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穿越乳源大峡谷之攻略篇 |
[游记]穿越乳源大峡谷之攻略篇 |
2007-07-24 57ff.com |
主题: 广东乳源大峡谷徒步穿越 难度: 挑战++ 综合性项目: 适合拉练,需爬山、涉水、攀岩、丛林穿越、野外生存 人员数目:建议为10人左右,人数太多行进速度太慢,突发事件较多难以控制行程。 人员要求:至少参加过两次标准级以上活动,要求会水,相互之间互相了解。 装备提示(蓝色斜体字为以前老余总结): 绳:50米主绳基本没用,以后可以不用带; 带30米辅绳、快挂、主锁即可。(从我们此行的经验来看,还是有必要携带两根,主要是用在连续攀岩和在水中来回运送背包所用。) 对讲机:基本没用,峡谷里屏蔽大,很多地方没信号;(虽然通话距离不远,但建议还是带上,探路时和对河喊话时有用,雨水多的时候去溪水声音很大,很短的距离也听不清对方喊话,丛林中声音吸收也很大,拐个弯就听不到也看不到了,电池要备足,防水要做好) 帐篷:带多了,峡谷里地方小,可供露营的地方扎不下几顶帐篷,尽量2-3个人一顶,队伍的人数小于10人最佳;(不要太FB了,能挤在一起就挤在一起,扎营的地方不多) 防水袋:没有考虑周全,背包内物品做了防水处理,背包却不防水,下次要带上能把整个背包放进去的密封性能优良的大防水袋才行; (为便于快速渡河,需做好防水准备,如有摄材更要注意) 头盔:忘带了,漂流的时候最好带上,有些地方水流急,会撞到岩石上; 橡皮筏:涉水和漂流时起了巨大的作用,最好是橡皮舟(如果能买到或租到最好,能省很多事,我们此行带了几个充气游泳圈,能给深水游泳提供保护,也能安全运送背包,但效率太低风险大,建议带轻便打气筒,用嘴吹太慢太费力); 炉具:这次气带少了。跋山涉水一天后,多么想喝点热水,吃点热的东西呀; 睡袋:一定要带,晚上峡谷里很冷(谷内气温低,要多带一点衣物,建议带防水防风夹克,休息时有必要); 雨衣:不用带了,反正一路上要不停地趟过齐腰深的水。 头灯或手电:一定要带够充足的电池和备用灯泡,如果一旦天黑就只能靠它了,营火要在扎好营地且有好天气找到干木柴才可生起来!由于意外未找到营地或需赶路的情况下是非常必需的. 防滑军胶:登山鞋在岩石上很滑,极易摔跤,更换也不方便,带个军胶或许就可满足要求,从实际来看,厚底的沙滩凉鞋防滑和减震效果要好于军胶,但不适合丛林穿越,建议两者都携带 防滑手套:如果你不想让你的手受太多伤痕并且又安全的话,强烈建议你携带 急救药箱:这是常玩户外必须的,其中蛇药必不可少! 攻略:事先准备并且详细研究攻略,并打印带在身边,这在暂时找不到路或彷徨时能给你提供极大的提示,事先看攻略并没有太多的理解,在现场就会有更深的体会了。这次犯的错误是忘了带前人留下的宝贵资料,导致白白浪费了一些精力和时间,徒增焦虑和风险 其他:常备的户外用品 具体路线: 深圳至乳源 从深圳出发到达大峡谷有两条路,其一是经乳源至大布至大峡谷,另一条路是经英德到波罗至石牯塘镇至大峡谷。可以乘坐火车和长途汽车前往,交通比较方便.从节省时间出发,一般选择包车前往. 因今年4月初京珠高速乳源段已通车,所以选择此条线路,时间是最省的,过路费是要多掏一点的. 先经广深高速至广州北二环(约100Km/1Hour), 上105国道(约20Km/15Min,)往从化方向,至钟落谭(约10Km/15Min,其间有一收费站)掉头上京珠高速,到乳源县出口(约200Km/2hour),再走4Km达到乳源县城. 我们此行是两拨人员(其中一组是FB组,前往大峡谷/泡温泉/云门寺/石空坑/南岭公园/通天萝路线)约周五晚9:50 在同乐关外集合, 但在广深至京珠的路上走错出口,走了一段国道,多花了约1小时.结果晚上3点才到达乳源县城.在县政府招待所入住. 乳源至大布 从乳源至大布(约60Km/2Hour),多为盘山公路,柏油路面,路面尚可,但多急弯陡坡,建议白天行车. 在乳源县城,按照驴子的标准可以很方便的找到住宿的地方,也可很方便的买到军胶和雨衣,价格也比深圳便宜! 我们早上约8:30才起程,约11点达到大布(其间因急转弯太多大家有些头晕休息了一会儿) 。 大布至大峡谷 4KM. ,可以开车直接前往景区买门票进入,也可在大布找人带入景区逃掉门票,但要多徒步约1小时多的路程. 我们合计了一下,还是不省这点门票,支援一下山区人民! 在大布加油(原始的加油站)后,约11点20达到景区门口,在这里进一步详细了解谷内情况,安排车辆.约12点进入景区,开始穿越. 下大峡谷 从景区下去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先走一段平路从“天梯”下,有缆车,但象我等驴子们不会坐的!另一种是从峡谷起点下降,路很陡并且狭窄难走,但你可以从不同的高度欣赏瀑布,因平时水基本上送去发电了瀑布显得瘦弱缥缈,但仍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概! 我们选择后面这条路线。背负约20Kg的重量下坡还真让人有些腿发软。 下山的路多潮湿,小心易滑。 第一个水电站 经过约一小时(路上有拍照和重整装备)的谷底起降,来到了第一个水电站。不要以为水电站象电视上看得那样很巨大,其实峡谷内的几个水电站装机容量都比较小,只有数百千瓦至两千千瓦的功率容量。 所谓的“天梯”就在这里,实际上是沿着两个巨大发电引水钢管旁的石台阶,笔直上去,旁边有斜拉的缆车。这里需要穿过水电站的一个铁门继续往下走,估计因为下面还有对游客开放的景点,所有这个铁门没有上锁。 穿过电站,是一段约200米长的引水渠,接下来就可以看到第二个水电站了。 我们约下午1点到达该水电站。 拉索木桥 从第二个水电站的左侧下去,是两条峡谷汇合的地方,有一拉索木桥,来回晃动,木板多数情况下是湿的非常滑。从木桥的左边过去是前往另一景区小峡谷的,这部分据说风景不错,有瀑布群,是面对正式游人开放的,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并未前往,穿越峡谷则是往右上山的一条小径,上升几米后往右沿着大峡谷穿行。 这是第一段比较困难的地方,其实有小路,只要小心路不滑即可。 暴走引水渠 从拉索木桥开始前进约500米,达到第三个水电站,快到时需经过一小段的攀岩,然后从这个水电站的下方登上长长的引水渠。接下来的引水渠约有5公里长,路很平,在这里可找到一段暴走的感觉,这段路风景不错,越走离谷底越高,有恐高症的人要小心。 引水渠的堤是水泥的,要当心有青苔的路面有水时会较滑! 约下午2:30到达水渠尽头,修整补充能量约半个小时。 |
转自:http://www.57ff.com/huwaizixun/huwaizhongxin/lvxinggonglue/2007-06-09/vafox2013546411813663547114.html31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