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穿行在田园山水间(游记) |
[游记]穿行在田园山水间(游记) |
2008-05-22 bokee.com |
分类:★浪迹天涯【游记】 2006.3.520:25作者:亦然 | 评论:2 | 阅读:0 一、收 获 离10月8日还余下12分钟,我踏上南油这片宁静的养人之地才知道:自己策划的“金秋田园、山水、风情之旅”,自10月1日一早7:15分开始,到再次回到这里,几乎用足了国庆黄金周的全部时间。以我六天前从这上车到返回,一共用了9633分钟,全程跑了2242公里,全程个人全部花费1010元。 一次旅程结束,我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是给每位队员做一份“鉴定”,以此作为我策划下次旅程邀请与否,以及优先程度的考量。 2242公里的旅程,收获最大的当然是亦然我了,但最满意的该是黑猫,因为临行前有三四位朋友是因担心他的车技而退却。我之所以不担心,是因为我知道他缺的不是技术,而是经验。我没有车牌没有技术,但我有的恰好是经验。整个西南边陲,加上辽阔的西域,几乎集中了中国所有险、差类型道路的典型,我都走过来了。 这一趟下来,黑猫基本上可以跑西藏了。 中国桂北是山与水结合的典范,汇集了水的静与山的险、水的清与山的奇、水的绿与山的秀。她不同于广东的丘陵和山峦,山山之间起伏平滑,由树木和野草覆盖,充满生命的气息;也不同于西域地区,山山之间成弧型,多为不长草木的裸山,色调单一,有如国画一般。 从高空看,整个桂北的山就如同一盘盘国际象棋,每一座形状各异的奇山,有如一个个立在棋盘上的棋子:象、车、马、将、仕……该有的都有。三江的风情、龙胜的田园、资源的植物、阳朔的山水,我眼皮底下的、所能感悟到的,都已写进了我的相机里。 这是游览和感受桂北风情、田园、山水的一条最佳路线,且非自驾车不可。参加旅行社, 即使你花十倍的钱、五倍的时间也游览不到我这一趟的内容。美中不足的是时间太紧了,有些该多呆些时间的地方不得不依依不舍地离开,有些该去的地方由于时间与路途的关系不得不放弃。假如有九天时间,那就太完美了。 摄影,我一共拍了12卷胶卷;数码相机采用820万像素、JPEG与RAW双格式,拍了超过8个G的相片。当然还包括义务给每一位想留影的队员拍照了,随时随地,随叫随拍。 除了游览和摄影,吃是第三重要的。山珍河味、大鱼大肉,地方小吃、特色美味……宁“杀”错也不放过,我们是一个“腐败”型的团队,但即使这样,每人每天的伙食开支也很少超过35元。真是超值的美食享受! 此外,九位队员的故事,包括刁、异、传奇、风流、狂妄、幽默和滑稽的故事,均已刻在了我的脑子里,未来的一周里,待我透过后脑那块记忆的光驱,慢慢地给朋友们读出来。有兴趣的朋友请备一杯好茶,且听下回分解! 二、作客柳城县 其实,我们这个团队南油基地的只有四人,另五人或是我的朋友,或是黑猫的朋友,或是我朋友的朋友,以“裙带关系”报名的人很踊跃,因我怕麻烦,所以主观上优先考虑南油基地的朋友。但几次组织活动给了我一个印象:绝多数南油人没有“人身自由”,他们几乎都不能给自己做主;需要层层申请、层层批准,所以开始报了名的人,最后一天依然说“参加”的,能由10已经值得高歌了。还有一类朋友,每次邀请他(她),第一句话就问:“都有谁参加呀?”我不懂得如何回答他(她)。 