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通天箩游记驴友游记,游记,游记搜索,搜索游记 |
[游记]通天箩游记驴友游记,游记,游记搜索,搜索游记 |
2007-07-02 luker.cn |
广东第一奇观---通天箩 现在媒体对于天坑的报道已多起来,一会儿在四川发现一个,一会儿在广西发现一个,都是近年才发现的,其实我们广东很多年前就已发现啦,那就是乳源的“通天箩”。 我多年前在一本介绍广东旅游资源的旧书上见到这通天箩的一张素描画,一个极小的人站在一个大地洞口上向下探看,当时我看了画就想,这画也太夸张了吧,哪有这么大的地洞,一定是比例没画准,但今天我亲身来到洞口时才觉得那画还把人画大了,如果按比例画就根本看不到那个人了。不管怎样,当时看了画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我一定要亲自去见识见识这个大地洞。10年后的今天,我终于实现了梦想,真不容易啊,多次擦肩而过,而这次也是拚命挤时间才能成行,如果不是当年那一幅画给我留下了极深的映象,这次我也不会在安排行程的那样力排众议一定要到这里来的。 我们把在南岭国家森林公园的游览时间给压缩出一下午,专程赶往通天箩。通往那里的路现在已修好,相当好走,水泥路平整白净,路标也非常清楚,总共11公里。穿过了无数村子,我们一路看着车上的公里计数,两眼向路边颇颇搜寻,这一片全是石灰石地貌,许多地方颇象云南石林的外围景象,田亩里钻出无数嶙峋的怪岩,密布在田间,让农民只能在岩石的缝隙中刨出小块的泥土地种下庄稼,有些石块还呈现黑灰色,显得一幅狰狞的模样。在许多地方可以看到雏形的天坑,有很明显的圆形陷落,但只因为深度不够,引不起注意,反而因为坑底积了泥土而都让当地的农民种上了庄稼,形成一片片圆形的田块。 最后通天箩终于要到了,但它出现的时候有点突然,因为一路看到这么好的指示牌,以为已是一个很成形的景点,没想到却在一个荒坡地里看到一行写在墙上的歪歪扭扭的字,说这里就是通天箩,我还以为是有人恶作剧搞出来的呢,没想到真的到了。 墙旁没见任何游客,也没有旅游车,也没有停车场,一伙农民正在不远的地方装载一辆大卡车,怎么看怎么不象个旅游点,就把我们的摩托车停在这里实在太不放心了,说不定等我们一走那帮人就会把摩托抬上那辆大卡车然后走得无影无踪,那可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环视周围,只有一条全是碎石的小破路通向箭头所指的方向,好在我们是摩托车,可以开上这样的小路,于是我下车,帆开着车七颠八跳地驶了过去。 一路好高的茅草啊,看来这个景点还是非常少人来的,宣传太不够了,许多广东人都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最后终于沿着那些碎石路捌进了一个院子,并有人在卖票,原来这才是通天箩这个景点的门,它离开公路较远,真是很容易错过。 买了10元/人的门票,因为没有一个游客在里面,所以现开了锁让我们进去。后来又来了几个当地的中学生,想磨不给门票,被守门人一口回绝,但是后来却见到两个当地小孩从铁丝网的破洞钻进来,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一进门就已看见了那张奇异地向天张天的大嘴,我们跳着叫着冲到它跟前,扒在洞口边的铁栏杆上向下望去,真大啊,真深啊,真奇异啊!真不愧“广东第一奇观”之称!这平地上怎么就会出现这样一个直上直下的大洞呢,它当初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如果是流水冲成,那冲进去的水出口在哪里呢?