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声色广州,体验真的城市生活-平平淡淡走怒江(一)-游记攻略 |
[游记]声色广州,体验真的城市生活-平平淡淡走怒江(一)-游记攻略 |
2007-07-24 gznet.com |
这个题目是在路上就想好了的,因为这次的行走真的是非常的平淡。给我的感受平淡,景致也平淡,心态也平淡。 回程的时候对劲说觉得怒江他没必要走了,他却说本来就是去看人文的谁让我这样赶了?可是我真的没时间啊所以我只能每天都走。而且所谓的深入又是什么呢?在五里村的山坡上晒上半天太阳? 事实上,我也一直不主张很深入地去接触和介入别人的生活。等我们走了,他们的一切还是要恢复原状,我们带给他们的冲击应该比他们带给我们的震撼更大。总觉得作为一个外来者,最好的就是平平静静地走路、安安静静地观察、浅浅淡淡地交谈。过客就要有过客的样子。对当地的绝大部分生活形态完全可以在出发之前做足功课,带着了解和有过的思考去走远比对任何东西和事物都表现出无比的好奇和惊讶要来得深入。 扯远了,又要被说不象游记了。 走进怒江 从昆明到六库的夜班车在清晨5点多到达。我的同伴们都非常有精神,很快下车扯闲天去了。只有我带着为什么不在床上多躺一会的困惑做着最后的挣扎。夜班车都很好的,到了地方也不会轰旅客下车,你可以尽情地在车上休息到天亮。 念着好歹自己也是个牵头的,无奈下车。也就是站在车外七嘴八舌地问问车价什么的。磨了很久才开始洗漱。老王说不知道路况如何为了安全怎么也得8点再出发,老周却说越早走越好,今天一天就把原定一天半的路程都赶出来。路况我是非常清楚的,所以不担心安全问题;赶一天路程似乎也可以,应该对行程安排影响不大,只是老姆登和知子罗的时间要紧张一些。 大家都进了早点铺子,之后我和老周便开始联系包车。六库一天到丙中洛的包车价格最低是600。我们找了很多车,基本上这就是当地的定价了,开得低的司机来了也被原来的司机沟通成600。老周还不死心,我却觉得天都要亮了,还是赶路要紧,而且这个状况看大致也就是这个样子了。 还是找了最先的那个司机,都上包了,却发现后面缺一个座位要坐小板凳,于是又换车。这一折腾,出发的时候也就7点多了。 上路,天色渐明,一路沿着怒江行进。 应该说是奶绿色的江水一路缓缓流淌,水的绿色很象牛奶海的感觉,大家都说觉得绿的颜色有点奇怪。冬日的怒江果然温顺无比,连那个什么老虎嘴之类的地方也只有埋在江水里面的巨石掀起了不高的激流。 天色初时有些发阴,后来便渐渐云开日明了。这里山绿水绿,农田与村庄则是秋意浓浓的景象,感觉上很象北京的10月末:艳阳、初秋的红、夏末的绿、刚收的庄稼、草季结束的味道……路边的人家墙边偶尔会有一颗艳丽无比的圣诞红——那种我们放在花市里面元旦春节卖来装点冬日的盆花,在这里便是墙边一株随随便便开满一树!喜欢植物的我不禁欣羡不已。 10点多的时候到了老姆登教堂。白色的外墙红色的勾勒,映在一池并不清澈的水塘中在镜头中便成了杰作。老姆登教堂被称为怒江大峡谷里最漂亮的一座基督教堂,盖因其修建在碧罗雪山西面半山腰中,海拔2000米,站在这里,可以远眺高黎贡山,视线所及,群峰层峦、幽远神秘。而教堂的另一侧则有一池塘水,几户人家临水而居,鸡犬相闻。其实我觉得造访它并不在风景本身,而是象其他教堂一样,它的意义在于在怒江,基督教、天主教、藏传佛教和各民族原始宗教平和共存,相安无事,而在这么偏僻的地方却有着如此多的信徒而让人称奇。