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沙湾留耕堂|中国广东广州游记攻略 |
[游记]沙湾留耕堂|中国广东广州游记攻略 |
2007-12-03 blogtt.com |
详细内容: 留耕堂 留耕堂位于番禺区沙湾镇。如果从广州过来,过了华南快速干线,直接走迎宾路,过了沙湾大桥收费站就到了。 留耕堂始建于南宋德佑元年(1275年),后几经毁建,现规我们看到的是于清康熙年间扩建而成的,比广州陈家祠(建于1890午)早了170多年。沙湾留耕堂又名何氏宗词,是沙湾何氏宗族的大词堂你现在去那里还能发现,何厚华与留耕堂还有点关系。“留耕”两字取自“阴德源从宗祖种,心田留与子孙耕”,是建祠造福后人的寓意。 沙湾留耕堂的主要特色是柱多、雕刻精、书联丰富、气势雄伟。留耕堂计有112条石柱和木柱。这些木柱的原料,当时是从东南亚国家采购回来的。在雕刻方面,留耕堂保留了非常精致的石雕、木雕、砖雕、灰塑,体现了岭南庭园的精巧的建筑艺术。 留耕堂占地3300平方米,大门对面有个大池塘,池塘两边是驻马石和8个安装旗杆的石座,这种旗杆是古时考取功名后用以竖旗褒扬的。门前是宽阔的、用大青石铺成的天街。进入祠堂首先遇到山门,门上为红底金字“何氏大宗祠”横匾,门两边的一副对联是:“前人修后人续享之绵绵,大宗同小宗异钦于世世”。正门分为上下两节,很有意思。上面的两扇大门由质地坚硬的木料制成,门上各绘金盔金甲的武将一员作门神,用的是我国重彩壁画的传统手法,极其鲜艳夺目,平时上面是敞开的;下面也是厚重的木门,只有半人多高,关着也可以看见里面。门顶的横梁雕刻着奇花异卉、飞禽走兽,还有历史故事人物。在门的两边是两个石鼓,是功名的象征。鼓座基上刻有吉祥图案,其中正面刻的是狮形瑞兽。侧面刻有“老龙教子”、“三阳启泰”等吉祥图案。 然后是仪门(牌坊)、丹墀(天井)、月台(钓鱼台)、享殿(象贤堂)、寝殿(留耕堂)及东西庑廊和衬祠。 在享殿、寝殿和东西庑廊里陈列着祠堂的各种资料、族谱,以及祖先的画像、雕像等。里面的资料专门记载了澳门行政长官何厚华先生捐款修建留耕堂的事情,看来何厚华也是这里的何氏子孙啦。
|
转自:http://www.blogtt.com/itinerary/itine62864.html66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