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徒步西江古栈道(羚羊峡)

[游记]徒步西江古栈道(羚羊峡)

2008-03-16    fb-china.com

徒步西江古栈道(羚羊峡)

西江自古以来是交通要道,航运常年无阻。其支流众多,广东西部、广西绝大部分和云贵部分所产货物,均可通过郁江、柳江、桂江、贺江、南江(罗定江)、新江等支流,经肇庆而达佛山和广州再通海外。肇庆已有两千年历史,是远古岭南土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肇庆曾五次成为岭南或大西南的军事指挥中心。1564年至1746年,两广总督府便设在这里达182年。

船艇难过羚羊峡

西江肇庆段有三峡——三榕峡、大鼎峡和羚羊峡。羚羊峡位于肇庆城区东南部,在三峡之中,山最高水最深峡最长,最为雄伟壮观。它由羚羊山和烂柯山夹西江而成。烂柯山主峰烂柯顶海拔904米,峰峦叠嶂,怪石嶙峋。羚羊山主峰龙门顶高615米,山高坡陡,紧逼江岸。峡谷绵亘7.5公里,河道窄、河床深,两岸陡坡险峻,肇庆城区附近江面宽过千米,而进入峡内河道宽才330米,最窄处仅200米,水流湍急。旧时,由于无机动牵引的水上运输工具,东下的船艇还可顺流直放,西上的船只就要靠撑篙摇橹、架桨扬帆,而更多的时候要由纤工拉纤。

栈道始建于明代

据史载,明代以前,羚羊峡纤道断断续续,行走不便。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高要知县陆驹从此经过,体会到纤工苦况,遂开始在羚羊峡北岸修筑桥梁,以便利行人和纤工。到明万历十年(1582年)才凿石开路,称为“峡山旱路”,明万历三十九年,高要县人陈一龙集资重修,并筑桥13座,峡路才算真正成通途,这就是西江古栈道的雏形。清嘉庆二年(1799年),高要县知县裴盛清再加以修理,筑桥19座,这就是“裴公十九桥”,使栈道更为完整。

栈道藏身峭壁中惊见裴公十九桥

从上游甫入峡口,刚才还是宽过千米的江面,此时收束在二三百米之间,江水顿时加快了流速,两岸峭壁夹峙,与原先一马平川的江岸形成鲜明对比。

如果没有人指引,还真不知道离江面数十米高的峭壁中隐藏着一条杂草丛生的羊肠小道,这便是古栈道的入口。,长达7.5公里的羚羊峡,唯有这段二三百米的小路是最完整的栈道。小路宽仅容一人行走,左边是绝壁,右边是悬崖,稍不留神,就会失足跌落几十米深的江边乱石滩中。路面是泥土路,有许多是腐质土,估计是落叶形成。有些路段石壁突出,难以凿山开路,于是用石块从下往上堆垒筑成。

一条小溪从羚羊山中流出汇入西江,蓦然间,发现前面有座断桥———桥面早已不知去向,只剩两边用条块石垒砌而成的桥墩。墩高足有四五米,两墩之间也有五六米宽,墩头长满棘刺,四周是一人多高的茅草。这就是古籍记载的“裴公十九桥”之一了。

大约是在峡谷的中段,找到一块古石碑。古碑面江而立,碑文上记述了当年修筑栈道时大家捐资的情况,再次确证了“峡山旱路”的历史。据说,当年此地建有一亭,还有茶水卖,供行人纤夫歇脚。不过,我们在周围无法寻觅到古亭的半砖片瓦了,倒是在路下方,发现十多级已坍塌的延伸到江边的石阶梯,不知这是否当年的码头?

再行前,转过山坳,赫然发现一块长宽约10米的摩崖石刻,上面刻着“江上清风”、“山川秀美”几个大字,分别题于清道光和康熙年间。中部竖排的“裴公十九桥”则刻于清嘉庆二年,落款印章足有脸盆大。

纤绳岩上留磨痕沿江岩石见黑洞

在石刻附近的小路转角处,有一整块突出的岩石,上面有几十道水平状平滑纤痕,有些深达3厘米。刘先生说:“应是当年纤夫拉纤时,纤绳在岩石上磨出的痕迹。”观察发现,西江在此略有转弯,纤工拉的纤绳却是不能转弯的,天长日久,转角岩石上便留下绳勒的深痕,可见当时纤工劳作之艰辛。

下到江边,但见沿岸露出江面的岩石有许多呈蜂窝状的黑洞眼,宽四五厘米不等。原来,这又是船工们留下的“杰作”———逆水行舟时不仅要纤夫牵拉,还需要船上船工用撑蒿顶开船,以免船撞岸石。黑洞眼正是包着铁套的撑蒿头反复在岩石上戳出的。在峡口,我们见到一个近代修建的炮台。据说,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占领肇庆后,曾在羚羊峡口修筑了炮台,封锁栈道,纤夫无法拉纤,船只就无法通行,以扼守西江。
可惜以上我们只见到其中的一部份,好可惜

转自:http://www.fb-china.com/viewthread.php?tid=375&extra=page%3D3439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