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记:上海游之3上海洋水族馆(上) |
[游记].游记:上海游之3上海洋水族馆(上) |
2007-07-16 blognb.net |
复制TAG: 收藏 推荐 9月25日的行程由寻访LG念念不忘的同济新村老太太蛋饼摊拉开帷幕。那是当年设在与同济校门隔着四平路相对的彰武路口,由一位老太太或其两个儿子打理的一家蛋饼摊,说起来LG就是因此而热爱上蛋饼的。我那时也揩油过不少回,对他家恰到好处的火候把握、美味醇郁的自制抹酱印象很深,但据光顾更多的LG说,最难得的还是老太太的慷慨大方,抹酱不消说必定厚厚布满饼面,令入口的每一部分都是同样的浓香四溢,甚至有时见蛋小,会主动加一个作补偿。离开同济回到宁波这么些年来,LG一直觉得没能找到可相媲美的替代品,其实我觉得大梁街的那家就挺不错,之所以难夺老太太蛋饼在LG心目中的地位,可能更多的不在于口味的差距,而是无法抗衡经年累月蓄积的那一种情结。#此前在首页部分显示#但是都过了十多年了,老太太蛋饼摊还能留守原地吗,我对此深表怀疑,说不定连老太太本人都不在了;LG却还抱着希望:不是还有她的两个儿子嘛。然而到了那一带便发现压根已面貌全非,惦念中的老太太蛋饼摊自然也不知去向,尽管不能说意外,到底免不了有些失望,尤其是LG。 重温旧忆的愿望是没法实现了,补充能量的问题还是要抓紧解决的。我想起昨天在国权路复旦南区那儿瞥见一条步行街里有些小食店,于是掉头折往。好在这番绕道还算值得,步行街上“口留香馒头专卖”的包子和罗森便利店的寿司、熬点为我们提供了一顿惠而不费的可口早餐。如今的学生比起我们那会儿选择余地可是大多了。 今天的主要节目是参观上海海洋水族馆,选此作为我们本次上海游的压台,一来源自萧月不久前上海行之帖的吸引;再则我们对1998年度婚假时在大连圣亚水族馆所见至今记忆犹新,新建的上海海洋水族馆当然手笔更大、配备更佳,看介绍馆中共设8大观赏区、28个主题区,展示来自世界五大洲四大洋的300余种、总计1.4万尾/只珍稀水生动物,是亚洲最大的海洋水族馆之一,想必能让我们不虚此行。由于打算好午餐后即返程,宾馆也已退房,我们需要自驾前往目的地,趁着时间早、道路畅,我们上高架、过隧道,不过半小时就到了浦东陆家嘴,银城北路上这座造型别致的建筑就是海洋水族馆。 这位高大的近邻哪还用介绍,我们昨晚才登过的。 水族馆前艳丽可爱的卡通鱼充满童趣。 听说将与无数奇特的鱼儿相会,小文一副眉开眼笑的高兴样。 步入大厅,我们顿时被深深浅浅的蓝色360度地包围,镶嵌其间的海星形顶灯尤显出挑。 我们买了2大(110元/人)1小(70元)的门票,因为还没到9点的开馆时间,需要略微等会儿。安静状态下的小文还真是人如其名。 这满池游曳翻舞的鱼儿是迎接我们进馆的第一幕,有资格参与开场表演,身份当然不一般,原来都是濒临灭绝的中国淡水鱼类,其中包括有“水中熊猫”之称的中华鲟。 看着这些珍稀鱼类在水中优美自如的身姿,真希望它们的同类在大自然中也同样的生活无忧。然而资料告诉我们,受生态破坏、水质污染及过度捕捞等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鱼类已陷于濒临灭绝的困境。小文这一代总算还能在水族馆里参观,再往后的孩子们可别只得通过图片、标本来见识这些曾经和人类共存于地球的生灵。 