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新疆吐鲁番博物馆吐鲁番旅游攻略 游记 |
[游记]新疆吐鲁番博物馆吐鲁番旅游攻略 游记 |
2008-03-13 kuailv.com |
吐鲁番博物馆的馆藏非常丰富,规模仅次于自治区博物馆,是新疆第二大博物馆。馆藏文物5000余件,其中一级文物近百件。在自治区博物馆收藏的西汉到唐代,也就是丝绸之路昌盛1000多年之间的文物,80以上都来自吐鲁番。 整个展厅分为出土文物陈列厅、古尸陈列厅和巨犀化石厅三部分。主要陈列吐鲁番地区发掘的历史文物300多件,有石、陶、木、铜、铁、金、银器和文书、毛麻丝织品、木雕、泥俑、绘画、古尸、粮食、干果及各类食品,上起石器时代,下至明清,其中大部分是古墓中的随葬品,少部分是征集品和民间文物。出土文物陈列厅分石器时代和姑师(车师)时期,高昌郡、高昌王国、唐代西州、回鹘高昌等5个文化单元,集中反映吐鲁番地区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和文明成果。 吐鲁番博物馆早期文化以彩陶和素陶为代表,具有明显的地域民族特征。丝织品种类很多,是丝绸之路重镇的典型文化遗存。装饰图也以西域常见的对鸟、骆驼、孔雀、马鹿、双鸭等连缀圆形为多,其中十六国时期的共命鸟纹刺绣和唐代的花鸟刺绣等,都是难得的稀世珍宝。吐鲁番出土的文书举世闻名,其中有官府文书、任命书、户籍、粮贴、药方、私人信札、佛教典籍、买卖契约、死者随葬衣物清单等等,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族、习俗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了解和研究西域和吐鲁番古代社会的重要历史资料。这些文书的文字具有多样性,有粟特文、回鹘文、梵文、西夏文、蒙古文、汉文等24种之多。柏孜克里克石窟出土的彩绘粟特文摩尼教经卷残片是稀世珍宝。摩尼教的根本教义是“二宗三际论”,二宗是光明与黑暗;三际指过去、现在和未来。 这幅伏羲女娲绢像,长168厘米,宽100厘米,用红、黄、白、黑四色绘制。画中,伏羲左手握矩,女娲右手挥规;他们上身相拥,下体相缠,人首蛇身,互相交合;四周宇宙茫茫,闪烁着日月星辰。吐鲁番出土的伏羲女娲绢像大多在夫妻合葬的墓穴中,一般用木钉钉在墓室顶上,少数折叠包好放在死者身边。这种丧葬习俗始于汉代中原,后来随着大量汉人移民戍边传到西域。 该地区的相关文章:吐鲁番 |
转自:http://www.kuailv.com/info/review/4658934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