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瞻仰梅县叶剑英元帅故居 |
[游记]瞻仰梅县叶剑英元帅故居 |
2007-08-02 gznet.com |
瞻仰梅县叶剑英元帅故居 对于许多近代历史上的伟人故居,我一直不是特别有兴趣去瞻仰。到目前为止,只去过浙江奉化蒋介石的故居以及广东梅州叶剑英故居。 知道叶剑英是在童年粉碎“四人帮”时,黑白的电视机里看见英明领袖华主席身边有一个穿着军装戴着眼镜的老头,解说员告诉大家是叶剑英副主席。 到后来小学班级的墙上有一首他老人家作的诗,到今天还是记得最后两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老师告诉我们叶帅不仅仗打的好,诗也作的好。 长大了,对许多历史进行了研读,才知道叶剑英是一个政治上有极高威望,在政治斗争中有极高智慧的人物。中共主要元老恐怕只有他在历次的政治斗争中都能顺利把握,嬴得主动。特别是在1976年粉碎“四人帮”过程中,他个人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再到后来恢复邓小平职务也主要是他的功劳。 可以不夸张地讲,如果没有叶剑英中国历史发展存在很多变数了。第一次长征的时候红四方面军张国涛决定另立中央,解决毛泽东,叶把电报报告了毛,让毛有时间得以突围,挽救了中央。如果没有叶剑英的举动,中国革命史也许就会重写。 所以,后来毛泽东称叶剑英是“诸葛一生惟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对于诸葛亮在三国时的谨慎自然许多人都知道,而对于经历宋太宗、真宗两代宰相的吕端可能不太熟悉。吕端为官40年,为相4年,不傲不贪,两袖清风,办事持重稳当,公道而廉洁,深得朝中朝外各方面的好评。不出毛泽东的意料,在中国历史发展的关键的1976年,他又解决了大家愤恨的“四人帮”组织,后来把邓小平解放了。他能够在错综复杂的背景下妥善保护自己,同时又成就大业,让历史颂扬,绝非是等闲之辈。 到了梅州与客户聊起叶帅,对他的为人我表示十分的崇敬和敬仰。客户非常高兴,一定要安排我第二天去参观叶帅故居。 第二天一早,客户特意安排下属车站派出所的所长开了一辆猎豹越野车上路了。路很好开,完全用不上越野功能,不到四十公里就到了叶帅的故居。 叶剑英1897年4月28日诞生在梅县雁洋镇虎形村,并在此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1987年逝世以后,政府重修了故居,1989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7月又在故居的左侧动工兴建叶剑英元帅纪念馆,1989年10月22日竣工纪念馆原建筑面积1560平方米,1994年又增加1800平方米,高二层,现代园林式建筑,庄重典雅,纪念馆二楼设有五个陈列室,陈列面积500平方米,展线长135米,分别有文物、照片、题词、文献手稿、办公用具、文房四宝等。以5个阶段、 20个专题展示了叶剑英同志光辉伟大的一生。纪念馆正门口左侧的台基上,一棵棵翠柏,一簇簇鲜花,掩映着叶剑英元帅的坐姿铜橡,铜像高2米,由中国著名的雕塑家刘焕章雕刻而成,像座上携刻着中共中央撰写的碑文。 从已经重修的情况来看,叶剑英家里不是有钱人,他的故居即使是重修好了也没有象蒋介石故居那么气派和精美。完全是一个普通客家农民住宅。当时的梅州是完全无法与浙江相比的。好在叶剑英元帅的妈妈是个了不起的人,她让儿子进城读书,又支持儿子读军校,最终成就了他儿子成为世纪伟人。 听附近邻居讲,叶剑英元帅故居始建于清代,现在的故居基本是重新建的,只是基本上保留着当时旧居的格局,客家单门楼式平房,共有15间房子,其中4间为叶帅家所有。其他是他们家亲戚的。 在新建的叶剑英元帅纪念馆里,不仅陈列着大量他生前活动的照片,最令我感兴趣的是陈列馆把叶剑英元帅在北京西山的办公室和起居室的所有物品搬来了,甚至是地毯,一个西山别墅内景的真实写照。看了让人很亲切。用现在我们的物质观来看,叶剑英元帅当时的生活条件也就是我们今天工人家的水平。 时过境迁,望着那部红色的电话,我想到也许就是这部电话布置了隔离四人帮的命令,让这部电话见证了中国历史的转折;望着那只罩上米色卡其布的沙发,我想也许当年就是请邓小平坐在那里商量复出的事宜;望着那只普通写子台,想到今天的老板、远没有他的伟绩桌子搞不清比叶剑英元帅的大几倍。 最近看了《叶剑英在文革非常时期》,想起4年前瞻仰叶剑英元帅故居的情景,再把4年前的数码照片找出来,那个时候只有130万相素的清晰度,到今天只好够网页使用。 有些事情过去了显的落后了,有些事情过去了却显得凝重! (20060830) 更多游记和图片请登陆www.abinblog.com (故居内景) |
转自:http://ctrip.gznet.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92700621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