10月1日上午7:15分,从南油五区开始,随后三区、一区、霞山、赤坎,当我们上了325国道的时候,已经是上午8:46分。人齐了,九名团友我认识一半,但一起出行过的,就只有黑猫和公羊。所以每个人该做的是自我介绍,而我该做的是向大家重申一次这次活动,队长、副队长(策划、组织者)的“免责”条款及义务。 也就是说:此时开始,每个人都必须对自己全程间的言行和安全负责,而团友、队长(策划、组织者)相互间均“免责”,无论是财物、个人安全,还是言行举止,相互间只有互助、关爱和义务,但没有责任。余下该做的就是推选一位财务总管了,一早来自茂名的蓝莓担当了这一角色。 我建议每人先给财物总管预交500元,并要求蓝莓每天晚上把一天的开支列一个明细表,第二天上午交我过目,之后由全体团友任意查看。 按我的策划,第一个晚上该在距柳州北约60公里左右的柳城县过夜。黑猫则建议第一天就赶到三江县,我说假如到了柳城县还早,而司机不疲劳,在安全的前提下,那我当然没有意见了。 325国道到了山口镇,我们就上了高速公路,到了钦州已经是12:18分。午饭后1:38分,我们继续上路。一路都是高速,过南宁是358公里,到柳州是590公里,且已近黄昏。那时候离三江至少还有200多公里,当天赶到三江是不可能的了。 我们在距柳州还有约15公里左右的时候,就往西顺高速公里朝宜州市方向开去,在马山镇附近下高速再走15公里左右就到了柳城县。那时已经是晚上7:07分。 我们开车绕了小县城两圈,先找到好住的,之后找好吃的。这天是国庆节,我们点了当地名菜啤酒鸭,并举杯庆祝我们的共和国诞辰56周年,当然更重要的是庆祝我们一行九人有缘走到了一起,庆祝我们按原计划顺利完成第一天的行程。 作客柳州县,我住了一间“总统套间”,客房超过20平方,一米五宽的大床,六平方的卫生间,空调、电视不缺,且干净舒适,才40元。第一天的开支该是全程最高的,司机除外,平均每人花费约100元。 三、感悟三江侗族风情(1) 人出门,要能熬,不能熬就该留在家里好好睡上七天。昨晚临睡前,我召集公羊和黑猫研究了一下第二天的路线,我建议次日早上7:15前收拾好个人行装,到旅店大厅集合。之后公羊和黑猫分头通知了那帮MM们。 旅店外相隔不远就有一家早餐店,豆浆、油条都有,但这里的特色早点是桂林米粉,虽然不一定正宗,可吃起来还是一样的香。集体活动总是有人要磨蹭一点的,吃完早餐起程时已经是7:45。 这天主要行程目的地是桂北三江县,由柳城到三江是209国道,路——该不会差。途中将经过融水、融安。融水有一条贝江,可以乘船游上三两个小时,江两岸同样可以领略“桂林山水”,还可以到苗寨感受苗家人待客之道。但此行,我没有安排。 柳城到三江有近200公里路程,乘大家坐车间隙,我给你们介绍一下三江。三江侗族自治县有风雨桥111座,鼓楼176座。兴建于上个世纪初期的程阳永济桥、岜团风雨桥和兴建于上个世纪40年代的马胖鼓楼,均系全木结构,未用一颗铁钉,其构造雄伟、雕刻精细,形式独特,是侗族文化和建筑艺术的完美结晶。三江是一个以侗族为主的多民族杂居县,侗族风情浓郁。具有民族特色的吊脚木楼、鼓楼群、风雨桥,加上散落在田间的水车群,组成了一幅幅亮丽的图画。 三江侗族自治县位于桂北,与湘、黔两省交界,境内河流交错,峡谷纵横,森林茂密。侗族人祖祖辈辈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演绎出独特的风情和习俗文化。