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喀纳斯西线攻略(转)

[游记]喀纳斯西线攻略(转)

2008-06-10    baidu.com

想去。。。先把计划做在这里。。。反正今年是没机会了。。。恩。。。我要去看水怪。。。

第一天 车上的24小时
================
车到了布尔津,和攀岩者带领的小羊军团东线队伍挥手告别,我们坐上了开往哈巴河县的汽车。汽车是从吉木乃发往哈巴河的过路车,发车的时间是上午11:30。我们及时地买上了最后15张票,票价8块多,如果没有这个车,我们可能就要座15元一个人的夏利出租车了。车上坐的都是从吉木乃到哈巴河走亲戚的哈萨克人,不到一个小时,车就到了哈巴河车站。
从哈巴河县到白哈巴村,还有118公里的山路,而且几乎全是土路,布尔津到喀那斯修路的时候,所有的车都必须走哈巴河,而现在,这里已经门前冷落鞍马稀了,只有一辆少林客车在哈巴河与白哈巴之间往返客运,驾驶员是一位技术老练的哈萨克人,在和汉族人交流的时候,讲一口流利的河南话。我曾经走过这条路线,对这条路的艰险深有体会。汽车是下午4点发车,在这之前,我们愉快地享用了5天来的最后一顿过油肉拌面和干炸五道黑,然后在县城人民的注视下,巡游了哈巴河的主要街道和农贸市场。
我们的15张车票是在乌鲁木齐和布尔津一再确认过的,哈巴河客运站的漂亮的女售票员如约给我们留下了票,就在我掏钱买票的几乎同时,一个老哈巴河人要买2张白哈巴的票,被漂亮的售票员告知没有票了,好险!

摄影:阿木
汽车按时开出了客运站,向着白哈巴的方向前进,道路越来越险,上车的哈萨克和蒙古图瓦人也越来越多,上车的时候伯爵狡猾地将门口的可以伸直腿的座位让给了我,自己选择了后排的靠窗的座位,我在暗自庆幸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到狡猾的伯爵留给我的是长达6个小时的被压迫的痛苦经历。
由于上车的牧民越来越多,我身前的人越来越多,一个体重在70公斤以上的大婶,已经被挤得站不住了,她一边抱歉地微笑着座在了我的左腿上,一边将手中的重物放在我的右腿上;站在我前面的一位大叔,占据了本来是我放脚的地方,以至我不得不掂着脚尖座在座位上,而我的怀中,还怀抱着一个中学生的沉重的书包。这个时候,我心里闪现出了南疆温暖的塔河,腐败的乌苏胡杨林之旅,想起了雪地鱼翁、维拉....甚至东线的队伍,此时也正在贾登峪的宽阔的大路上边走边拍,享受着喀那斯温暖的阳光,哦,上帝,安拉,佛祖,我为什么要选择喀那斯西线?为什么在经历这条惊险无比的白哈巴之路的同时,还要享受6个小时的压迫之苦,或者,现实一点,哪怕把座在我腿上的哈萨克大婶换成一位美女?

摄影:阿木 车过了铁列克,天色渐渐地黑下来了,车上的人也略微少了些,人们开始能够调整位置和身体,大婶下车后,身边的哈萨克大叔终于能够坐在了车厢里面的啤酒箱上。随着夜幕降临,车窗外已没有什么能够吸引大家的视线,大家的注意力都转移到车厢里,车上的气氛也逐渐热烈起来。几个图瓦蒙古学生开始小声的唱起蒙古族民歌来,渐渐地,在大家的掌声鼓励下,歌声越来约整齐,越来越悠扬、越来越纯正。我们的文艺委员ROCKER和汪汪试图和他们对唱,可是,我忽然感觉到,在这个特定的时间、空间里面,这个车厢,乃至这条路,这片山水,似乎就应该是属于这些蒙古小伙子的的。从我们这些背包客口中流淌出的,无论是旋律,还是歌词,和那几个蒙古青年的歌声相比,似乎都显得苍白无力。

