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自由的风 (徒步漓江游记之一) |
[游记]自由的风 (徒步漓江游记之一) |
2007-07-16 lvye.net |
自由的风------漓江之旅游记之一 很久没有写东西了,从桂林回来几天以后,心绪一直沉浸在那里清秀的山水之间,很想把我们那几天的行程写下来,用榴莲的话说,算是向绿野交的第一份作业吧。只是太久没有写东西了,真不知道如何下笔。而且又是初驴,写出来的东西怕被大家笑话。:) 就按我们的行程来写吧。 因为fargo和我还有另外两位朋友已经事先定好了30号去桂林的机票(榴莲说我们好fb哦),而榴莲他们几个要30号晚上才能坐大巴去,于是我们就约定在1号的清晨在阳朔碰头。剩下的行程就边走边看喽。 D1(9月30日):我们到了桂林------>阳朔 我和fargo还有另外两个朋友一行四人是早晨8:40的机票。这几天广州一直在下雨,我在心里祈求天公作美,赶快好起来。一早起来的时候,还好,是个阴天。一路顺利,上机的时候,看到清晨的白云山环绕在一片白茫茫的雾气之中,爽朗的绿色让人心旷神怡。禁不住深深呼吸一把这湿润清爽的空气。 40分钟之后,飞机降落在了桂林,落机口直接和一个通道相连就到了机场大厅,机场大厅还算是干净,漂亮,现代化。有不少的老外。唯一遗憾的是机场的卫生间太差劲了,设备陈旧落后,空间太小,也不算干净,比起天河城的差远了。 出了机场大门就有很多的机场大巴,都是那种iveko的车,20块钱一个人,大概40分钟到了市区内,他们两个人已经预定好了宾馆,我们两个打算下午去阳朔,所以先把行李放在他们那里,先逛一逛桂林市。 吃完饭,我们打算去芦笛岩逛一逛。据说是什么奇中之奇啊,仙宫之类的游览佳境。我们转了一趟公共汽车,坐公车的时候也顺便windowviewing了一下桂林市区,感觉市区的街道干净,大多不宽,都是林荫路偏多,绿树环绕,建筑物都不高,空气还不错。感觉骑自行车的人特别多,很慢,马路两边的自行车道也很宽。我们在解放中路转3路车,等了n久才等到。车子出了市区,感觉开了很久终于到了芦笛岩。芦笛岩其实就是一个大岩洞,里面都是一些千姿百态的钟乳石,景致比较集中,加上五彩缤纷的灯光的效果,整个岩洞就像是用宝石,珊瑚雕砌而成的宫殿,洞内的空间很开阔,人少,很舒服。各种钟乳石被冠以各种形象的名称,在洞内导游的讲解下,倒也觉得挺像回事的。说它享有“大自然艺术之宫”的美誉(门票上写的)也是名副其实的。觉得遗憾的是时间太短了,大概半个小时,就已经到了雄狮送客了,而且没有回头了,洞里的景致想多看点时间都不行,每一处景致的灯光是由讲解的导游刷卡控制的,基本上讲解完了灯也就灭了。黑了也看不出什么了。只是觉得很空旷,所以,我们觉得如果没有看过类似的岩洞看看也行。不过还是觉得45大元的门票偏贵了些,洞外有非常多的鬼老等着一批批入洞参观。一边的卖那些工艺品的商店的售货员大声叫卖着:postcard one dollar for two。。。 出了芦笛岩,再在周围逛逛,已经五点多了,我们想坐那种AAAA景区免费专线车回市区,一问才知道4:30就没有了。停车场有很多的的士揽客,一个答应20元带我们回去,不过要带我们去一个珠宝店买东西,当然我们可以不买,当然我们拒绝了他。找了另外一个的士,让他打表回宾馆取行李,我们要赶去阳朔。因为只有我们两个人了,又是第一次去,所以想趁天黑之前赶到。 等我们到火车站坐上去阳朔的中巴的时候,已经是6:30了,天色渐黑,我在车上坐着睡着了,一觉醒来,差不多已经到了,路边已是处处灯火,一副繁华的小镇的风情。大概7:30的时候,车停在了阳朔汽车站。下了车,很多的摩的围上来,问了司机,知道西街很近,走路几分钟就到了,想着向往已久的西街就在眼前,我不由得打起精神,兴奋起来。走过的一路都是新修的仿古建筑,都是小店,饭馆之类的很多门面都是新开张的,有那些大的花礼篮,后来知道这是新西街。走过这条街,就看到了阳朔邮政局,呵呵,转左,西街到了。 一进西街,就领略到它与众不同的风情,与其说是街,不如说“巷子”更贴切,蜿蜒曲折,沿街一半是各种异域风情的酒吧、餐厅,旅馆,名字都很奇特,一半是中国古风浓厚的古玩、写了词话的挂贴,当然还有琳琅满目的丝绸,旗袍,花色,款式多样的丝巾,女孩子喜欢的蜡染的桌布,衣服,各种文化衫,小玩意,连俄罗斯的小套娃这里都有。