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漓江攻略2 |
[游记]漓江攻略2 |
2007-07-18 sina.com.cn |
二,踏上旅程 走上桂河大桥,桥下正是静静流淌的漓江水,江水两岸是毛竹秀石,岸上漫步的水牛与农夫,都是一副悠闲的样子。生在这样人间仙境一般的地方,对于生活的要求是否也不像深圳人那边浮躁呢? 我们在桥上整理行囊,大大的登山包,古怪的快干衣裤,还有登山杖等等似乎并不能引起骑车路过大桥的桂林人民的注意。倒是引起来马路对面另一群驴子的目光。就在我们埋头整理装备的时候,桥的另一面,一群驴子同样整装待发。显然有此情调的人同样来自深圳。相比我们来说对面的驴子看上去更加杂乱一点,我们这一边是几个装备齐整的大汉,对面则是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混做一团。姑且称为杂牌军,从他们后面的表现来看,这群人估计是深圳某个不知名的网站组织的自助旅行团,很多磨房的驴子积累了一些户外经验之后,往往会到外面注册一个不知名的网站,在假期组织一些户外自助旅行的活动,由于这些小网站不是十分正规,加上自助旅游价格非常便宜,平均下来每个人只需要付一点点的导游费,很多公司团体会通过朋友介绍等方式参加这些人组成的活动,这种网站由于存在一些商业利益,活动组织的时候往往不得不背弃诸多户外活动的原则,或者是使一些体力不济者参加了超出其能力的活动,或者活动线路未经考察就贸然突进,或者是组织涣散引起掉队...诸多情况最后都会引发危险,后果是致使整个社会对户外活动有所忌惮。因此整个磨房对这些人深恶痛绝,争相与其划清界限。当然磨房之外也有一些高人,比如说最有名的就是万科的王石,此人大富大贵之后,把业余时间都用在周游世界,有时候在北美爬雪山,有时候在澳大利亚乘帆船,有时候在西藏玩滑伞,最近好像去了南极。他的组织里面阵容大都比较豪华,有大名鼎鼎的张朝阳等企业高层,也有王勇峰等职业登山运动员。我所能接触到的另一个高人是雪线的行云流水,此人是清华毕业的才子,毕业后不满于朝九晚五的生活,和他的老婆如风,在华强北和南山开了一家户外用品的小店,生意兴隆与否不知道,倒是引得很多驴友整天泡在小店里面和他们神侃,这对革命夫妻组织的活动纪律十分严明,管理也很完善,行云流水的专业技能很好,无论在什么环境,打保护,勘查路线等等细节都做得一丝不苟,所以圈子里面对他们的都很认可。如果我们把这些组织按照金庸的方法分类,磨房大概算是少林,里面高手众多也人数众多,诸多戒律清规而且等级分明,不积累一定的经验是不能参加更高等级的活动的。王石的万科大概算是大内高手,和江湖有所联系,但是交往不多,财力,功力却都是高人一等。其他派别规模都比较小,全靠一两个高手支撑。当然也有一些独来独往的高手,我在03年碰到一个小伙子,名叫康志伟,自己骑车从深圳一直骑到安徽境内,最后由于sars流行,各处都十分警惕外地人才导致他不得不乘火车折返,否则他的计划是一直骑到黑龙江。此人体力极好,那年我在三水线负重拉练,由于水没有带够,走到中途,累得像一条死鱼,康志伟从终点又重新折返回来给我送水,一时让我大为感动。我想所谓古道热肠,也就是这么回事。 5月1日上午9点30分,从桥上迤逦而下,自此我们开始沿着漓江之滨为期四天的徒步旅程。 按照地图的指示,第一天的旅程是沿江而下,在右岸衔枚急进,预计在中午左右抵达一个村落,岁月侵蚀之后,如今我已经记不清那个村子的名字了,只记得漓江在此处向左转了一个弯,我们也将在这个村子搭船第一次穿过漓江,继续抵达江的右岸,沿江行走直至大吁古镇。 上午的旅程非常顺利,一如书上的描述,岸边是林荫小路,我们穿过水厂,小桥等等标志性的建筑,证明我们的路线是正确的。由于是第一天上路,我们没有把速度放得太快,何况这段旅程志同夫妇还在和我们同行,不可能走得太快。天公作美,此时薄雾微微从河上升起,天气阴凉,我想即便是急行军也不会有什么不适。大概1个小时左右,杂牌军在我们休息的时候从后面超过了我们。