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桂林漓江游记 |
[游记]桂林漓江游记 |
2007-08-30 sina.com.cn |
桂林是一座文化古城。两千多年的历史,使它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秦始皇统一思想国后,设置桂林郡,开凿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桂林从此便成为南通海域,北达中原的重镇。千百年来,桂林一直是人们旅游观光的宝地。现在,一个以桂林市为中心,包含周围12个县的风景区已经形成。这里有浩瀚苍翠的原始森林,雄奇险峻的峰峦幽谷,激流奔腾的溪泉瀑布,天下奇绝的高山梯田......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活着壮、瑶、苗、侗、仫佬、毛难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大桂林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历史文化、深深地吸引着中外游客以及国家元首纷至踏来,流连忘返。今年8月初,我带着妻子、儿子再次游览了久负盛名的桂林。 在游览象山公园、七星公园、穿山公园、伏波山公园的第二天,真正的桂林之行――漓江游开始了。早晨8:30我们乘车离开了所在的解放桥龙华宾馆,历经近五十分钟车程便到了漓江磨盘山码头。10:10,船慢慢的启动了。漓江,是桂林风光的精华,记得我们小学里就读过:”桂林山水甲天下”。真是百闻不如一见。我们坐船顺江而下,沿江两岸,奇峰连着奇峰,山崖连着峭壁,千奇百怪的石钟乳倒悬着,壁下河深水清。水上是景,水下也是景。游船悠悠地前进,倒影不停地晃动,我直觉得如入幻境一般。 初时大家都停留在船仓休息,这时的甲板空空荡荡的,一个人站在上面真是悠闲自得,若此时得一渔杆就此垂钓,或许还真有姜太公钓鱼的几分惬意。大约15—20分钟左右船开始驶入景区了,我赏景的兴致顿起。站上了船头,近处不高的山峰千变万化,刚刚才看见一“老翁垂钓”,一会儿又跑出个“张果老倒骑毛驴”。左边的“羊角山”未回味完,右边的“神笔峰”又映入眼帘,这一幕幕的景真是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怪不得历代文人骚客会为漓江的山水留下那一篇篇珍贵的墨宝。犹记得唐朝韩愈来到漓江赞它作:“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更有人把八十多公里的漓江称为“百里漓江,百里画廊”,这一路看来真是所言非虚。目光稍移,便可远眺。却发现漓江的山水不似黄山般挺拔更不似五岳般巍峨,它隐稳透着一种典型南方女子的秀美,欲迎还羞,犹抱琵琶半遮面,不让你窥见它的全貌却又不得不嫉妒老天的鬼斧神工,把最好最美的全赐予了它。而且时常眼前明明是一座山,可船行不到一分钟,两座三座山便跃然于眼前,前面的清晰后面的蒙胧,层层叠叠,煞是美丽。“重峦叠障”!此时,见到漓江山水我第一个能想到的形容词就是它了,真是修饰得恰得其所。 “看呐,前面就是九马画山!”不知是谁大声地喊着。左前方九峰相连,山面如削,石壁上有白、黄、灰、黑等色,色彩斑斓,呈现出马的画像,名画山;从船上看去,前面高约百米的绝壁上古色斑斓,层次分明,线条清晰,纵横交错,犹如一幅巨大的壁画。仔细揣摩,可见姿态各异的骏马,有的昂首嘶鸣,有的凌空腾跃,有的竭力狂奔,有的疾驰如飞……“九马画山”是一面隐约可见九匹马天然雕其上的崖壁。虽说九马在其上却不是任何人都能看出来的。据说只有有慧根的人才能看得全这九马。桂林的民间自古便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看马郎,看马郎,问你神马几多双,看出八匹是榜眼,看出九匹是状元郎。”当年周总理与朱总司令来到这漓江上,周总理只花了三分钟便看出了全部,而朱司令却只能看出八匹。传说画山九马来自天宫,当年孙悟空不愿当弼马温,反下天宫后,神马走脱在此,不愿离去,便藏匿到山壁上,留下了如此幻迹。。画山奇丽,清徐《画山》诗云:“自古山如画,而今画似山,马图呈九首,奇物在人间。” 船过画山,江面开阔,水平如镜,岸上翠竹成林,青峰倒影,美不胜收。向右航行约一里许,便到黄布滩。透过清澈的江水,可以看见江底有一块米黄色的大石板,长、宽数丈,鲜艳夺目,恰似一匹崭新的黄布铺在河床上。黄布滩因此而得名。 游船一到黄布滩头,看左岸山上,有一块石头好象一只猴子,背着大家捧着一个马铃瓜,取名猴子捧西瓜。再往下看,有一个山头,好象一只躺着的大狗熊,四脚朝天,仰望天空的彩云。