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话说西关4沙面:昔日广州洋人街

[游记]话说西关4沙面:昔日广州洋人街

2008-05-22    sina.com.cn

《珠江明珠—沙面》摄影:薛龄新

沙面,我很喜欢的一个地方,因为其环境优雅,因为其食肆林立,更因为其难得的一份宁静……

沙面,也是我非常讨厌的地方,因为其有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耻辱历史,因为其曾经是各国的租界,更因为以前的沙基惨案……

说不完,道不尽的沙面……

沙面:昔日广州洋人街

引子

光塔路和沙面街的诞生都曾经与外国人有关。
一个是中国最早的蕃客一条街;一个是洋人曾经的独立小王国;
一个是市场兴旺,唐代朝廷指定的外侨居地;一个是依靠武力淫威保护下,外国人的天堂;
一个是商贾云集的街市;一个是静幽规划超前的生活居住小区;
一个随着历史转轮古迹大多已经无存;而另一个却保存完好,今天已是广州旅游胜地。
沙面街和光塔路与外国人密切相关,但身处不同的时代,两条街道的命运迥异,一个是唐朝盛世封建王朝主动开放的领地,显示了经济强国的信心和吸引力;另一处却是列强依靠铁炮洋枪武力挟持下的产物,这两条街道的命运,是中国对外交往史中的两个缩影。 

六二三路与沙面有关

与沙面紧邻的“六二三路”路名的来历,与殖民者也有很大关系。外国人严格限制在沙面的华人。1924年,越南爱国志士范鸿刺杀居留在沙面的法籍越南总督梅林事件,英、法两国迁怒于中国人,规定出入沙面的中国人要领取通行证,非住在沙面的华人,晚上9时以前必须离开,否则可能遭到拘留,这些歧视华人的规定激发国人义愤,洋务工人联合起来罢工20多天,使整个沙面陷于瘫痪。英、法当局只得取消了这些禁令。第二年,“五卅惨案”激起国人义愤,广州和香港工人举行了省港大罢工,沙面的洋务工人也参加了罢工,6月23日,广州工人、学生等10万人游行,行经沙基时,被驻在沙面的英国、法国侵略者血腥屠杀,酿成“六二三沙基惨案”,沙基马路便改名“六二三路”,以纪念死者,铭记国耻。
与洋人在沙面的奢华生活相比,一般中国洋务工人地位低下,收入微薄,但沙面当局规定工人衣冠整齐,穿着白衣,但他们住在又黑又小的工人房,当时女子嫁给洋务工人,自嘲“白衫有得洗,肚饿有得抵(要挨饿)”。

中国最早蕃客街的形成

唐朝盛世,广州成为东西方海上交通要塞,外国使节和商人鱼贯而来。他们来时满载当地特产,在广州卖出,然后采购中国的丝绸、瓷器和茶叶回国。不过当时木帆船凭借风力航行,海上航程必须等候季风,一般冬春季节靠东北信风扬帆而去,夏秋间借西南信风鼓帆前来。因此,借西南信风抵达广州做生意的商人或者外国使节往往需要居住几个月,才能借东北信风回来。这期间,他们需要食物、借宿,同时采购准备回程货物,广州官府为了管理这些“蕃客”,为他们开辟了居住区。一些外商来广州后,干脆就不再返回,在官府划定的居住区里定居,成为广州早期的侨民,称作“蕃客”。随着“蕃客”越来越多,官府便在城西即今天的光塔路一带,划定一个外国侨民居住区,称做“蕃坊”,可以说这是中国最早的一条外国人居住的街道。

沙面街:外国建筑群展台

鸦片战争后沙面沦为租界
在中国,上海黄浦江边外滩的“万国建筑群”规模庞大,气势恢宏,在广州西面珠江边的沙面,也有一处汇集多国建筑的“洋楼区”,错落有致的外国建筑群散落绿树如荫的街道。
走在沙面街,林荫遮道,江风徐徐,即便在仲夏,也少有骄阳当头焦热烦躁的行路之苦,反而在百年古树的庇护下,不经意间使人放缓脚步,细细观赏起四周建筑来。
早在英国人和法国人进入沙面之初,他们便把良好的规划书写到了这处0.3平方公里的小岛上,除领事馆、商行、公寓外,教堂、医院、学校,以及球场一应俱全,在建筑之间有草坪院落间隔,楼层大多不高,沿路树木葱郁,行走其间犹如走在展示建筑群的公园里。
在今天的沙面,仍然有诸多涉外机构办公,一群中国人排队等候出国签证。沙面对外交往历史可以追溯到150多年前。
沙面的盛衰与中国近代史开篇之战鸦片战争密切相关。1842年清政府败北,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被迫开放广州、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在第二年的《虎门条约》中允许英国人在五口租地盖房,永远居住,这就使租界合法化。由此,1854年开始,英国先后在上海、天津、广州设立租借地,与美国、法国分别签定《五口贸易章程》(即《望夏条约》)、《黄埔条约》后,殖民者取得了在中国通商、泊船、租地、建楼、传教等特权。
这时英国便蓄意在广州设立租界,曾向两广总督府提出在西濠口划地租界,当时清廷官吏推脱当地居民不少,搬迁起来麻烦,拒绝了英国人提议,但英国仍然屡次交涉。1859年,英国提出辟沙面作为租界,两广总督黄宗汉终于屈服,但承诺先由中国方面在沙面北边开挖一条宽30米1.2公里长的小涌,把沙面与租界外沙基分开,建东、西两座桥梁与沙基往来。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6e3f010009yw.html48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