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蓝天白云西域行(七)从葡萄沟到乌鲁木齐 |
[游记]蓝天白云西域行(七)从葡萄沟到乌鲁木齐 |
2008-05-22 sina.com.cn |
2007年8月29日 周三下午 晴热 经历了火焰山的高温,接着去葡萄架下避避暑。传说中的葡萄沟,有着大片大片的葡萄藤架,遮天蔽日,只容星星点点的日光散落林荫大道间。8月底的葡萄沟,已过盛季,藤上的葡萄没有想象中的多,很多也因为日照太强而出现焦枯的迹象。我不知道以前的葡萄沟是怎样的,至少现在的这个所谓五星级景点,整洁宽敞是有了,但小学课本中向往的浓郁民族风情,似乎也已无迹可循。诺大的葡萄园中,有的只是小贩和有偿合影者,还有那似乎无处不在的“华国锋主席像”“中国民国伟人”等历史挂画。 葡萄沟的维吾尔民居“家访”其实就是“葡萄干推销会”,我们所到的那一家男主人口才极好,普通话也不是一般的顺溜,估计是经历了成千山万旅客的历练了。短暂的歌舞表演和水果点心之后,开始了其强大的游说攻势,淳淳煽诱下,同行的团友纷纷慷慨解囊。我对旅行购物的兴趣一向淡薄,“男人香”“女人香”的诸多葡萄干品种也一下子把我搞晕了,美食的兴趣始终没有景物对我的诱惑来的大,于是干脆从人群中离开,端着相机四处游逛。认真整理葡萄干的维吾尔族老人、艳丽的织品、戴头巾的妇女、自个儿挠痒的鸽子,我频按快门,乐此不疲。当殷勤的男主人过来问我们几个紧捂腰包的吝啬鬼:你们买葡萄干了没有?我们回答否的时候,相信他心里一定会郁闷着吧,呵呵。 就像所有的西部旅途一样,从吐鲁番到乌鲁木齐的公路虽然长,但对于久处江南的我来说,依旧是新鲜而有趣的。我们路过高山、路过湖泊、路过戈壁,远远的望见天山上的浮云,也看到羊群在草原上渺小如白色的蚁群。我还是羡慕乃至嫉妒这里的路况,没有恼人的塞车,也没有频繁的路口,更没有什么乱横穿马路的人,尽管可以驱车奔驰,眼前是高山白云,两侧是蓝天绿草,怎一个爽字了得。 路过著名的达坂城。虽然现实中,达坂城的姑娘根本谈不上美女,甚至还有可能智商一般(据说很多近亲结婚),但别有一样风景,恐怕是中国乃至亚洲第一,那就是达坂城的风力发电站阵。数量庞大的发电风车,一下子根本没办法数得清,蔚为壮观。高大的风车叶子,在蓝天下迎风旋转,夕阳从西边投来余晖,给洁白的风车镀上金边,带给人一种梦幻感,我仿佛来到了蒂姆-波顿的奇幻电影中。我们在此停车,纷纷和这难得一见的奇观合影,倾听着耳边呼呼的风声,真想在此多停留一会,哪怕片刻也好。 傍晚时分,终于来到了乌鲁木齐。出乎我意料的,路上的行人居然多是汉族人,高鼻深目的维吾尔族人似乎是少数,这不免让我失望,难道边疆的风貌也和中原一般无二了?后来的经历却让我知晓了乌鲁木齐的日和夜的差别会有多大。这是后话了。 深夜0点,腹中饥饿的我们相约去街头买羊肉串作夜宵。其实对于属相是羊的我来说,对“同类”其实并没有太大的食欲。但有团友同行作保镖,我也就可以放心深夜出行在据说局势略显紧张的新疆考察街景采风了。乌鲁木齐的夜是冷清的,比不得上海和北京,不过也有深夜游荡的少年和从夜总会出来的艳妆女郎的身影。我们发现的一个奇怪的现象是乌鲁木齐严格的禁酒令,不知何故,大到饭店小到街头大拍档,一律不供应酒水,只能自己去超市零散购买,也许是怕有人醉酒闹事引发民族纠纷? 满载而归的路上,抬头望天空,也许是因为空气污染少的关系,夜虽已深沉,但天上的云朵却依旧清晰可变,仿佛只是在此刻用一层薄薄的黑纱轻轻覆盖住而已。明月、浮云映着红色的屋顶,也是一道不错的风景。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facd3301000as2.html44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