右岸的山坳里,有一个一丈多高的石头,好象古代宫廷中的侍女,头戴太阳帽,身穿长裙,手上抱着一个娃娃,取名叫宫娥抱太子。以下相接的是六座高峰,前后有序,依江而立,形状奇秀,气势巍峨。滩左岸边,绿竹护堤,情影婆娑。山光水色,令人目不暇接。 黄布滩再下去约半里,就到朱壁滩,两滩之间,河面宽阔,江流缓慢,水平如镜,加上奇峰倒影,翠竹伴江,舟游至此,顿人清幽秀美佳境。那山峦、翠竹、蓝天、白云倒影在碧水之中,只见水映山青,山浮水秀。山水连成一体,水天溶为一色,简直不分江中山是影,难辨水上影为山。山形更加奇特,变化多样,秀丽非凡,倒影水中,十分清晰,真是“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这就是经常进入摄影佳作的名景——黄布倒影。 大家纷纷开始涌上甲板,把整个行程中最后一个重要景点装入相机,以完成此行的最终目的。这会儿甲板上无论老少,手里都拿着二十元的人民币仔细研究,原来这“黄布倒影”的全貌就是二十元人民币反面的山水图,经过大家齐心协力的一番比对,终于把景点一一重叠了起来。由于此处江水清澈见底,群山倒影清晰可见。便形成了青山,绿水,倒影相应成趣的奇特画面,美沦美涣!让我不禁想到了一句诗“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用此诗来形容“黄0布倒影”异常贴切。从杨堤码头上船,沿漓江而行,让人不由得感叹大自然的造化,站在甲板上放眼一望,所见之景无一不是一副天然的山水画。 继续前行,就是闻名遐尔的“冠岩”。远看它就像古代帝皇的紫金冠,呈半月形,拨地而起。不知不觉船行数里,前面到了“半边渡”。 “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漓江的水真静啊...;桂林的山真奇啊...,桂林的山真险啊...,桂林的山真秀啊...”,看着眼前的景致,回想这些句子,觉得这些语言还不能完全形容桂林山水。桂林山水是一个不能分割的整体,不能把山与水分开来欣赏。如单论山的“奇秀险”,在西部山区也有很多这样特质的山,但这些山旁没有江水围绕,少了一分灵气;如单论水的“绿静清”,在东部平原也有很多这样的湖泊,但湖水不像江水是流动的,而且水边没有山峰耸立,少了一分灵性。长江三峡倒是有山有水,但三峡的山是雄浑的,三峡的水是奔腾的,感觉像是一位充满阳刚之气的男子汉;而眼前的桂林山水,山是小巧的,水是盈盈的,感觉像是一位柔美的姑娘。 桂林山水是轻灵的,古人云“山如碧玉簪,水如青罗带”,船行江上简直就是人在画中。桂林山水是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水墨画特质的,山峰不像一般的山是连绵的,而是平地而起断开的,极富层次感,近处山峰间露出远处淡淡的山峰,再显出再远处隐隐的山峰,山峰下漓江欢快地流着,这副画面立刻就生动了起来。一路行船漓江的水都是清澈见底,阳光照射在水面时,由于水的透明度好,江面上幻化出种种美妙的水纹,对于我们这些久居山城的人来讲,见到这样纯净的江水尤其觉得稀奇。 听说“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果然名不虚传。夹岸石山连绵不断,奇峰围峦映带,是漓江风光的精华所在,构成画卷的主体部份。望夫石、草坪帷幕、冠岩幽府、半边渡、鲤鱼挂壁、浪石风光、童子拜观音、八仙过江、九马画山、青峰倒影、兴坪佳境等。诸多景点中,冠岩水府、九马画山、兴坪佳境最令人兴奋,令人陶醉。这段锦秀山河,真令人惊心动魄,似乎神话剧进入高潮,从中闪出一位神灵大师,精心创造大自然的杰作,最后把这奇峰大山、峡谷深壑、悬崖幽洞、碧潭绿洲……汇集成天下美景,组成一个自然艺术宫苑。沿江望去,山下翠竹茂林,显得分外幽深。在阳光照耀下,群峰千姿百态,更是异常优美,使这里成为漓江秀美奇绝的风光荟萃之处。 漓江两岸的山峰伟岸挺拔,形态万千,石峰上多长有茸茸的灌木和小花,远远看去,若美女身上的衣衫。江岸的堤坝上,终年碧绿的凤尾竹,似少女的裙裾,随风摇曳,婀娜多姿。最可爱是山峰倒影,几分朦胧,几分清晰。江面渔舟几点,红帆数页,从山峰倒影的画面上流过,真有“船在青山顶上行”的意境。百里漓江的每一处景致,都是一幅典型的中国水墨画。 船越开越远,在“鲤鱼送客”的惊叹声里,我们游完了漓江两岸风景的精华。直到登上阳嗍龙头山码头,我浮现在眼前的仍是一些奇形怪状的山。有的象苹果,有的象仙女,还有的象西游记中的孙悟空…… 文章引用自: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df52e3101000a3748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