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吐鲁番葡萄沟

[游记]吐鲁番葡萄沟

2008-05-22    sina.com.cn

在葡萄沟深处,为中外游客修建了休憩所。景物天成,又经建筑师们的巧妙装饰,更添颖姿风采。游人到此息车,举目环顾,只见藤蔓交织,树影婆娑;宽敞幽深的甬道,清雅玲珑的亭榭别墅,掩没在葡萄架的浓荫之中。串串果穗,伸手可及,其形如珍珠玛瑙,丰腴晶·莹,果香喷鼻,诱人馋涎欲滴。客舍一侧,是巍然笔立的峭崖,崖壁上爬挂着交柯连枝、密如帘帷的野葡萄。拨开藤蔓,见涓涓泉滴,从崖缝、苍苔间溢出,注入崖下大小池塘,池水盈盈,游鱼无数。热情的主人就在这清泉池畔为来客设席洗尘。桌上摆满新摘的各种葡萄瓜果,还有沟中佳酿的全汁葡萄酒。人们品尝着火’焰山谷的特产风味,联想起《西游记》中花果山、水帘洞美猴王的故事,说古道今,别有一番情趣。你还可结伴登高,攀上火焰山的秃坡,你会看到沿坡一座座两层楼高的土坯建筑,状如碉楼,四壁镂出密密麻麻的洞孔,这就是当地人借助火焰山热风以晾制葡萄干的“荫房”。登上荫房俯视,一览无遗的山谷风光,就像绣织在一面巧夺天工的丝绒花毯上,在阳光辉映下,发出熠熠夺目的光彩。
葡萄沟居住着维吾尔、回、汉等民族,共5000多人。他们世世代代以种植葡萄瓜果为业。当地传说唐僧到高昌取经时,曾路过这里歇脚纳凉,师徒一边饮着山泉,一边吃着从路上带来的葡萄。他们撒下来的葡萄籽,不久就发芽生枝,开花结果。从此,这个深谷便渐渐地变成葡萄的王国。这当然是神话了。不过,根据我国古籍记载,火焰山周围一带种植葡萄确实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册府元龟》称,唐太宗遣兵伐高昌之后,曾“收马乳葡萄实,于苑中种之,并得其酒法”。又据《明史·西域传》载,当时吐鲁番已出产无核白葡萄,称其“小而甘,无核,名锁子葡萄”。新中国成立前,葡萄沟的土地、水源为七户地主所霸占,大多数果农饱受剥削,难以为生。新中国成立后,果农们才得以翻身,真正成为葡萄沟的主人。他们利用自然优势,在国家扶持下,大力发展葡萄生产。人民政府还派来了园艺科技人员进行研究、指导。现在葡萄沟有葡萄田210多公顷,主要种植著名的无核白葡萄,还种了红葡萄、马奶子、喀什哈尔、比夹干、黑葡萄、琐琐葡萄等品种。这里的无核白葡萄干鲜绿晶亮,甘甜适口,在国际市场上享有“中国的绿珍珠”的美称。设在葡萄沟的吐鲁番果酒厂,生产各种葡萄酒,其中全汁葡萄酒、楼兰干红、干白畅销全国,为葡萄沟增添了光彩。

[url=http://www.zg-xc.com/uploadpic/yiwen0113/20068231472166036.jpg]

[/url]

到吐鲁番旅游的客人,十有八九要进葡萄沟去,一是因为她的奇观胜景,具有桃花源似的魅力;再是因为她离城很近,又修起了沥青公路,坐车仅需半小时,步行亦不过两小时,就可以到达葡萄沟的中心。

葡萄沟位于吐鲁番城东北角,是火焰山西侧的一个峡谷。盛暑时节,乘车沿盘山大道驰行,只见两山夹峙,中间是草木芳菲的沟壑,一道银练似的河水从沟底奔湍而下,纵贯二三十里,灌溉着整个葡萄沟。从河边到两岸山坡,尽是葱绿碧翠、层层叠叠的葡萄田。其中桑榆桃柳,错落有致;村舍农家,清流萦回。
万绿丛中,但见衣裙鲜艳的维吾尔村姑,手挽筐篮,采摘葡萄。阵阵笑语欢歌,伴和着潺潺水声,嘤嘤鸟鸣,宛如一支美妙的田园交响曲,令人陶醉流连。尽管此时火焰山下到处热气蒸腾,而葡萄沟依然清风习习,凉爽宜人,堪称是火州“明珠”,避暑胜地。

在葡萄沟深处,为中外游客修建了休憩所。景物天成,又经建筑师们的巧妙装饰,更添颖姿风采。游人到此息车,举目环顾,只见藤蔓交织,树影婆娑;宽敞幽深的甬道,清雅玲珑的亭榭别墅,掩没在葡萄架的浓荫之中。串串果穗,伸手可及,其形如珍珠玛瑙,丰腴晶·莹,果香喷鼻,诱人馋涎欲滴。客舍一侧,是巍然笔立的峭崖,崖壁上爬挂着交柯连枝、密如帘帷的野葡萄。拨开藤蔓,见涓涓泉滴,从崖缝、苍苔间溢出,注入崖下大小池塘,池水盈盈,游鱼无数。热情的主人就在这清泉池畔为来客设席洗尘。桌上摆满新摘的各种葡萄瓜果,还有沟中佳酿的全汁葡萄酒。人们品尝着火’焰山谷的特产风味,联想起《西游记》中花果山、水帘洞美猴王的故事,说古道今,别有一番情趣。你还可结伴登高,攀上火焰山的秃坡,你会看到沿坡一座座两层楼高的土坯建筑,状如碉楼,四壁镂出密密麻麻的洞孔,这就是当地人借助火焰山热风以晾制葡萄干的“荫房”。登上荫房俯视,一览无遗的山谷风光,就像绣织在一面巧夺天工的丝绒花毯上,在阳光辉映下,发出熠熠夺目的光彩。
葡萄沟居住着维吾尔、回、汉等民族,共5000多人。他们世世代代以种植葡萄瓜果为业。当地传说唐僧到高昌取经时,曾路过这里歇脚纳凉,师徒一边饮着山泉,一边吃着从路上带来的葡萄。他们撒下来的葡萄籽,不久就发芽生枝,开花结果。从此,这个深谷便渐渐地变成葡萄的王国。这当然是神话了。不过,根据我国古籍记载,火焰山周围一带种植葡萄确实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册府元龟》称,唐太宗遣兵伐高昌之后,曾“收马乳葡萄实,于苑中种之,并得其酒法”。又据《明史·西域传》载,当时吐鲁番已出产无核白葡萄,称其“小而甘,无核,名锁子葡萄”。新中国成立前,葡萄沟的土地、水源为七户地主所霸占,大多数果农饱受剥削,难以为生。新中国成立后,果农们才得以翻身,真正成为葡萄沟的主人。他们利用自然优势,在国家扶持下,大力发展葡萄生产。人民政府还派来了园艺科技人员进行研究、指导。现在葡萄沟有葡萄田210多公顷,主要种植著名的无核白葡萄,还种了红葡萄、马奶子、喀什哈尔、比夹干、黑葡萄、琐琐葡萄等品种。这里的无核白葡萄干鲜绿晶亮,甘甜适口,在国际市场上享有“中国的绿珍珠”的美称。设在葡萄沟的吐鲁番果酒厂,生产各种葡萄酒,其中全汁葡萄酒、楼兰干红、干白畅销全国,为葡萄沟增添了光彩。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61303b010008tn.html39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