温顺安卧于岸上的便是著名的扬子鳄,乍一见到其与鸭子们和平共处的场景,我还颇感惊诧。看了一旁的介绍方知,扬子鳄生性胆小、从不伤人,平时只以蜗牛、蛤、龟鳖类小型动物为食,真是出乎意料。 反而是这种叫鲈鲤的,貌似相当普通,实则十分凶猛,现也已成为罕物。 这是西藏高原长江上游特有的裂腹鱼,因与青藏高原同步演化而具较高学术研究价值,其两侧腹部的中线处各有一列厚硬的鳞贯穿,状如裂缝,故得此名。 这好像是鳊鱼吧?也对,不过还不全面,确切称呼该是樊口鳊鱼,学名团头鲂,其俗称可就脍炙人口,就是有幸入主席诗词的武昌鱼。 眼前这憨态可掬的模样,跟平常印象中尖头滑身的黄鳝怎么也对不上号,该不是误贴了介绍标签。 又一种濒危物种:山瑞鳖,主要分布于两广、云贵一带丘陵地区的山涧、溪流中。危害其生存的,除了栖息环境受破坏以外,杀伤力更大的还是人类对口腹之欲的贪念。可是每当举杯落箸时,又有多少人会反思进而拒绝这类不加节制的行为呢? 对比山瑞鳖的庞然体形,印度星龟可算得袖珍了。 这个绿色的小精灵倒使我琢磨起一个问题,之前见到的鳄、鳖、龟毕竟还算水陆两栖,但蜥蜴好像都是陆生的吧,怎么跟水族搭上边呢?回家后一通搜索,补课扫盲的结果如下:首先,蜥蜴不全是陆生的,也有水生;其次,虽然鳄、龟/鳖、蜥蜴的生活方式水陆皆可,但在动物学上不归属两栖类,而是爬行类。不过由此也可见这家水族馆的准入标准是很宽泛的,正如其名虽冠以“海洋”,其实大量的都是淡水鱼类。 这条大鱼实在奇形怪状,可惜介绍资料遍寻无着,连个名字也没搞清楚,仅有的信息是来自亚马逊河流。 小文勇敢吧,一听让摸怪鱼的肚皮,毫不胆怯地来了个亲密接触。当然喽,隔着玻璃呢。 这个圆滚滚的粗壮家伙可有一手绝活:发电!这叫电鳗,同样产于亚马逊河流,凭借尾部脊椎两侧的两对发电器,电鳗把自己变成了一节巨大的电池,尾为正极、头为负极,发电可高达600—800伏,怕怕! 哇,好恐怖,有点“侏罗纪公园”的意思! 全貌见此。 亚马逊河流怎么尽出异类?名字也怪,叫什么“巨骨舌鱼”,俗名倒好记:“海象”,可又容易混淆其淡水鱼类属。作为残存的古生淡水鱼类,3米的体长、250公斤的体重使巨骨舌鱼夺得有鳞淡水鱼家族的体量之最。 见了这一口利齿,谁能不心惊胆战? 但是再凶猛的鲨鱼也是从弱小的胚胎成长起来的。这里展示的鲨鱼卵发育分阶段全过程令人大开眼界,索性摘录下旁边的文字介绍:“大多数的鲨鱼出生前都是在母鲨体内孵化的,然而有些种类的鲨鱼却把卵产在海底的岩石和海草之间,这就是我们说的鲨鱼蛋。小鲨鱼由受精卵发育到孵出壳的过程在25摄氏度时大约需要3个月左右。胚胎发育所需养料都由一个巨大的充满卵黄的卵囊提供,卵囊通过一根脐带与胚胎的胃部相连,而胚胎发育所需要的氧气则从周围的海水中透过皮革似的卵壳进入胚胎。胚胎发育至大约3个月时,其在卵内的活动开始变得频繁,所有的鱼鳍都能清晰可见,胚胎的形态已与幼鲨十分相似,而卵囊的营养物质也将在不久后被耗尽,到那时,小鲨鱼就破壳而出了。”真够奇妙的。 大概谁都难以置信这么柔美可人的小鱼也是一种鲨鱼吧,千真万确,这叫粉红鲨。 蜘蛛蟹虽然已成伤残,看着还是有点吓人。 这个小文熟悉,“海底总动员”游戏的角色之一,绮丽而剧毒。大名这回才得知:狮鲉。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