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两江四湖导游(6.完)

[游记]两江四湖导游(6.完)

2008-05-22    sina.com.cn

第三景区:木龙湖景区

桂林历史上没有木龙湖,今之木龙湖所在地,元代为一片桃树林,其旁仙鹤峰上的碧霞洞内曾建有庆真阁,为道人修心炼丹之地。明代靖王后裔朱镇山在此建别墅,自号瞻鹤道人,在碧霞洞内面壁修道。

在清代为桂林著名的私家园林——环碧园,俗称板栗园、李园、仙李园。环碧园的主人为清代桂林名画家李秉绶。

为沟通内湖和漓江,形成环城水系,两江四湖工程于此开挖木龙湖,形成今日之水面;在水中建木龙塔,北岸建宋街,与宋代遗留下来的古城门东镇门遥相呼应。南岸为桂林名山叠彩山。

[木龙桥] 木龙桥为宋城公园内木龙湖上新建桥梁。桥身仿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北宋木桥设计,以力图重现北宋的风采。桥采用纯木结构,长30米,宽6米,主跨26米。桥两端分别连接着两江四湖新建的重要人文景观——宋城主题公园里的街景酒肆和木龙塔,力图再现北宋期间桂林的繁华。当你从桥上走过,转过古代的街角赴一个历史的约会时,木龙桥给你的是另一种不同的感受和领悟。

由于内湖和漓江水位高差不同,内湖水位高,漓江水位底,两江四湖工程于漓江与木龙湖相接处建木龙湖船闸,以利舟船。经木龙湖船闸进入漓江。

漓江 漓江发源于兴安、资源交界的越城岭主峰猫儿山,又称桂水、桂江、癸水。其上游建于秦代的灵渠,沟通湘江,成为古代中原通往岭南地区的重要通道,对岭南地区文化、经济的发展起过重大作用。

漓江流行在喀斯特发育最典型的地区,是桂林山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北而南穿城而过,沿江荟萃了桂林城中五座名山:虞山、叠彩山、伏波山、象鼻山、南溪山。其中,叠彩山至象鼻山属于“两江四湖”环城水系的水域范畴。古人总结的桂林八景、桂林新八景中,有三景在这一江段。它们是:

叠彩和风:因叠彩山明月峰山腹有一葫芦型穿洞,炎夏和风不息,爽气涤尘,故成一景,得此名。

东渡春澜:东渡是指桂林古城东边漓江上的浮桥。明朝正德四年,御史陈汝砺造舟五十为永济浮桥,方便两岸人民。每当春夏水涨,江水奔腾,飞涛千尺,城廓遥视,蔚为壮观,故名。其处建浮桥由来已久,宋代即有由木船相连组成的拖板桥东江桥,明清称永济桥。

訾洲烟雨:在象鼻山对岸,漓江与漓江叉河之间,有一条长长的绿洲,唐代洲上有訾姓人家居住,故名訾家洲,简称訾洲。洲为碧水环绕,洲上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幽雅清静,景色迷人,尤其是在雨雾迷蒙的季节,訾洲景物随着风吹雾移而时隐时现,时浓时淡,像一幅雅致的水墨画,元代即有訾洲烟雨的美名。訾洲最早开发于唐代,御史中丞裴行立营造訾洲,理花种木,建造亭阁,将訾洲变成一个游览胜地。谪居柳州的大文学家柳宗元应邀来游,写下传颂千古的《桂洲訾家洲亭记》,称“桂州多灵山,发地峭竖,林立四野”、“环山迥江,四出如一,夸奇竞秀,咸不相让。遍行天下者,唯是得之”。

[解放桥]解放桥地处市区漓江中段,是漓江两岸往来最重要的通道。在宋朝,这里便建有一座浮桥,以免除两岸人民往来之劳。1939年建成钢木桁架上承式桥梁,名为中正桥。1944年,日军大举进犯桂林,中正桥毁于日本侵略军野蛮的炮火轰炸中。解放后,人民政府重建此桥,并命名为解放桥,桥宽15米。这座桥梁,不仅是漓江两岸交通的要冲,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这里更是桂林主要风景区惟一的陆路交通联络线,是发展东区经济的生命线。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社会经济的发展,漓江东岸从原来以郊区农业为主的田园发展成桂林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型工业企业的集中区域。原桥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漓江两岸往来的需要。尽管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桂林市在解放桥南北相距不远处各建了一座跨江大桥,但解放桥地处市中心,是无法取代的交通要道。由于桥面狭窄,人车混行,桥面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行,经常发生拥挤堵塞现象,严重影响了市民出行和旅游者的观光行程。为适应桂林经济和旅游发展的需要,桂林地市合并后,人民政府筹集资金1.8亿元,于1999年12月15日启动桂林市解放桥重建工程。

为了将解放桥这座世纪工程建成一流的艺术精品,使其不但能展现桥梁建设的最新科技成果,承担便利两岸交通的功能,还要使其在艺术造型上能为美丽的桂林山水添彩,桂林市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集新解放桥桥梁设计方案。在中国工程院项海帆院士主持下,采用五跨空腹厢形连拱设计的新桥方案从四十多个参选方案中脱颖而出。按照这个方案建成的新解放桥,桥长为284米,桥宽为45米。桥面宽阔,结构新颖,一弧跨江,轻盈流畅,真正成为联贯城市中心区漓江两岸的交通枢纽。桥体虽是过去的三倍宽,却显得更加秀气妩媚,与环境甚为协调。

在技术上,新解放桥创造了若干项纪录:首次采用了五跨空腹式钢筋砼箱型连拱桥型。该桥型在主拱上设腹拱,形成大拱套小拱,主拱圈拱脚两侧用拱衔接、拱上建筑为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型新颖独特,为国内首创。桂林地处复杂的喀斯特地形结构,给大型建筑的施工尤其是桥梁施工带来很大困难。解放桥全桥施工的102根钻孔,灌注桩共穿过153个溶洞,其中最长的钻孔桩深入河床下64米,穿过地下8层溶洞,相当于20多层大楼高,是国内最复杂的桥梁基础之一。大量灌注的高标号水泥浆在增大了施工成本的同时,也给大桥基础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保障。大桥两岸岸跨拱底喷绘有蓝天白云图案,面积约1600平方米,美化了桥梁,也为国内首创。东岸桥梁立交路段新辟了步行街,西岸匝道设计成具有几何风格的小园林,并有地下通道相连。大桥两岸设置了绿化带、造型灯柱、300米长的喷泉水带等园林小品,其中的喷泉水带有雾状,伞状、水幕式、跳水、感应式等几乎所有喷泉形式。临水一侧的玻璃棚、水幕墙跌水等营造出优雅的氛围。桥拱下人行道旁还设有铜马群雕和亲水平台,是人们放松心情的好地方。沿着旋梯上桥,可伫立桥上观看象山水月、伏波晚棹、訾州烟雨、花桥虹影、七星伴月、独秀擎天等著名景致。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ef681b010003kf.html43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