侗族传统的民间活动包括芦笙踩堂和歌舞,还有斗鸟、斗牛和抢花炮。传统风味有酸鱼、酸肉和油差,他们自酿的糯米酒更是醇香百里。 上午刚好11点正,我们的车已经开进县城,我查看汽车的公里表知道,柳城与三江的实际路程是177公里。 时间还早,不如先去游览三江最具特色的侗民族建筑“程阳桥”吧。我们很快打听到了往程阳桥的去向。半个小时左右,程阳桥已经横在我们眼前。 新鲜感驱使大家首先是争先恐后地拍照,今天可是国庆黄金周的第二天呢,人太多了,我不理他们,先钻到桥墩下面看看。之后九位队友的八位都到了桥墩下,第一个要求我给照相的雨昕MM则没了踪影。15分钟后,其他人先后也都不见了,都有了取舍,各有去处。 (2) 侗族是我国南方人口较多的一个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三省毗邻的黔东南、玉屏、新晃、通道、芷江以及三江等县,基本连成一片。广西境内的侗族主要分布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境内,其余分布在融水、龙胜、融安、罗城等县分布特别是大聚居、小分散。 侗族男子以着唐装为主,头包长青帕。女子头挽发髻置于头的左前方或脑后,插头簪或银梳,戴耳环、手镯和项链;穿大襟无领滚边衣,系带扣,里挂胸襟,下围百褶裙,秒绑腿,着云勾鞋。 侗族多聚族而居。一个村寨有一个至几个大姓,大寨有五、六百户。村庄依山傍水,房屋“干栏”为主,楼下安放石碓、农具、杂物以及喂养牲畜。楼上住人,中为厅堂,两边为火塘,是炊煮和取暖的地方,两头为卧室,三楼为卧室和粮仓。 鼓楼是侗族一村寨或一族姓的椟志,也是中心。风雨桥是侗寨外面为过河而建筑的桥梁,造型别致。凉亭、石板道、寨门、水井亭、“干栏”、鼓楼、风雨桥等,构成了侗族村寨的特色。三江程阳风雨桥被誉为世界四大历史名桥之一。看过程阳桥之后,已经是中午12:35,我们一行九人转回县城吃饭,随后游览坐落在县城里的马胖鼓楼。 我们的车往返程阳桥均经过一条浔江河。浔江在三江县东部称古宜河,主流河段74公里,由四甲河、林溪河、洞雷河、八江河等支流汇入,浔江由东至西穿过县城再往西南方向延伸与南北向的融江相连。 今年的国庆黄金周,正值三江县举办“多耶程阳桥”第三届旅游节,我们看到浔江上正举办龙舟大赛。10月3日,这里还将有一系列侗族风俗风情文化活动,包括芦笙踩堂、打南瓜战、捶糍耙、众人撒网、百家宴、琵琶歌表演、情歌对唱等等,这些你们都领略过吗?现在我们有运气将可在一天内就能感受到,这在以往一年内也看不到的风俗文化。 但我说了你们也不信:下午4:00看完鼓楼之后,来自霞山的阿美说这里没什么好看的,提出现在就赶往下一目的地龙胜。之后,一路老唠叨不看农村小景而要看国际名胜大景的雨昕,和我还弄不懂爱好取向的阮杰即刻附和起来,接着,玩摄影的黑猫也坚决加入了“造反”行列。 九个人里面,这四人“造反”闹得特别“凶”,剩下的蛐蛐、蓝莓和小玮就说“去、留都可以。”,这样,她们也就等于放弃表决权了。之后,我把要留在三江的唯一希望寄托在副队长公羊身上,但他也被那四个“造反派”的凶悍吓破了胆,说:“随便吧!”。没有一个人支持我,我也就霸道不得了,只好改变原计划,不在三江过夜,即刻往龙胜。 忘了是谁,他说现在赶到龙胜上山还可以拍到梯田日落。我在心里笑他:他一定不知道龙胜在哪?梯田在哪?可以想当然。三江到龙胜至少需要一个半到两个小时,之后上山至少需要一个小时。