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清新太和古洞留题

[游记]清新太和古洞留题

2008-06-27    sina.com.cn

清新县太和古洞,一个已历150年的道藏之地,数番风雨,数度人为的破坏与损毁,依旧如沐浴逸出的精灵;依旧如绿涛回响的仙风;依旧如山溪涧道行走的精神镬烁的道者,带着一些沧桑,带着一些傲气,带着一些永远让人触摸不透的玄机,散发着一股幽幽的魅力......
站在太和古洞大门口,新建的大牌坊颇显规模而吸引视野。牌坊以灰、白二色为主色调,把古韵和现代感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与大道两旁青翠挺拔的树木,远处湛蓝、巍峨的山形成默契,柔和共处。未曾入门,先睹一景。
牌坊上“太和古洞”四个大字笔力雄健,丰姿圆润,显然是出自名家之手。近看,果然是清末榜眼、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朱汝珍之字。民国九年(1920年),太和古洞发生一场山火,将山下所有殿宇悉数烧毁。次年,清城的绅商士庶集资重建,陆续复原。竣工时,清末光绪甲辰恩科考试、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榜眼”朱汝珍(清远人)赠送了长联:“劫火昔曾经,谁知玉宇琼楼,依旧神仙居福地;洞中堪小隐,记得清溪红树,此间风物似桃源。”且亲笔题书“太和古洞”四字,刻于洞门牌坊上。今新牌坊的题字是朱汝珍真迹的拓印。
透过牌坊内笔直的大道,便远远看见黄色的琉璃大门前停车场上停满了车体宽大的旅游大巴和各式名样的小轿车及俗称“黄的”的小面包车。双休日的太和古洞一年四季游人如鲫。进入大门不远,是碰碰车、过山车等游乐设施,天然山水泳池,再加上左近的欧陆式烧烤场,一同构成太和古洞的动态景观。在四下里众山环绕之下更显悠闲和情趣,游人晃晃悠悠,或行或立,或三五扎堆据亭闲话,或一家老少、知已朋友畅泳碧池,一切的闲杂喧哗在蓝天浮云、湖光山色之间显得宁静、恬然。
绕过泳池走上山道,沿溪而行,山色渐浓。山溪流水淙淙,嶙峋山石,沿溪形成无数碧潭,深浅不一,大小各异,潭底石砾随清流漾动,清澈怡人。不时有游人脱去鞋袜到溪里山石间安然而坐,让双脚伸入凉浸浸的山涧流水,濯却心间烦杂,静享片刻安详。
一路沿溪曲折而上,两边山岩竞先探出峭壁以待游人,峭壁上杂草荆棘横陈散乱,期间略有平坦的地方,被镌刻上无数题字。楷、草、棣,皆为清末以来文人骚客踏访太和古洞的感发之词。如“武陵谷”、“洞天一品”、“欲涤无尘”、“护世名山”等等,数不胜数。据说,经过历次山洪暴发,溪谷渐渐变浅,无数刻在溪石间的文人墨迹已被泥沙碎石埋藏,久不见天日。这些充满性灵、诗情的石刻,无疑具有一定的艺术韵味和考古研究、旅游观赏的价值。但沿途而上,遇上的游客却未驻足流连,揣摹观赏,匆匆一眼掠过,或根本没有引起注意,带队的导游也未给予相关的指向和解说,这未免有所遗憾,却也成为太和古洞挖掘自身文化底蕴,创文化品牌的契机和方向。
从这些清末民初为主要时间段留下的石刻,可以窥见道教的“杂学”精神。道教源自于老子的道家,在经历了漫长的文化历史的变迁后,道教已经趋向博采儒、释、道、法等众家之说的世俗境界。“太和”与“玄”之道,成为了道教的文化核心。所谓“太和”者,乃天地混然一体也,四方和谐也,阴阳平衡也……“玄”者乃运动也,规律也。从太和古洞遍布的大小石刻中,当可感悟一份人们追求的“明性、明心、明思、明情、明哲、明悟”等“七情六欲”之智慧的感悟。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552259010007w6.html75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