白哈巴村尘雾 摄影:绿色阳光
不知不觉地,车已经到了白哈巴,我们和图瓦人的对歌也就此败下阵来,可是,因了对歌,我们之间却可能由此而结下了不解之缘。 远眺白哈巴 摄影:绿色阳光
当晚,我们就住在了一位叫肯杰的图瓦青年的家里,他就是在车厢里面歌唱得最好的一位。小伙子一头长发,个子不高,后来我们才知道,他是白哈巴村小学的音乐教师,在乌鲁木齐的蒙古师范上过学,这次是外出培训,趁着假期回来与家人团聚的。
肯杰的家很容易找,就在白哈巴村口丁子路口下车,向北徒步约200米,到白哈巴林荫大道的丁字路口后,右边的那家就是。这是我们在阿尔泰山上的第一天,我们住上了贴有喜字的房子,吃的汤饭,睡的大通铺。第二天的清晨,伴着和曦温暖的阳光,在肯杰家的院子里,又吃上了有油饼、奶茶、凉菜和酥油的早餐。我们甚至还留下了小羊军团的徽章,并且为肯杰的木屋起好了名字:肯杰的小屋--小羊军团之家。

白哈巴的林荫大道 摄影:绿色阳光
在肯杰的家里,马德生问我是怎样联系到这个住处的,我回答说:我在卸包的时候问肯杰,你家能住15个人吗?肯杰说可以,于是我就跟他来了。 马德生惊异地说:就这么简单。 我说:对,就这么简单,一个能在拥挤的车厢里唱出纯正民歌的青年,一个在“十一”大假的第一天的夜晚赶回家和家人团聚的青年,一个白哈巴的图瓦部落蒙古族青年,事情本来就应该这么简单。

肯杰 白哈巴的图瓦音乐教师 摄影:玉玲珑

第二天,从白哈巴到那仁
===================

2号的清晨,阳光灿烂。

白哈巴村 摄影:山鹰
吃罢早餐,肯杰带着我们去看白哈巴界河,走在白哈巴的洒满尘雾的林荫大道上,一路上马德生反复向大伙询问着“界河”的含义,当他听说河对面的山已经属于哈萨克斯坦后,他显得很惊讶。肯杰带着我们来到一个山坡上,从这里,可以清楚地望见前哨班的哨所和白哈巴界河,以及对面的空荡荡的哈萨克斯坦的土地。就在我们得意忘形地以“外国”为背景拍照的时候,我们都没有意识到,危险正从我们的后面悄悄地袭来。

白哈巴的早餐 摄影:玉玲珑
当我们返回下山的时候,突然,一个边防军战士从林中闪出,他义正词严地告诉我们:“你们已经违反了边防管理条例,现在请你们跟我到连部去听候处理”。天,还有这一说,这里不是旅游区吗?这可是活动计划中没有料到的,我们可没有为这样的意外准备应对策略啊。面对意外,我们临危不乱,接连使出了威逼利诱,巧言令色,瞒天过海,过河拆桥,声东击西等计策,乃至美人计、走为上,终于,我带着几个人回去取证件,算是逃了出来,而山鹰、ROCKER等却只得乖乖地跟着去了边防连部接收处理。