我们把例行休息时间设为每一个小时休息10分钟,这样保证志同太太不会掉队。志同太太渴望体验一下我们这种全新的旅游方式,但是不到2个小时的行军,李家所有的大包小包,都转移到志同一个人的前胸后背。李太太只拿着一小瓶水还在喊累。第二个小时休息的时候我们按照地图,略微偏离江岸,抵达一片开阔地,在此处我们再次遇见杂牌军,杂牌军正在休息,队形很松散,但愿他们不要乱扔垃圾,大家趁着休息的时间拿出相机来拍照,远处的背景是我们即将摆渡的小村,近处其实是一小片坟地。村人的祖先在村口守望他们的家园,我们的到来想必打扰了他们的安息。 10分钟过后,杂牌军还没有继续行军的意思,我们按照计划,向小村进发,小村傍水而建,我们将在村子的另一头搭乘小舟过江。达到小村之前,我们终于可以在乡村国道上快速行进一小段,然后迅速插进小村,像所有的村子一样,小村的房屋拥挤零乱,空气里充满鸡鸭粪便的味道,准确的讲只有鸭子,因为江边再适宜养鸭不过,完全没有必要养鸡,小村唯一令我们惊奇的地方是有一道非常清澈的水渠,我们相信渠里的水来自漓江,沿着这条渠走就可以穿过迷宫一样的村落,抵达江边。果然不到20分钟,水渠跨过两个水泵一样的装置,把我们引到江边,春来江水绿如兰,可惜此处人烟繁盛,很多垃圾堆积在江边,彻底毁坏了风景。我们在江边找了一阵摆渡的船夫,估计此地的江水较深,所以船夫使用的大铁船。我们讨价还价,大概是每个人三,五块钱的价格成了交。按照书里的指示,大概每次摆渡只需要1,2元钱左右,其实这是我们的错觉,因为其后几天我们摆渡了不下几十次,慢慢终于总结出规律,摆渡的价格是和江水的深浅以及江面的宽度有关系的。像现在的这次摆渡,江面大概有2,30米的宽度,水也比较深,船夫要得价格是合理的。我们爬上小船,解下行囊,以免不慎掉下水里被重重的行囊拖到水底,杂牌军此时赶了上来并在远处找到了另一条船,过江的时候还在兴致勃勃的冲我们呼喊。 我们最后安全地过了江,并且惊奇地发现江的对岸是另一番景色,上岸之后是一座小山,海拔大概有200米左右,但是我们无需翻越,因为山下有一个洞,可以从山里面穿过去,山洞当然是石洞,纵深不超过15米,所以不需要头灯,妈的我的顶极装备其实根本用不上,农民每天在这里穿来穿去连根蜡都不用点。山洞有一点点的曲折转过去即见阳光,另一头是山的另一面,我们从洞里爬出来才发现另一面是一个小小的山坳,周围被山围住,中间倒有一片平整的草地,有创意的农民还在这里种了一小块菜地,估计每天要乘船上下班,几颗桃树正开的娇艳欲滴。风很轻,桃花欲语,芳草如述。我们一时不知身在何处。 从世外桃源的另一面钻出来,江水不再曲折,宽阔的江面一直延伸到远方,我们在江边简单休息了一下,就要穿过大片的农田,赶往中转站黄村,我们计划在那里吃午饭,然后预计就只有2,3个小时的路程抵达大吁古镇。 中午11点左右,太阳驱散雾气,把地面温度骤然升高了许多,我们再次偏离江岸在农田里行走,穿过坑洼的地面向黄村行军。崇真的体力此时开始有点吃不消,脚步有点摇摇晃晃,我不时得帮他锁定一下系帐篷的带子。李林飞大骂鸟天气不已,但是行进的速度不减。志同承担着所有家庭的重负,还得鼓励李太太坚持下去。我们在烈日下走了1个多小时,才算到达看似近在咫尺的黄村,小村的街道上至少有一分阴凉,我们的体力好像有点恢复了,我们敲开一家小卖部的门,请求在他们那里买几包方便面,并要他们提供一些开水泡面,同时我们还想买几个鸭蛋。这个要求不难满足,老板娘利索地帮我们安排好了一切,我们都自带了饭盒,坐在前堂的阴凉里享受着泡面鸭蛋,火腿肠,感觉人生幸福不过如此。何况在这里我们还可以买到漓泉啤酒,老板娘跟我们说,刚才一群类似我们打扮的人,路过这里,要求他们在家里给他们做饭,而且想吃掉为数不多的几只鸭子。考虑家里的锅不够用,鸭子也是要用来生蛋的,老板娘拒绝了这单生意。我们听了大笑不已,一定是杂牌军在我们之前到这里扫荡过了。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6ea59fc0100015r19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