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月2号凌晨,乌鲁木齐雪花纷飞,把所有的黑黑的东西都藏了起来。温柔的雪花第一次让我感到乌鲁木齐的美丽。乌鲁木齐在我心里的那些黑的,泥样的,巧克力色的,无处不在的脏东西暂时不在了,代之的是洁白、温柔、甜蜜的凌晨雪景。我们一行8人在快乐驿站集合,于7点整时出发。新C17801和新E2988载着我们、行李、物资和信心、探险精神出发了。 这样的季节在新疆几乎没有地方没有雪,没有地方没有冰。我们司机也是领队之一是白哈巴度假村的经理耿俊虎,是位有着丰富冰雪驾车经验的司机。他认真、谨慎,坚持安全第一,一路上给我们讲解了很多有关冰雪天气的驾车知识。我就是一位坐在耿俊虎车上的游客,他一丝不苟、幽默认真的态度深深感染了我。这次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于仲涛是乌鲁木齐古道探险公司的总经理,是一位有激情的探险者,有创想和信心的开拓者,有资历的越野车司机。他和耿俊虎搭档,带着旅游人士的执着,带着游客的梦想,迎着困难,向着喀纳斯前进了。 上了乌鲁木齐至奎屯的高速,两部越野车交替开路,保证不同的路面不同的安全时速,保证司机随时警惕。对讲机就是两位司机的最好拍档,随时通报路况,提醒彼此需要注意的情况。 离开乌不久,我们的车在前面,这时对讲机里传来于仲涛的声音,“后面有车要超你,小心!让它超,给我们带路”。话音刚落,一部车呼啸着冲了过去,“冰雪路面这么快真是…”耿俊虎自言自语的唠叨着。本来我们想跟在那部车的后面,但是那部车的车速太快,远远超出了耿俊虎要求的安全速度。不久就不见了。但愿它一路平安,我在心里默默的为它祝福。 毕竟是零下20度左右的天气,虽然已经九点多了,天亮了,太阳也出来了,但是车窗上厚厚的霜,还是让我无法看到路边的风景。只有从司机前方的玻璃看出去,白白的、间或有些褐色点缀,电线杆悠悠的向后飘着,电线扭扭曲曲的摆着身姿,一片白戈壁,一片雪丘陵,一片雪红柳地,一片秃黄杨林,无论是跑了多久,窗外除了占绝对优势的白色以外,就是星星点点的土黄、褐色,当然还有那渐渐透亮清晰的蓝色。 因为早上起得早,在内地上班已经2个小时的时候,太阳才把眼睛睁大了,亮亮得晃着我们的眼。除了司机我们一个个都昏昏沉沉,轮换着美美得睡了一觉。感觉没有多久就到了克拉玛依采油三厂。在一家小饭店吃拌面,过油肉、土豆丝、西红柿炒鸡蛋,我们把它相互混合在一起拌在面里,一个个吃的满面红光,只喊香。这种情景让耿俊虎同志撇着嘴角飘出一句“最好的拌面在乌鲁木齐……”可他哪知道,这香里更多的是对“饥肚饭好吃”的注解啊! 过了克拉玛依的白碱滩,时而厚厚的冰雪路面,时而干干净净的柏油路面,时而限速过个小镇,时而狂奔在荒原上。太阳也慢慢的在我们的车后了。“把车窗摇下去,快拍夕阳!”耿俊虎急切的声音在我懒洋洋的耳边响起,犹如落入安静的水面的石头一样,让我的心一下荡漾起来。用力摇下窗,扒掉相机套,压下POWER,探出身,哇,于仲涛的车在我们的后面,夕阳在他的车后面,不知是他红色的车身映衬着鲜红的夕阳,还是夕阳映衬着他切诺基的鲜红外衣。那晶亮的圆样物体立在地平线上方的云朵上,,用它明晃的光圈圈住我们,痴痴的跟随我们,不愿我们离开它,好久好久。可是时间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可抗拒的力量,它哀怨的围起了面纱,放我们远去。可是它不知,我为了给它留影,我的手,我的胳膊,我的脸都是要受到考验的啊!那手指瞬间就失去知觉得体验可是深深留在了我的记忆里。 我们看到了没有一片树叶的胡杨林,我们看到了只有枝条的红柳,我们看到了已经冬眠的魔鬼城,我们看到了依旧工作的磕头机,我们看到了我们车后的“古道探险“的旗帜一点点的被风“蚕食”……. 天黑了,耿俊虎嘴里美丽的七仙女发电站看不见了,只有那满天的繁星把车窗摇下的那一点点缝填的满满的,变换着坐姿从那条缝里找寻我熟悉的星座。记得那也是个满天星的晚上,也是在去布尔津的路上,也是在车上看星星,也是一样的开心,也是一样的惊叹,唯一不同的只有气温。不知那颗星是我,不知那颗星是你,不知道的太多,但只有一个知道,那就是我和你都在同一片星空下。 慢慢的走过了40公里的冰雪下坡路,静静的走过布尔津,向着哈巴河飞奔。入住碧树春酒店,开始站到了喀纳斯的梦的边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