结:这次对广州的印象有了很大的改变。记忆中那个混乱的城市其实到处透露出生活和文化的气息,难怪那么多西方人喜欢居住在广州。 (五羊雕塑) (珠江夜景) (早晨的珠江) (宁静的沙面) (上下九步行街) |
转自: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95680425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