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欢清静,来古城吧!青石板路,小桥流水,给你绝对的清静。累了,把自己放进客栈,有着能听得见自己心跳的寂静。 如果你喜欢热闹,来古城吧!四方街上的篝火晚会,不分国度,不分年龄,不分贫富,你可以放纵自己,尽情喧嚣。 如果你喜欢浪漫,来古城吧!这里有足够的情调任你挥霍。潺潺清流边挤满了个性十足的小酒吧,浪漫的一塌糊涂,让你从此忘记北京的三里屯和上海的衡山路。 如果你喜欢质朴,来古城吧!这里的人们还留有边陲小镇的纯真,这里的建筑丝毫不比周庄宏村逊色,七百多年前的小路和石桥,向你展示着彻底的朴实无华。 如果你喜欢不伦不类,那就背上你的行囊,来古城吧!徜徉在小巷,逛着艺术灵感和传统并存的小店,你不知道自己是在二三十年代的小镇,还是到了微缩的浪漫威尼斯。 奇怪吗?这就是让多少人趋之若鹫之后就魂牵梦萦的地方。想说说你心中的古城吗?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游伴,不同的心境,古城会被演绎成千万个样子,不想来看看属于你自己的古城? 古城没有城墙,不收门票,不知不觉就已经踏上了被清水洗刷的干干净净的青石板路,恍惚间回到了童年的故乡。在古城看什么呢?看水,看城,还有琳琅的小店。 水,是古城的生命,流淌在你的脚下,清的见底,流的很急。在古城会迷路吗?不会,找到了水,便寻到了方向。所有被你问路的人,都会告诉你顺水或逆水的走法。到了晚上,会有精致的莲花河灯等你去许愿,然后载着你的心愿顺水飘去,思索间已经从脚下经过流向远方,像是急着去把你的愿望实现。最有意思的是那些许了愿的小姑娘会随着流水陪着河灯跑啊跑,笑着,跳着。这里的河灯虽然没有什刹海那样壮观和宁静,可却是流动的音符给古城添了活泼与生趣。 城,古朴又现代。每一幢房子和小巷的角度都那么和谐,不知道是房子依路而建还是小巷沿着房子在走,流畅的让你不知不觉就换了方向。屋檐总是那么没有规则又协调的层层叠上青天,也总能露出或大或小的空间,让你看见天空透明的蓝。阳光泻下,清清爽爽。走几步,抬头或回首就又看见了新的构造,是建筑的美,我能感觉得到。 每一座绝对传统的建筑门前廊下都挂着数不清五颜六色的英文告示牌。有酒吧,书屋,CD店,工艺品廊,小饭馆和客栈。就那么挤在一起,让你逛不够。 酒吧主要集中在四方街旁边的水道旁,屋里房外木阁上下尽是可以落座的地方,墙壁上挂着所有在古城能看得见的工艺品和T恤,玻璃上花花绿绿的英文写满了搞不清明堂的小吃西餐,隔水而望,只想置身其中。各色桌椅就那么摆在没有护栏的水边,才不管你会不会换个姿势就掉下去。傍晚和夜色中,独坐在水上的酒吧,品一杯当地的梅子酒,微微醉意中已不知自己身处何方。城中各条小巷还有形形色色的更有情调的酒吧和咖啡屋,只那么向里一望,都有一种让你感动的浪漫。 CD店是一定要提的,你能知道的正在流行和你不知道的国外前卫及经典在这里都能找到,古城客栈对面的一家就肆无忌惮的给自己起名叫“我的CD比你多”。CD店的老板都是会淘的,在那里你可以找到大本的刻录盘的目录,随着目录翻到你在国内买不到的曲子,也不过二十块钱。 古城里的小饭馆不少,不过都没有依水而建的生意好,饿了累了的游人三三两两的坐在水边,点几道特色小菜,饱餐后玩会儿扑克,说说笑笑的,会享受。 最收买你时间的就是路边的小店,小店里最多的就是T恤、木盘子、麻织品、木雕。我已经再也经不起纳西族东巴文化的诱惑:各色T恤上画满了东巴文,意思很多,比如明天会更好,茶马古道,天雨流芳,一声相伴,幸福,快乐,漂,看,等等,随便拿一件穿在身上都会高兴。一对对情侣挑着一对对的穿在身上,甜蜜的让你羡慕。木盘子形色各异,圆的方的,原色的和被涂了底色的,要么画着纳西的图腾要么写着东巴文,颜色绚丽或质朴,每一个都爱不释手。在这里经营的有三种人,一种自然是当地人,世代居住;一种是生意人,外迁至此多半是被这里的美丽吸引,弄些玩艺儿来卖,也有时间长了自己制作的,大多数的门口都坐着小店的主人在精雕细刻,要是赶上了就可以拿走他今天的新作;还有一种便是真正的艺术人了,他们的东西是没有价格可讲的,东西确实与众不同,透着独特的灵感和天分,但是价格也比你想象的高。他们会把自己的作品仔细的镶在墙上,旁边的精致的小标签告诉你作品的含义,作者的名字,作品完成所用的时间以及很高的售价,你不用说话,他也不会说话,你看他的作品,他还坐在小凳上在画,在刻,在涂。想把小屋里的东西都搬回来,又想把它们都留在那里去装饰古城的文化。麻织品多为特色图案的挂布、围巾、披肩和服装。有女人从小店出来,背影和走姿因为身上多了条美丽的披肩平添了几分妩媚。 客栈,会随着你的步伐一个个的出现在面前。我住进了国际青年旅馆。旅馆的木栅栏上明显的挂着一块牌子写着“西装革履者概不接受”,表明了这个国际性组织的态度:这是背包一族的家。进了旅馆的小院,碰上的都是T恤仔裤背包的生动面孔。我的房间在小楼的二层,小楼全是木制,木门,木窗,木地板,木楼梯,木梁柱。拿着木牌上挂的钥匙找到了拴在门上的大把旧锁,进门看见窗边放着个小木条,只要把这一撅就会折断的木条插在门后,门就算锁上了。上楼下楼,会有黄狗黑狗小花狗粘着你,告诉你这是家里。国际青年旅馆由一德国人发起,并很快发展成国际性联盟,要加盟的必须将旅馆设在最美的景区或是城市的繁华地带,价格还要便宜,在古城里住一晚上只需花15或20元钱,听说在北京的兆龙饭店不过40到60。德国的孩子被学校要求每年必须住两次这种旅馆,以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住在这里,感觉是大学生活的奢侈版。卫生间和浴室都是公用的,你要自己洗衣服,愿意的话,在厨房里自己做饭。最主要的,认识些各国的朋友。旅馆的公告板上贴着许多小条,不是召集玩伴就是把自己的行走路线总结后让大家共享。晚上,从外面回来,好舍不得睡呀!因为走进了老板随意布置的休息室。这是什么地方?酒吧?网吧?书吧?静吧?台灯吊灯,就那么恰到好处的亮着;天籁般的CD,就那么悠扬的弥漫的;地球仪,就那么静静的放着;背包,就那么懒懒的在墙上挂着;流水,就那么叮咚的在屋檐下跑着;斑点狗,就那么自在的在你身边随着。微风吹来,灯影晃动,愈发宁静。书吧上,各国的图书杂志让酷爱旅游又放不下读书的孩子尽情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