已经是下午4点,如何还能由三江赶到龙胜梯田去拍日落?只能是浪费了这半天,既看不了三江也拍不了梯田日落。 这是我此行最遗憾的地方,多可惜呀。在三江留一天的话,我一定能把侗族“打南瓜战”、“芦笙踩堂”、“众人撒网”的精彩镜头展示给大家。现在,我只能说抱歉了。下次我再组队,将换一些对少数民族风情感兴趣的队员参加,就不会出现“造反”了。舍弃了三江,就等于舍弃了《金秋“风情、田园、山水”之旅》中的“风情”了,所以我连题目都不敢提“风情”。 四、遗憾的龙胜之行(1) 我每做一份自助游旅行策划,事先都查看大量资料,包括路程、线路、路况和景点等诸多的相关资料,虽然是纸上谈兵,但出入不会太大。《策划》说第一天夜宿柳城县,就一定有我的道理。假如当天真能赶到三江过夜,那我这份《策划》第一天行程的误差就等于是180公里,那我的错误就太大了。我——不至于吧。 三江到龙胜相距不超过90公里,但路况不好,且都是山路,所以跑两个小时是正常的。结果全在我的意料之中,我们抵达龙胜的时候,已经是下午6:39,我早就做好“坚决反对”的打算,但现在不必了,因为看来不会有人提出“摸黑”上山了。自助游一类是自由组合、自愿参加的,作为队长、领队,我无须对队员负责,队员也无须对我负责,但我却有义务对整个行程、对行车安全行使监督权。 龙胜到了,那就找地方住下吧?好好休息,甚至第二天还可以赖在床上睡上整整一个上午,因为龙胜的“主角”是梯田,而梯田是午饭之后才上山的,这是我坚持要留在三江感受侗族风情的原因。这样,我们宝贵的七天行程里,将“空置”了10月3日上午的时间。这是自以为是“造反”带来的结果。 当天晚上,队员问我第二天如何安排,我说整个上午都没事,可以睡觉和自由活动,雨昕说:“那我们明天上午就去看梯田嘛。”她根本就不知道,欣赏龙胜梯田,主要是一早一晚,日落日出,难道上午就上山等日落不成?至少这里半数的队员是不会有这样耐心的,我担心上午上去,不到两个小时就会有人喊着下山了。 次日上午,没有人愿意为浪费一个上午时间负责,所以都说随便走走吧。除了梯田,那龙胜还有什么好去处呢?那就是银水侗寨、金竹壮寨和白面瑶寨了。 银水侗寨座落在龙胜城西1.5公里的勒黄小三峡之中,与勒黄水电站库区铧嘴相连,总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是个集桥、亭、廊三位一体的独具风格的风雨桥。银水侗寨所处地貌为沟谷,伸展的山麓笔直陡峭,曲径幽洞,山势峻拔,其沟迭岩有致瀑布飞流直下,远望似银链,故称为“银水侗寨”。此地曾是个古老的侗寨,早在唐宋年间,侗人吴氏家族迁入龙胜,首次在此开山落寨,但现在这里少了一些原始的风情味,多了一些人为的旅游味。 上午8:40,我们已经在银水侗寨外。看过侗寨的队员还是找不到感觉,看来大家也没有兴趣跑16公里外的金竹壮寨和更远的白面瑶寨了。上午9:50,我们还打听到另一个景点“龙胜温泉”。反正午饭前我们无所事事,于是,跟着感觉走。 跑了一个小时的路,也还没有龙胜温泉的影子。再跑下去,我担心今天的龙胜梯田也去不成了,于是随便停车下浔江河玩一玩。蛐蛐、阿美、黑猫、公羊等六人连鞋也不要了,好好下河摸了一回鱼。上午11:35,我们一行九人终于把10月3日这个上午消磨掉了,开始打道回府。 (2) 正午12:00,我们就开始午饭,但这时我的心已经在龙脊梯田上。我们一行九人都没有上过龙胜梯田,我策划是在山顶过夜,想象中,那一定会有农家客栈。