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国庆假期最后一天,所以我们抓紧时间进行了这次国庆假期中最后一次游广州。我们的目标就是余荫山房与留耕堂。 昨天一早,我们就在江南大道口腔医院那个站集合和出发。9点45分左右,我们坐上了往番禺的221路公交车。由于早上这个时间不是交通的拥挤的时间,所以虽然车子有几次的停顿,但我们还是很快的到了洛溪桥。洛溪桥最近交通改善了一点点,我计算了一下过桥时间不过3分钟多一点。本来我们过了洛溪桥,就应该在上滘就应该下车的。但我们发现报站的名称不是上滘,而错过了。而下一个站,司机根本不停站。幸好在再下一个站下车后我们依然可以转乘番禺区17路公交车。上了番禺区17号公交车,我们才发现原来番禺区的公交车会“飞站”的,就是没人下车的那些站他们会不停站的。广州的公交车的广播是“汽车即将到站,下车的乘客请准备”,而番禺区的公交车则是“汽车即将到站,下车的乘客请按铃”。原来番禺区的公交要按铃的,难怪刚才的221司机会飞站了。到了南村医院站,我们下了车,摸索了一会儿,就找到了余荫山房。 余荫山房应该是广东四大名园里面最小的一个。本来我以为门票是12元的,没想到现在已经是18元了,真是赚钱赚得凶狠!进了园,我们休息了一会儿就开始逛了。余荫山房是南派建筑的代表之一,当然设置的很好,而且经过多次修整,再将外围的祠堂都纳入了园内,变得大了很多。老实说,18元的价格的确有点贵。游了两个小时左右,让我有少少回本的感觉之后,我们就想到了午餐的问题。余荫山房内有餐厅,我们看一碗牛肉面卖6元,还算公道,特别在旅游区。反正出外面也不熟悉地形,不如就在这里吃碗牛腩面算了。我们叫了个牛腩面,等了很久终于等来了。一看那碗面,像两种东西:一是兰州拉面,二是方便面泡水而已。没办法,惟有将就吃了碗很不地道的牛腩面。之后我们再参观了一轮就启程去下一站。 返回到南村医院站,搭乘番禺区10号公交车去到富都城转番禺区7号公交车。因为番禺区的公交线路很少,所以为了准备这次行程,我前一晚做了一晚功课,很早之前还买了一份番禺地图,随身还带着指南针,所以旅程才这么顺利。到转了番禺区7号公交车之后,过了2个站,我们就看到从广州赶来Sam上了车,我掌握的时间真好。一路上,3个人闲聊着。直到过了沙湾文化中心之后,全部人都下车了,只剩下我们3个人。我们问司机没有到北村工业区?司机说现在已经不经这个站,改道了。没办法,我们只好下车寻找留耕堂。幸好,以前去宝墨园时就经过过沙湾,沙湾文化中心这里还是记得比较清楚的。我们问了几次路,再加上我的路感,终于顺利找到了留耕堂——何氏大宗祠。 留耕堂——何氏大宗祠保存得挺完整,抗日战争的战火并没有祸及这里,所以这里还是古色古香。可以说留耕堂是番禺保存得最好、最完整、最长久的祠堂之一。古时候,何家都是有钱的人,他们买了很多的地,所以也起了这个颇有气势的祠堂。这里还有“三凤流芳”的故事,指宋代时期,何家兄弟三人一齐考得了进士。这里还出了“广东音乐何氏三杰”,他们所作的名曲有众人皆知的《赛龙夺锦》、《雨打芭蕉》等。这些稍后我再和大家慢慢介绍。在离开前,我还和门口守门卖票的那位阿姨聊了一会儿天,听了她说了一些关于留耕堂的故事。那位阿姨很健谈,让我觉得5元的门票确实花得值得。 离开了留耕堂之后,我们来到了沙湾文化中心对面的一间店铺吃了碗沙湾地道的姜撞奶(姜埋奶)。之后再搭车回去市桥,乘地铁3号线回家,结束了这次游广州的行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