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声色广州,体验真的城市生活-石湖揽胜-游记攻略 |
[游记]声色广州,体验真的城市生活-石湖揽胜-游记攻略 |
2007-07-27 gznet.com |
石湖,乃太湖东北出水支岔, 在距苏州古城西南约7公里的上方山麓下。南宋著名田园诗人范成大(与陆游齐名)归隐石湖,认为凡游吴而不至石湖,不登行春,“则与未始游者无异”(《重修行春桥记略》),故此历来是太湖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现在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区,乃太湖风景名胜区十三大景区之一。 石湖原“南北长9里,东西广4里,周20里”(《吴县志》)。相传春秋时越大夫范蠡在灭吴后,由此入太湖引退,故附近小镇名蠡墅。湖东田圃相属,湖西山峦起伏,群峰映带。湖北渚是建于宋淳熙16年(1189年)、明崇祯年间重修的“行春桥”,以长八、九十丈堤岸与跨“越来溪”的高大的“越城桥”相连,远眺如石梁卧波,往来游人如行图画间。 石湖西面所依山峦其首为上方山,又名楞伽山。山下楞伽寺,梁天监二年(503年)所建,宋治平元年(1064年)改称治平教寺(今治平草堂)。寺旁越公井,深不可测,为隋越国公杨素居此地于开皇九年(589年)所凿,其水实为山泉,至今清澈甘甜,沏茶品茗不觉飘然若仙。山上楞伽寺,俗名上方寺,有七级楞伽寺塔,隋大业四年(608年)所建,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重建,其年代在苏州诸塔中仅次于虎丘云岩寺塔居第二。 上方山与石湖相互辉映,山颠宝塔尤为山水增色,遥望风景如画,实为石湖风光点睛之笔。明袁宏道游完上方山把它与虎丘山相比,称“虎丘如冶女艳妆,掩映帘箔;上方如披褐道士,丰神特秀。” 上方之丰神特秀实得力于石湖。在苏州有每年农历八月十八子时到石湖观赏“石湖串月”胜景的习俗。所谓“串月”,是“月光初起入桥洞中,其影如串”(《清嘉录》)。其时,石湖游船如云,上方山游人如织,笙歌鼓乐,通宵达旦。月落日出,游船已稀,游人渐散,宁静的石湖似乎也已沉睡。 最为难得的是与繁华的姑苏城近在咫尺的石湖至今平日里仍有着这分宁静,因此到过这里的都市人几乎没有不说“好地方”以至于不少人流连忘返。有变化的是如今的上方山已辟为国家森林公园,在山水之间又多了一个影视艺术中心——“吴越春秋”。现在这里食、宿、行、游、购功能齐全,最适合度假休闲。到此湖光山色任君喜爱,游山玩水后登上靠在石湖岸边的“石湖渔村”餐舟,品尝石湖船菜实为一大乐事。据说江南船菜源于春秋晚期(公元前504年),吴王夫差与西施泛舟于洞庭太湖,时适八月中秋,明月、丽人、佳肴,吴王一时兴至,乃命大臣伯觳移舟石湖,唤渔人尽献新鲜鱼虾,令疱厨烹之,味极可口,因冠其名曰“江南船菜”,其历史名谱如“太湖三白”、“家乡咸鸡”、“糟螺丝”、“醉蟹”、“青椒藕丝”等,相传乃西施亲手为吴王精烹菜点。 “石湖渔村”餐舟,菜肴可口、环境殊胜,价格适宜。酒足饭饱之后沏上一杯“碧螺春”,凭栏远目,悠悠烟水,淡淡云山,泛泛渔舟,闲闲鸥鸟,尽收眼底。至若春和景明,则也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其喜洋洋者矣;若夫霪雨霏霏,则也会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这不是登上岳阳楼的范仲淹吗?苏州籍历史名人范仲淹五十七岁时在《岳阳楼记》中道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千古豪言前说:“余尝求古仁人之心”。到过这里人们或许会想:范仲淹对洞庭湖抒发的这份情怀会不会早年就有了呢?这个“尝”字,其时间会不会是早年他在苏州成长、中年在苏州为官时?而地点会不会就在石湖,就在这石湖岸边的扁舟之上?朋友,面对此时此地、此情此景,难道你不想说:“噫,微斯处,吾以何去”吗? |
转自:http://ctrip.gznet.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90439545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