我也已经做好了没有客栈的准备,假如客栈离拍日出的最佳位置距离太远,我就打算原地搭帐篷露营,而让女同胞去住客栈,假如距离近,那就都住客栈。 当然,我们必须先做最坏的打算。12:40,我们开始采购一些食品和水果,包括饮料河一箱啤酒。假如山上没有客栈,这些就有可能变成我们的晚餐了。大概中午一点吧,我们就往龙脊梯田景区进发了。 龙脊梯田是龙胜县和平乡龙脊村以及平安村梯田的统称,距龙胜县城27公里。龙脊梯田之所以出名,其实只是因为它最早被外人知道。论气势,是有那么一点,但南国山区处处有梯田,特别是云南,梯田随处可见。2003年10月我率“摩托车西南边疆万里行”探险团队,在云南整个行程沿途之所见,在它之上的并不少见。 前者是“城里的千斤”,有好听的名字和华丽的衣裳;后者是“乡下的闺女”,只有乳名和粗布衣,这就是区别。我是先认识后者,今天来见识见识前者。 到梯田的27公里路程相当于120公里的高速公路,因为花的时间是一样的。来之前曾有人告诉我:龙胜梯田分为龙脊梯田和大寨梯田,且均在不同地方。事先在网上搜寻资料,想确认究竟需要多少时间,才能把大寨和龙脊两景点均顾及到,但实在查看不到有帮助的资料。 走在龙胜,所有指示梯田的路标,均只指向“龙脊”,而没有“大寨”。下午2:25,我们终于弄明白了,原来龙胜梯田景区统称为“龙脊梯田”,是一张门票进去的两个村寨。顺着景区的路前行约800米,左为去“龙脊”,右为去“大寨”,分别隶属于平安壮族村寨和金坑红瑶族村寨。 平安壮寨的龙脊梯田有“七星伴月”与“九龙五虎”两大著名景观,后者其夕阳下的梯田如龙的被脊一样,造型秀美。金坑红瑶族的梯田有“大界千层天梯”、“西山韶乐”与“金佛顶”三大景观,其以磅礴的气势扬名。 但所描写的,我们都没有感受到,这就是“龙胜之行”的“遗憾”之处!别怀疑“秀美”与“气势”,别人笔下的描写并没失实,遗憾之处是我们选了一个错误的季节和暗淡的光日。金黄的稻穗早在几天前,就已经被收割,时下的梯田如分娩后的妇人,该是外人不便打扰的日子,而这天又是昏沉沉的厚云遮日天气。好在梯田已经不象样子,所以天气不好也没了关系。 往金坑大寨的路十分难走,所以大部分人都到平安壮寨。从分叉路口算起,15公里路程几乎耗时60分钟。一行九人,动作快慢不一,守时不守时的人都有,听指挥与不太听指挥的人共存,所以上山也还要耗时60分钟。 大寨大景有三,为拍日出,我们上的是金佛顶。下午5:45,我们已经在海拔1000米登高望远。 (3) 站在“金佛顶”上远看一片片的梯田,确实很有气势,但水稻基本上已经收割,少了一些色彩,少了一些美感。在黑猫和阮杰眼里,可能还会打上50分,在蛐蛐、阿美、蓝莓眼里,景色的好与不好问题不大,重要的是心情。 对于雨昕来说,这是三天来见过的最满意的景区。她感触到:我们顺着石板阶梯一级一级走上来都如此吃力,农民们把一担担的秧苗扛上来播种……再把收割来的一筐筐稻谷担下去,这一上一下由插秧到收成,要留多少汗水?该付出多么艰辛! 唐代诗人李绅的感叹:“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如今连小学生都知道,但依然有人不珍惜粮食。插曲:一天午饭时,我们其中一位队友曾在自己亲手舀的满满一碗饭中,仅仅吃上一口,就一勺两勺三勺……把白花花的饭粒象是在玩耍一般,当着另八名队友,慢慢地、有节奏地舀在餐桌上;之后他尝了一小口,又继续一勺、二勺、三勺……这时,我们全体八名队又都停下夹菜的手、停下吃东西的嘴,一致睁大眼睛看着他。