在这一点上,老姆登与其他村子的教堂毫无差别,而我甚至更喜欢那种木架青石的朴素和生活化。那种教堂也许就在村子的什么位置,但教堂的门前必有一个小的广场,也许并不平坦,但是有台阶可以歇脚、有孩童在玩耍,似乎更加清晰地告诉我:教堂的原本存在和模样是怎样的,这种宗教又是如何渐渐发展渐渐壮大渐渐有了气势恢宏的尖顶和流光溢彩的玻璃装饰。 老姆登离废城知子罗很近,开车也就十几分钟。知子罗不是我想象的模样,居住的人依然很多,想看的断瓦残垣几不可见。原来是县城的人搬走了,而县城附近的村民搬了进来。老房老街,当地人对我们这群外来者似乎已经习惯,羞涩地笑笑,并不多说什么。顺着石板的台阶向山上走去,俯瞰小小的城郭,看看远处的山峦,感受到的是宁静和致远。下行,喜欢农人倒座小房的木板屋顶和蓝天下晾晒的果实,拍照,留下悠悠的白云,也留下静谧的高原正午时光。 街头,一个老人在阳光下认真地读着当地文字的经书,与他交流,却无法互解。我们的世界原本就有差别。 离开知子罗,是下午1点钟了。大家坐在车上开始解决午餐,又一路唱歌行进。当然有忍不住打着瞌睡的,坐车总是疲累的。我是照例不睡,看山看水看怒江。路面渐渐差了一些,有的地方略微颠簸,本来计划6个人包一辆面包还可以空点位置放包,结果人员增加只好不停地换着位置,幸好只是一天的路程,倒也不显得十分难受。 下午3点的时候路经石月亮,和什么天生桥啦都是一种性质的风景,大自然的作品、人类命名。这里因为竖起了石碑,也形成了一个很小的摊贩聚集地。一位傈僳族大妈卖鸡蛋,穿着民族服饰,与其合照收费5元。瞧瞧,我说什么来着,远远看看就好! 一路前行,不熟悉的地名一个个掠过:匹河乡、福贡、利沙底乡、贡山、丙中洛。到达丙中洛的时候天色已暗,而怒江大拐弯就在这里观赏了。原本是有登上山坡俯瞰的计划的,但是行程这样走下来也只好放弃,好在我现在对这些都不再执著。 大拐弯处确实壮观,碧绿(这时的江水颜色浓了很多)的江水呈一个U字形绕山而去,两岸夹着的便是碧罗和高黎贡。丙中洛处则有一个石碑,在那个类似观景台的地方远远看着我们将要走进的小镇丙中洛倒是别有感觉,推荐后来者这里一定要停下看一看。这里也有一个怒江大拐弯,与那个不同的是河面上有一座桥梁,否则拍出照片来怕分不出哪个是真正的大拐弯呢。不过这个大拐弯是如何确定的呢?倒真是不知道。不过静月说这里是远看石门关的好地方,我找了半天也没看出哪里是石门关。后来证明那个石门关实在没有什么特点。 丙中洛门票50元,学生证教师证什么的半价,其他情况不可能少买。老王下车一阵侃,也只侃掉了自己门票的一半。所以就当给当地经济作贡献好了。 进镇,直接住进那家“第一湾客栈”,每人10元,还能洗澡,算是不错了。而且我们三个女生住在三楼,浴室厕所都在阳台上很方便,阳台远看便是成片的梯田。可惜是水稻收割完毕的季节,否则风景一定不错的。当然也是这家,后来在我们准备住而没有住的情况下,因为一个人洗了澡、服务员帮忙拿了包没人收了5元的房费。也说不上来什么,只是感觉收的有点高。总之以后去的人慎重决定吧。 当晚,老周他们研究如何找向导、赶时间翻越碧罗雪山,我们则按照原计划准备第二天徒步。因为还要出来,所以也不需要负重,三个人只背一个包,带点简单食物即可。 |
转自:http://ctrip.gznet.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94993426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