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精彩游记 新疆喀纳斯的色彩视觉的冲击 |
[游记]精彩游记 新疆喀纳斯的色彩视觉的冲击 |
2008-06-10 yoyocn.cn |
“强烈的对比,纯净的原色,视觉的冲击”,十月初喀纳斯的色彩,是我新疆此行的最深刻印象,假期已经结束,我的脑海中仍然浮现那片纯净的天空和山林,忍不住的翻出录像、照片,再次隔鞋挠痒的接触梦中的仙境。 从飞机俯视新疆是广大和荒凉 喀纳斯是新疆最北端的地区,和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接壤,1998年才对外开发旅游业,因为遥远,想必不会人头涌涌。 远、遥远、广、宽广,是新疆给我的第一感受。因为天气是那么的好,只有几缕云彩,所以可以从飞机上直接观察到下面的地形。从飞机接近新疆开始,我就趴在飞机舷窗上往外看,有皑皑白雪的山峰,有茫茫戈壁的原野,有漫漫黄沙的大漠,还有不多见的湖泊和绿洲,在这里,和平时从飞机上所见的境况完全不同,是广大和荒凉。 到我们最向往的喀纳斯有一千多里的路程,我们要坐大巴车去,沿途领略新疆的戈壁地貌和秋天风情。“啊,一千多里,可以从广州到郑州了”,将距离具体形象化后,我们着实吓一跳,开始为明天的长途跋涉、连续十几个钟头的颠簸担忧,同时又有点兴奋。 乌鲁木齐———戈壁的世界 车出乌鲁木齐,就是沙混合着泥的世界,这也就是戈壁的世界。戈壁比沙漠要生动一些,土地的色彩本身就深浅错落,在火烧山景点,特别明显,平坦的大地,是火红的颜色,再远处些,混杂着的是幽黑颜色,黑的是煤,红的是将煤燃烧后的变色。 植物,无法成片成林的植物,珍贵而夺目。贴地而生的多是橛类物种,小心的抱成一团,圆圆的外形可以抵抗风沙的撞击,高点的是耐干旱的红柳,同样是将树干拢成一团,没有片状的叶,只有像针一样的枝状叶,这就是干旱地区的植物特色。白杨是这里最高的植物,尚有未落尽的小片圆叶,但数量不多,个头远比不上想象中的高挺,每一株都像刚刚栽下一样幼小,环境是多么残酷,它们永远无法长成参天大树。 植物不多,但色彩却丰富异常,深红、火红、金黄、淡黄、枯黄、草青、灰白、灰黑,统一和谐地在戈壁上存在着,荒漠变得生机盎然。我们的兴奋点跟随色彩而跳动,蓝天背景下,金黄是最耀眼的色彩,每当出现金黄的一株白杨,我们都发出一阵赞叹“看那金色啊,太美了”。 我们还是见到了河流,还有湖泊,甚至有一个人工水库,水库上写着“北水南调,我们的努力”,几近干涸的水库,安安静静的没有人影。在有水的地方,就有更多的植物,尤其是有白杨,白杨的个子在水的作用下,合符规律的长高变壮了,于是,它的金黄色更加张扬,成林的白杨,成片的金色,在河岸中蜿蜒,在风中诱惑似的摇曳。我们夸张的赞美着,导游小姐说:“再往北,会有更大的白杨,更黄的色彩。” 布尔津是我们到喀纳斯的中转站,是一个县级市。环境之干净增加了我们对喀纳斯的信心,天气还是不冷,两件长裳,正好让我们享受夜晚空气中的清凉。9点钟出发,相当于广州的7点钟,要到下午四五点钟才可以到达喀纳斯,又是几乎全天的车程。“在新疆旅游,会有整天都在车上的感觉。”导游这样安抚我们。 昨晚到达布尔津,已经是夜色降临,今晨离开布尔津,才豁然发现,这里有许多的参天白杨。白杨原来可以是这样结实挺拔的,从这里开始,我们见到的白杨恢复了本来的面目,尽情的舒展向上的身躯,绝对的婷婷玉立。 这片土地,主要居住着哈萨克民族,属于游牧居住方式,随处可见策马的骑士,自由牧放的羊群、马群、牛群。城市来的人,对一下见到那么一群动物,会有“你看!你看!”的惊喜。翻过一个山头,再翻过一个山头,我们进入了喀纳斯景区。
|
转自:http://www.yoyocn.cn/trip/book/14201.html19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