他只轻描淡写地甩出一句:“不好吃”。 如今,浪费感情可以,浪费表情也可以,甚至什么都可以浪费,惟独粮食和资源不能浪费。 我们一行九人山前山后转了两圈之后,天就黑了。金佛顶只有一家农家客栈,且是瑶族人家,又是山上,晚饭没有山珍海味,但茶饭还真香。这家客栈不算小,但当天有两个团体预定了客房,能给我们剩下的就只有一间“大房”。 还真巧,这天晚上停电。享受过烛光晚餐之后,东家给我们在户外燃起了篝火。入夜,另两团体的游客也都出来参加篝火晚会,东家先生给大家清唱了瑶族民歌,东家小姑娘则跳起瑶族舞,之后我们一行九人与另一团队以轮流出节目的形式热闹了一会儿,但终因缺乏生气而提前结束。 晚上10:30,我们自己的节目才开始。重新回到大房,点上蜡烛,开始五个人以“剪刀、石头、布”来奖罚灌扛上山来的那一箱啤酒。我在忙于把白天拍的数码相片拷贝进带来的笔记本电脑里,之后让大家解了眼馋。 “剪刀、石头、布”最后发展到八人参加,不能喝啤酒的则以饮料替代,公羊还泡上了一壶好茶,是我让他自带的云南普洱茶。八人一轮抓一个,输一次喝三分之一杯,一边“奖罚”一边聊天,直到凌晨两点才消耗完一箱酒。到接近结束,我才输了一次,结果“执行官”阿美非要我喝完一杯不可。 你们一定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床——2米长8米宽,由于没有多余的房间,这天晚上我不得不很幸福地跟五位女同胞同床。不过,跟她们同床的还有黑猫、公羊和阮杰。全体九人在客栈一楼大厅打地铺。 瑶族民居建筑均是全木结构,地板也是木的,很干净,且都铺有褥子。“剪刀、石头、布”结束前,我们有位男士曾提议用抽签决定九人大床的排位,结果有一位帅哥早早就躺下占了一个“最佳”床位。 没想到“弱肉强食”在这个角落也还有效,我们另三个拳头小一点的就只好被排挤在远离女同胞的位置了。后来我听说:这个夜晚,有人睡不着。 (4) 这一夜,睡在“三八线”的自然自找苦吃,说“一夜未眠”可能夸张了一点,但也八九不离十。还有另一个因素,就是这栋房子。 楼上住了一伙中老年摄影发烧友,太阳还在美国的天空上挂着,他们就开始准备出门拍日出了,于是这栋全木结构的瑶族民房,从凌晨4点多开始,噪音污染就不绝于耳。楼上10间房子,二三十人你进我出、我出你进,一直折腾到将近天亮。 我倒没关系,因为这一夜,高质量的熟睡我至少算有那么两三个小时,所以那叫“精神”的东西已经“饱”了,“满”了。终于安静下来的时候,已经是清晨5:20,我起来了,没叫醒任何人,带上摄影器材独自上山。 出了门左右两边都有往山顶的石梯,且已经不太高,约三四十个阶梯就能到达山顶。今年五月几乎进了罗布泊的我,爬上山顶自然没什么问题。这时天已经蒙蒙,无须头灯。室外气温估计在16℃-18℃之间,我穿一件长袖衬衣,外加一件摄影背心,感觉已经够了,因为人在活动中。 云层很厚,看架势是拍不成日出的了。日出前后,野外的潮气很重,我把设备放进摄影包里盖好,之后独自坐在田埂发愣。约过了四十分钟左右,阮杰也上来了。 一老太太挑了煮熟的鸡蛋和热腾腾的粽子上来卖,一游客拦住她讲价。鸡蛋和粽子都是一块钱一个,跟湛江街边的滩挡一样,挑爬这么高也才买一块钱,那大男人游客还真好意思讲价?我看不起他。我和阮杰鸡蛋与粽子每人各一个,在田间吃了起来,农家鸡蛋很香,粽子更香,那六个赖床的懒人肯定是吃不上的了。 又过了半小时,黑猫、公羊、蛐蛐都上来了。 