关于天坑的形成,众说纷纭,最多的说法是天上陨石砸下而成。 不过现在也有了新的说法,据说因为南方地区雨量充沛,在石灰岩地质区,雨水沿着岩石的裂隙渗入地下,一路溶蚀四壁,逐渐扩大,在地下形成大型的溶洞。溶洞的洞顶在重力的作用下,不断往下崩塌,直到最后洞顶完全塌陷,形成了喀斯特漏斗。但那就必须是洞底有一条地下河才对,但我们这通天箩地下的四壁实实在在象桶壁一样完整,似乎又不合这一理论了。 这通天箩整个洞穴呈倒立梯形,有100多米深,口径约70多米,底部直径约140米,似一个肚大口小的巨大谷箩,因此,当地人称“通天箩”。在箩底黑压压地长着大片原生森林,所以也被称为“地下森林”。通天箩的洞口广阔,就算是用广角镜的相机也不能一收尽之,可惜周围却没有任何高处,看来要拍全景只能靠直升飞机或热气球了,我建议通天箩的管理部门应该在旁边修一个高塔,以利于游客拍摄全景。 我们这次来只能是望洞兴叹,没法下去一试究竟,因为洞空探险可不是一般游客可以搞的旅游项目。洞穴探险兴起于十九世纪末期的欧洲,而我国的洞穴科的情况却开发得很晚,中国洞穴协会会长朱学稳教授说:“我国拥有全世界最丰富的洞穴资源,而洞穴科考探险者极少。”洞穴探险者要掌握测绘、地质、辩识各种矿物生物的知识,学会单绳升降,攀岩,游泳,潜水,救援急救等技术,还要掌握攀岩与攀登的技巧,需要系统学习一两个月才能真正上战场。洞穴探险被列为世界七大探险项目之一,会有照明失败、升降绳磨断、探险者失足、未名动植物、地下河涨水等种种危险。不过这个通天箩可算是最安全的一个初级天坑了,它里面没有地下暗河,深度也没有达到光线全无的地步,因此倒可以成为初级探险者学习的地方。 世界上著名的天坑过去一直以美国的阿里西波大漏斗号称世界第一洞,它的洞口直径是322米,深70米,而通天箩比它要深,也比它的口径小,更加神秘。不过近年来中国相继发现了几个大天坑,据说比美国的那个更厉害,可能排名情况就要改变了。 世界上为什么对天坑这么感兴趣呢?因为首先天坑是一种重要的地质现象,研究天坑可以更好地了解岩溶含水层的性质和地下河发育规律等,第二由于天坑的岩壁陡峭,外界的人和动物都很少能进入天坑,天坑就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环境,天坑里的生物就在这里生老病死,不仅几亿年前的生物化石能够保留下来,几亿年前的生物物种也可能保留下来。 象几年前就有英国和华南师大洞穴协会联合下通天箩探过险,据考证这个箩的形成有几百万年的历史,洞底有约3500平方米,在洞底棕黄色的土壤上生长有不少参天树木,植物有3个层次,针叶树和阔叶树长得又瘦又高,许多树的直径只有20厘米左右,但高度却有30多米。乔木下生长着耐荫的1米高左右的灌木丛,地表上又复盖了一层绿茵茵的草本植物,这样的地表实属难见。通天箩由于洞口比较宽阔,深度也不算太深,阳光、水分较为充足,空气有对流,树木长得枝繁叶茂,成为独特的地下植物乐园,这里的动物以蛇、虫、鼠、鸟为主,四壁有多个石英岩洞,迄今无人能入,像“通天箩”这样高度封闭式的“井底森林”在世界上并不多见,成为现代生物学家研究原始生态的宝库。 我们绕着通天箩整整走了一圈,从各个方向拍照,其中有一张正拍到那两个少年正在洞口向下探看,回来冲洗出来一看,哇!人物小得象芝麻,而洞口才不过拍到三分一,想拍出一张好好表现通天箩的照片可真不容易,看来当年那本书上采用素描画是有道理,这样人物只有芝麻大的照片印到书上人就几乎看不出来啦 [1] |
转自:http://www.luker.cn/Youji/viewyouji.asp?id=3204&page=241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