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圆玄道观的热闹与洪秀全故居的冷落 |
[游记]圆玄道观的热闹与洪秀全故居的冷落 |
2008-05-22 sina.com.cn |
在许多人(包括我自己)的观念中,道教往往与施法术、占卜、风水等联系在一起,仿佛无所不能。正好迎合了许多人通过求神拜佛改变风水等做法求得改善自己命运的心理。连当官的也不例外,最近有两则新闻消息,一是一项问卷调查发现40%以上的县处级级以上的政府官员直言不讳地承认自己相信相面、周公解梦和风水,二是近日《新快报》报道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几名领导人“出事”后,怀疑是风水不好,竟然把法院的建筑外观作了大整改,把一根立柱打掉,把台阶从十一级改为九级,把两只石狮子改变了座向,等等。至于在每项基建工程规划设计时,征求“风水大师”的意见,更是人人耳闻目睹的寻常事。由此可见,那些几十年前被视为“封建迷信”之类的东西,今天又重新大行其道,仿佛历史给人们开了一个大玩笑。那个通过捣毁偶像来宣传“拜上帝会”的洪秀全如果泉下有知,知道在他自己的家乡出现了一座比他当年村里的庙宇不知要大几百倍几千倍的“圆玄道观”就坐落在邻村,不知道又有何感想呢! 出了圆玄道观,继续往前赶路,以时速约40公里的慢速在窄道上走了大约十分钟的车程,终于来到了“官禄怖村”,一座跟广州农讲所(不包括广州图书馆部分)面积差不多的“洪秀全故居”就展现在我们眼前。 故居对面是停车场,停车免费,包括我们也总共只有三辆车,与刚才圆玄道观爆满的停车场恰成鲜明的对比。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门票却要十块钱一张!走进去,看到连我们一家在内,参观的游客还不到20人,这时正是上午十一点,一天中游客最多的时分。 据介绍,1814年,洪秀全在附近的花县福源水村出生后不久,全家就迁到这里定居。洪秀全曾在这里读书、教书、耕作并从事早期的反清活动,他的儿子幼天王洪天贵福也出生在这里。 洪秀全当年在广西金田村起义之后,清政府派官兵于1854年和1864年先后两次到官禄怖村“诛灭九族”,故居也在那时被毁。现在我们看到的洪秀全故居是1961年在旧址上复原的。同时复原的还有洪秀全青少年时期读书和教书的私塾“书房阁”。现在这里还保留有据说是洪秀全亲手植的一棵龙眼树、洪秀全高祖洪英纶夫妇的画像、洪仁玕故居遗址和民房墙基等遗物。三块牌匾“广东省花县洪秀全纪念馆”、“洪秀全故居”、“书房阁”均为郭沫若题写。旁边还有近年来政府复原的官禄怖村的部分民房,增加了“官禄怖村民居展览”、“民俗展览馆”和“太平天国文书精选”,以及 故居是当地农民平常居住的普通泥砖平房,一连六间,分别陈列着洪秀全日常生活用品和文房四宝等物件。卧室内有简朴的床具和木制的桌椅。洪秀全早期的《原道觉世训》之类的几部“宣传革命”的文献都是在这里居住时写成的,长子也是在这里出生。故居的右侧是洪氏宗祠,现已辟为洪秀全故居纪念馆的辅助陈列室。馆内有洪秀全的半身塑像,还陈列了洪秀全、冯云山早期“革命活动”的史迹。 作为近代的农民起义革命领袖,我在上小学的时候就知道了洪秀全,那时正是“批林批孔”,小学的课本都有洪秀全砸毁孔圣人牌匾的“革命故事”,至今仍留下深刻印象,成为我前来游览的目的之一。不过随着今天人们“告别革命”的观念的转变,有了个人的独立思考而不是单纯被动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许多人对太平天国这段历史的认识也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 依我看来,太平天国也如同“五胡乱华”、“靖康之耻”、“庚子之变”一样,是我们多灾多难的祖国的其中一场大浩劫,单是从我国的人口数字变化就可以说明:太平天国发生前的道光年间,中国的总人口已经达到4亿余人,而在太平天国失败时的同治年间,人口下降到二亿六千万人,直到二十世纪初才恢复到4亿人口,意味着至少有一亿多人是死在这场为时十几年的“革命战争”当中。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67dd5c010008yw.html79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