上午7:20,人都齐了,天也已经大亮,只是没见太阳露脸。我们在山顶上转了一圈,发现这里还有人家,房子很简陋,是专供赏日出和摄影的游客住宿用的。这个景区名曰“金佛顶”,假如遇到有漂亮的日出,登高望远——那一定很美。 远远看去,山腰、山脚都有人家,坐落在层层的梯田间。田里的稻谷已经被割得七零八落,太阳也出不来,想拍出好作品来,以我的水平是做不到了。我开始给所有想拍照的队友拍“到此一游”,也用自拍合影了几张。 上午8:30,我看大家玩得也差不多了,再等下去,即使太阳出来也一定老高了,对于摄影来说,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于是我对大家说:“回去收拾东西,下山往下一个目的地资源。”我告别东家的最后一句话是:“这是我的名片,下雪的时候打电话给我,我赶来赏龙胜梯田的雪景。” 五、旅行者的心态 回到龙脊梯田大门外,已经是上午10:25。这里摆了一少如罗汉果、白果、木耳、蘑菇和菌类山珍,我没征求大家意见就对黑猫说:“在这里停车10分钟,给大家买一点土特产。”小玮接话:“旅游区的东西很贵的。” 我顶了一句:“贵?又没叫你买上十几二十斤,你一辈子也难来两次,让人家多赚两块钱你穷不了。”之后,我转身对大家说:“愿意‘扶贫’的就去逛一逛,不愿意的就进厕所吧!”停好车,阮杰很快就没了踪影,而蓝莓、蛐蛐、公羊也逛去了。 已经超时,回来的却只有黑猫和我。我们下午的行程就是往资源县,而资源离龙胜也不过是110公里左右,所以我示意黑猫不要催他们,让他们多逛一会儿,反正我们都要午饭后再往资源。 这里有很漂亮的松子卖,30元500克,我不知道贵还是便宜,但无论贵还是便宜,我只买一两斤,即使比湛江贵三分之一,卖家也不过是多赚了我20元,他不会因此变富,我也不会因此变穷。 买东西的心态跟旅游是一样的。当你看中一件东西很想要,而价钱又在你的承受能力范围内,那就买吧?别时刻把老家的价格表揣在怀里,谁不知道湛江的花生油比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矿泉水便宜呢。 又过了15分钟,队友都回来了,除了阿美、阮杰和黑猫,其他人手里都拎了东西。回到龙胜县城已过了12点,午饭后是下午1:22,我们告别龙胜往资源。 夜里没睡好,早上又没懒觉睡,加上午饭后的胃液作用,此时每人都开始昏昏欲睡了。都睡了,我反而不敢睡,我要盯着司机、盯着路。 这是第四天,从三江到龙胜,一行九人再也没有队友把一路的景点与中国的长城、法国的埃菲尔铁塔相比了。这是一个进步,或许是桂北的田园已经把她们的菱角磨平。总有一些人,对旅行是又“爱”又“恨”。爱在喜欢“跑”,只要有人说好,无论是“古城”还是“原始村庄”,听信三句广告就参团,可每次回来都后悔。 早些年曾有一摄影发烧友想去创作,要我安排一个五天游。我约他去拍民俗,带他到湖南与贵州交界一个叫德夯的苗寨,那里苗家风俗文化浓郁,全木结构的吊脚楼倚山林立,苗寨村落上下小道是踏踩得光溜溜的石板阶梯。每天清晨,那“日出而作”的景象令人想象到千百年来,中国传统农业与农夫辛勤。抵达那里的次日,我鸡叫三巡就起床置身村寨,去感受苗寨的早晨。
|
转自:http://ingeng.bokee.com/viewdiary.10372211.html45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