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不尽温柔汤泉水千古风流华清宫(转载) 原创游记 |
[游记]不尽温柔汤泉水千古风流华清宫(转载) 原创游记 |
2008-06-10 gootrip.com |
楼主大中小 发表于 2006-7-11 16:16 只看该作者 不尽温柔汤泉水 千古风流华清宫(转载) 华清池亦名华清宫。 位于西安城东,骊山北麓,距历史文化名城西安30公里,自古以来就是游览沐浴胜地。是全国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 1997年国务院公布华清宫遗址为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紧依京城的地理位置,旖旎秀美的骊山风光,自然造化的天然温泉,吸引了在陕西建都的天子。 周、秦、汉、隋、唐等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将这块风水宝地作为他们的行宫别苑。围绕朝代的兴亡更替, 华清池的盛衰变迁,历代文人墨客寻古觅幽,感叹咏怀,无数流传千古、脍炙人 口的诗词歌赋,成为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著名诗人白居易就在《长恨歌》中留有“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的名句。 } 华清池的悠久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氏族社会,这里就有原始先民活动的 足迹,他们是骊山温泉最早的利用者。西周末期周幽王就在今华清池所在地修建“骊宫”。“千古一帝” 秦始皇于此“砌石起宇”名曰“骊山汤”;汉武帝时,在秦汤基础上进行修葺;北周武帝时造“皇堂石井” ;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重加修饰,为美化环境而“列松柏数千株”,以点缀温汤风景。 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唐太宗李世民营建“汤泉宫”,竣工后太宗率文武百官临幸新宫, 亲笔御书《温泉铭》,并命工匠勒石制碑拓印以示群臣。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几经扩建, 公元747年10月新宫落成,易名“华清宫”。“高高骊山上有宫,朱楼紫殿三四重”, 宫城倚山面渭,依骊山山势而筑。以朝元阁所在的西绣岭第三峰和温泉总源为轴线,以总源为 轴心向四周辐射展开,既合理地利用了温泉,又体现了皇宫严谨的布局。宫周筑罗城, 修登山辇道和通往长安的复道,内置百官衙署和公卿府第。“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至此,华清池达到了它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华清池是以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罗曼史而著称的。 “帝辇恒从十月来,羽骑云游映山绿”。 |
转自:http://bbs.gootrip.com/thread-2136-1-23.html36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