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惠州西湖游记

[游记]惠州西湖游记

2007-09-25    sina.com.cn

一篇迟到的游记,玩回来以后,一直没时间去写,断断续续地整理了很久,终于完成了。记下来,若干年后再翻出来看看,觉得很有意思的。

2007年3月8日 星期四

幸运地收到公司的三八节的礼物——惠州西湖两天游。

今天的天气有点COOL~~去年这个时候我只穿一件春装就可以了,并且去年的今天我们正在珠海海泉湾游泳,而现在,我夹克里还穿着高领羊毛衫,这是个春寒寥峭妇女节。

早餐后,妇女同志们整“妆”待发了,同行的还有公司里几位小蟀哥,参加妇女同志的活动,看得出,他们是高兴的!这是几位优秀的党的后备力量——共青团团员同志,因此,这次西湖之行应该算是公司一次有意义的政治活动啦~

导游是一个一口地道东北话的小伙子,车没开,他的东北笑话就把整车人笑饱了。出发后,一路说笑但时间还是难以打发,共青团同志适时地拿出扑克,天!好久没玩过了,锄大地,曾经的我的强项,呵~上——玩扑克的时间过得好快,不知不觉中已到惠州市区了。时间来到中午11:30分。

早闻惠州西湖,是缘于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先生在那留下过一段生活轨迹,有道是:“东坡到处有西湖”,但从没见识过惠州西湖之美,今天来到惠州才知道,西湖之美,原来不是杭州西湖的专利,惠州西湖也有自己地道而独特的岭南风格,宋朝诗人杨万里诗云“三处西湖一色秋,钱塘颖水与罗浮”,可见惠州西湖能与杭州西湖、颍州(安徽阜阳)西湖平分秋色。

我们在惠州西湖公园门口下了车,春雨沥沥,湖风清冷,整个西湖笼罩在绿色的飘渺烟雾中,撑着雨伞游西湖颇有几分诗意,感觉就像到了烟雨蒙蒙的江南。

杭州西湖我去过两次,上一次是在1999年冬天,那年不到二十,正是多愁善感、整天编织美梦的年纪,年少的我极其迷恋湖畔的烟雨、多情的流水、雾中的柳絮、飘零的落叶。一晃七年过去了,岁月让我也有了些许沧桑经历,不知不觉中心态早已改变,所以,这次惠州西湖之游多少带了点寻旧的意思。我不知道,在我心中,惠州西湖会是当年那个“淡抹浓妆总相宜”的西子吗?

走进惠州西湖,我记忆深处那西子湖畔的身影逐渐深晰起来……

惠州西湖地处惠州城区中央,它由五个内湖组成。整个城区都是围绕着她布局的,她就像几块玲珑剔透的绿翡翠镶嵌在城区中心,就像一群楚楚动人的少女受到群山的呵护。

我们三五成群的撑着伞走在绿树成荫的长长堤岸上,感觉城在水中,水在城中,而人在湖光水色中。西湖中散落着几个绿树成荫的小岛,这些小岛称之为“洲”,最大的是点翠洲。这些小岛不是牛郎织女般的隔河相望,而是拱桥、回廊相连。湖水的岸边,无尽的是青青的垂柳,最具有岭南代表性的是有许多榕树、木棉和紫荆。墨绿色的湖面上映着一座古塔的倒影,走过拱桥就可到达湖心小岛的上的“泗洲塔”,这是一座建于唐朝的古塔,塔内木梯陡峭,窄窄的仅容一人上下。我一口气登到顶层,从塔顶的窗看出去。每一个窗口都是一幅赏心悦目的风景。一边是宁静的碧波湖面,小舟点点;一边是静谧树林,一群群灰鹭展翅高飞;一边是高楼林立富有现代气息的惠州新城区,生机勃勃。每个窗口望去都美景如画。

身临其境,我打开了很多尘封的记忆,但我不能说来到这里就像又到了杭州西湖,然而,不管是山水的布局还错落的景致,乃至其中凄美的爱情故事,她就像极了杭州西湖。而且惠州西湖带给我更多的是一种含蓄的美意,感受到更多自然、纯朴的气息。难怪诗云:“西湖西子比相当,浓抹杭州惠淡妆;惠是苎[zhù]萝屯里质,杭教歌舞媚君王”。在杭州西湖的断桥边上,代代相传的是许仙和白娘子的神化爱情故事,而惠州西湖见证的则是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与他的妾室王朝去忠贞感人、荡气回肠的故事。