还有沿街叫卖的一些特色的小吃,用很古老的大壶装着,拉在小推车上卖,让人不买也得去瞧瞧。无数的鬼佬坐在在沿街的桌子旁喝酒,聊天,走在其间,你会怀疑自己身处何方。也有人坐在小酒吧里,喝着啤酒、红酒,耳边是悠扬又生动的萨克斯风,你的对面或旁边就是一桌外国青年男女围桌,用英语不,应该是各式语言谈笑着。空气里弥漫着非常休闲,轻松的味道和气愤,夹杂着啤酒和咖啡的香味,我很喜欢,相信每一个到这里的人也会喜欢的,当然,这种气氛就是西街的魅力所在了。 总的来说,西街是一个安静而富有情调的地方,不喧哗、不矫情,优雅和悠闲。当然,这情调的背后,需要物质的支持。到了西街,当然是要吃西餐,喝啤酒的了,这里的西餐厅风格各异,但基本上都是木质的餐桌和餐椅,感觉很古朴,有几家店铺了那种蜡染的桌布,还是很有特色的,有很大的菜牌设计的都很独特,很卡通,我们就这样随处走走,随便挑了一家街边的西餐厅就放下行李,打算好好吃一顿了,仔细瞧了瞧,这家名叫没有西餐厅,怪吧。招牌上是一个清朝官员样子打扮的人,还有辫子呢。我们点了啤酒,当然是漓泉的(6块一瓶)还有牛排,炒饭,罗宋汤,上菜的速度有点慢,不过好在有的风景看,也就不觉得了。餐厅里的服务员都是一些很小的小姑娘,都能和老外唧唧歪歪的说上半天。仔细观察了一把,发现老外都是喝啤酒的多,吃饭的少。终于有的吃了,我已经很饿了,顾不得欣赏街边的风景,就开吃了,罗宋汤很浓很好喝,比我在名典,绿茵阁喝的都好,其它的味道也还行。因为是30号,西街上的人还不算太多,我们边吃边聊,想着今晚去哪里露营呢,刚刚路过青年旅馆的时候,问了一下,今晚的床位是25元一个人,4-6人一个房的。明天晚上就是50元一个床位的了。 吃饭的时候,我们问了一下餐厅的老板,老板40左右很是热情,给我们在地图上找了半天,说有个书童山的还可以,坐车过去要十多分钟,大榕树下也可以,坐车过去也得很久,他不是很确定的样子,我也不怎么敢确定的了。算了,还是问问别的吧。西街上有很多的那种阳朔一日游的小小的旅行俱乐部,都是很窄的一个店铺,我们想,那里的人肯定知道。果然我们问过一个小姑娘,她很肯定的告诉我们就在西街对对面的漓江边上就可以,不过现在太晚了,已经没有过渡了,可能要坐车过去了。我们就一直走过西街的尽头,哇,原来西街的尽头就是漓江了。有一座类似的人工桥,装饰了很漂亮的地灯,照得树上都是绿葱葱的,挺特别的,有很大的水流的声音,很多人在桥上纳凉。 我们从这边望过去,江那边没有什么灯,隐约看到有不大的两堆火,太好了,我们马上决定就坐车过去了,问了那种小三轮,五块钱过去江对面,我们抱着行李上车了。出了西街,很快就到了阳朔大桥,没有什么路灯,黑乎乎的,怪吓人的,车子走进了一堆居民区,在那里歪歪扭扭的开,我们有点害怕,谁都不敢出声了。后来,终于开到了江边,我们拿了行李就冲着那堆火走过去,原来那是一群小姑娘在那里烧烤呢。我们马上熟悉了起来。原来她们都是本地人,高三了,放假了,出来放松一把。都是骑着单车来得的。几个小姑娘,唧唧喳喳的,可热闹。热情的邀请我们加入她们的行列,我们当然也不客气了,不过,扎好帐篷是先,因为她们晚点就走了,一说我们要扎帐篷,这帮小姑娘可是热情,在火堆下,三下五除二就帮我们给搞定了,虽然我们都是第一次扎帐篷,可是大家一起动手,可是真快哦。真的要感谢这群可爱的小姑娘,给了我们第一次露营的勇气和信心,如果不是她们升起的那堆火,我们可真不敢从江那边过来。后来才知道,原来她们还有一个小寿星过生日呢,她们还准备了生日蛋糕和蜡烛呢,12点的时候,我们一起点蜡烛,唱生日歌,我用带去的数码相机给她们拍了好多照片,说好了寄给她们的,她们觉得可好玩,可开心了。那一刻,和她们一起闹,感觉真好! 吃完蛋糕,她们走了,西街的灯都灭了,只有静静地江水和漫天的繁星,我们烤了一伙儿火,也准备睡了,我在漓江边上刷了牙,洗了一下脚,钻进了帐篷。好安静,只有江水轻轻拍打着岸边,空气很清新,我觉得有点冷,但还是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Edited by juju on 2002/10/17 23:22. |
转自:http://www.lvye.net/viewpost.lvye?p=203750&m=118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