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袁枚为何看不到“阳元石”

[游记]袁枚为何看不到“阳元石”

2008-06-27    sina.com.cn

我想阳元石这块巨石,不可能60年代才被发现,因为它很显眼,高达数十米,这一带自古就不偏僻,丹霞山早在清初就成为风景名胜,引人前往。可以想象这块巨石,古人早已看到,不过,没有把它与人的生殖器官联系起来。有资料说,古人把这巨石连同后面的一块石壁称为“佛掌峰”,即把今天的“阳元石”看作是佛的大拇指而已。

这使我想起“发现”这个词的含义。何谓“发现”,我理解“发现”并不是指第一次看到某个东西,“发现”应是第一次赋予某个东西以某种意义。譬如,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中国科学家发现雅鲁藏布大峡谷等,似乎都是这个意思。

从“佛掌峰”到“马卵石”再到“阳元石”,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赋予同一块石头不同的意义,即不断地“发现”。

我很感兴趣清代的袁枚在《游丹霞记》中为什么没有提及“阳元石”。

袁枚是一位极有个性的人。他在《所好轩记》一文中公然宣称自己:“袁子好味,好色好游”,说自己“好味”、“好游”都可,但标榜自己“好色”却是够大胆直率的了。他30多岁时,就辞官归隐小苍山,建随园,纵情山水、恣意浪游。他尤其憎恶道学家,在诗中说自己“解爱长卿色,亦营陶朱财”。他认为文学应该表现男女之情欲,因此他对沈德潜《明诗别裁》不选宫体艳诗大为不满。但是这样一位反道学、不拘礼节的诗人在丹霞山游览时,却没有看到阳元石,游记中也没提到这处景观一个字。

合理的解释是,袁枚没有提到阳元石,和马可波罗没有提到长城一样,都是时代精神所致。袁枚所处的时代,不欣赏和不关注像阳元石、玉女渊这样的像性器官的景观。其实这两处景观一直就在那里存在着,它们沉默不语,它们像什么,有何意义,是否应成为风景,值不值得观赏?一切都由人来决定,由时代精神决定。袁枚的时代,程朱理学甚炽。“性”还是隐秘的、含蓄的,在公开的场合,人们还不可能肆无忌惮地谈论性,那时人们早就看到了那像生殖器的巨石,但男人看了一笑置之,女人看了赧颜而已。我想也有这种可能:当年的袁枚也看到了阳元石,只不过连他也不认为这东西是风景,不值得一提。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ba5374010007e9.html43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