公元1094年,已57岁的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因朝廷内政治斗争,被发配到当时“蛮貊之邦,瘴疠之地”的惠州做一名副节度使。虽然被贬职流放,手中已无实权,但他心系百姓,体察民间疾苦,捐资助学、修路架桥,为当地百姓做了很多好事。虽时运多舛,但他心胸坦荡、随遇而安,游遍惠州山山水水,为西湖(古称丰湖)、罗浮山所倾倒,把丰富多彩的岭南风物摄入笔端,发出了“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赞叹……

苏东坡到惠州时,西湖并不叫西湖,而称丰湖,当时湖上没有桥,人们住来于两岸需乘小舟或涉水而过,非常不便。为了解决交通往来,他倡议筑堤建桥,并他带头“助施犀带”,后人为了纪念他,把湖堤命名为“苏公堤”,丰湖也因而得名“西湖”。

后来,这位大文学家在他的绝笔中这样评价自己:“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可见惠州在他心目中的地位。从此“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

这位大文豪不仅生性更有感性浪漫的一面,他把“每逢暮雨倍思卿”的无限哀思寄托在了在西湖孤山上。

当时,陪伴着苏东坡一同来惠州的是他的一位妾室王朝云。

曾经妻妾成群的苏东坡,在仕途低谷、暮暮垂年的时候,其他侍妾都离他而去,只有王朝云一人伴随着苏东坡长途跋涉,颠沛流离的来到惠州,此是苏东坡已经是花甲之年,毫无东山再起的希望,而王朝云才三十出头,她的坚贞相随让老年的苏东坡非常感动,他为王朝云写下的诗歌是最多,到了惠州后,就为朝云写下一首:“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元;阿奴络秀不同老,无女维摩总解禅。”这首诗还有这样一个序言:“予家有数妾,四五年间相继辞去,独朝云随予南迁,因读乐天诗,戏作此赠之。”在苏东坡的妻妾中,也只有朝云最解东坡心意。史料记载,有一次,苏东坡指着自己的腹部问侍妾:“你们谁知道我这里面有些什么?”一个答:“都是文章。”另一个答:“满腹见识。”苏东坡不以为然。此时朝云笑答:“学士一肚皮不入时宜。”苏东坡捧腹大笑:“知我者莫若朝云也。”

没有想到的是,造化弄人。这样一位善解人意的红颜知己并没有陪伴老迈的苏东坡走完他的人生之路,反而先于苏东坡离开尘世的喧嚣。到惠州一年多后(1095年)朝云因病而亡。朝云是虔诚的佛教徒,她在临终前握着苏东坡的手,念着《金刚经》上的谒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意思是:“世上一切都为命定,人生就像梦、幻、泡、影,又像露水,像闪电,转眼之间就永远消逝了,因此没必要过于在意。”这番话不只是朝云对禅道的彻悟,其中也隐含着她临终时对东坡的无尽牵挂。

按照王朝云的心愿,苏东坡把她安葬惠州西湖孤山的松林之中,并在墓边筑六如亭以纪念,这是一个僻静的地方,黄昏时分的阵阵松涛和禅寺钟声更给人凄美的联想。此后苏东坡为她写下:“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我在苏东坡的诗词中能体会到他的感受,但这位伟大的文学家站在人生颠峰上的俯视与旷世的情怀是我这普通平常人永远无法触及的。

两年后(1097年),这位命运坎坷、历经磨难的诗人再遭朝廷奸人所害,再度被放逐到有天涯海角之称的海南儋州。惠州到儋州,三年又三年,直到1100年徽宗即位,大赦天下,他才被赦免了流放海外之罪,奉命北还,然而,此时六十六岁的苏东坡早已染病在身,在北上途中逝世,一代才子就此陨落。“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我喜欢随着心灵去旅行,用心灵去感受,每一个美丽地方都有她的悠久的历史、动人的传说,这对我是一种诱惑。诱惑于她的美丽、她的历史,更诱惑于她的传说。在初春三月这个烟雨朦胧的的天气中,我在惠州西湖边聆听到了这段凄美的千古绝唱。

文章引用自: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bc2fa9301000cif48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