日出桦林红似火 摄影:绿色阳光
回到肯杰家的住处,取了证件,我疾步向山坡上的边防连跑去,一边跑,一边想像着队友们在边防连里面的遭遇。我的脑海中不时地浮起渣滓洞、白公馆的场景,还有老虎凳、土飞机,一瞬间,山鹰的形象变成了许云峰,玉玲珑似乎就是江姐,对了,还得有个变节份子,就是 ROCKER吧,他扮演浦志高。正想得高兴,一不小心,手被栅栏划破了一道血口。
在进错了两个门,走错了三条路,问了四个人之后,我终于赶到了边防连的门口。突然,一群穿着冲锋衣的人兴高采烈地从里面走出来,仔细一看,那不就是许云峰、江姐、浦志高他们吗?难道他们这么快就....
事后我才知道,我失去了一次认真学习边防条例的机会。为了弥补这次学习机会,也为了让今后去白哈巴的朋友不再犯类似的错误,请ROCKER为大家宣讲边防管理条例。
为了节约时间,我们乘坐的是一辆敞蓬“奔驰”,车厢上还散发着泥土和牛粪的清香。坐在车上,可以尽情地仰望天空,原来,在白哈巴的丛林公路上,坐在敞蓬汽车上,有着最美的视野。
从白哈巴出来没有多远,就到了达板。站在达板上,放眼四周,茂密的森林、宽阔的草原,还有蓝天、白云,为什么大自然赐予了白哈巴如此多的美景?放眼四周,心好像要被周围宽广、大气的景色撑开了,撕裂了,如果我要形容当时的感受,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巨人,在白哈巴的原野和森林里,坦坦荡荡,自由行走。
汽车行驶了18公里,约一个小时后,我们到达了徒步出发点:那仁路口。从这里距离那仁牧场还有16公里的路程,一路都有汽车路。十月的山野,已经没有了牧人的踪迹,那仁牧场,这个“瘦长”的山间草原,还有那仁河,将会怎样迎接我们?
远眺白哈巴 摄影:绿色阳光
由于出发时间太晚,我们一路疾行,在绕了无数弯,过了无数坎之后,我们终于沿着山间公路,打着头灯走到了那仁牧场。夜晚,我们扎营在那仁河畔,草原上的牧人们早已离去,陪伴我们的是平坦如镜的草地和满天的繁星,还有潺潺的水声,很快,半个月亮从山的背后升起,掩盖了星星的光芒,并将它温和的月光洒在每个人的身上。晒着月光,伴着歌声,点着篝火,喀那斯西线徒步的第一个露营之夜,就这样开始了。
第三天 密林中的穿越
================
西线的队伍一共15人,直到第三天的清晨,我才有时间细细地打量每个同行的队员。

摄影:山鹰
15名队员很自然地分成了三组,玉玲珑、流星、汪汪三位女队员中,从驴龄看,玉玲珑是她们的头,被推举为女兵班长。后面几天的徒步证明,她是一个很有责任心的老驴,非常好的同行伙伴。流星是梧桐的妹妹,大学生,不善言谈,据说他们家里的话都被梧桐说完了,在野外,她的一举一动虽然还略显稚气,去透着刚强。汪汪是和她的老公阿木一起来的,她属于那种什么时候都能找到快乐的女孩。
马德生和五号两个是老外,五号几乎不懂汉语,地力夏提是大学生,维族,他们之间有时用维语交谈,有时用汉语,有时用英语。应该说他们都是目的清晰,责任心强、可以信任的队友。马德生的蹩脚的汉语和不合时宜地引经典据典,也是我们一路上快乐的不竭之源。
剩下的9人中,ROCKER、花生子、阿木、山鹰、绿色阳光、花生、伯爵和我都是本地山友,其中有的是领队,有的也是老驴了,只有山人是从西安来的驴友,体态微胖,第一次相识,第一次同行。
直到中午1点,我们才拔营出发。穿过了平坦的那仁牧场,从护林站旁边的山口向东,直线距离8公里就是双湖了。森林越来越密,地上的倒木越来越多,有的是落叶松,有的是泰加林,有的是白桦树。密林中的很多道路被积雪覆盖,几天内显然没有人走过,看不清道路,我们不断地迷路,又不断地修正路线。雪地上不断出现奇怪的脚印,有的很大,有的很小,我们不敢多想,心中一门心思就是要在日落前穿越这片陌生的丛林,到达双湖,到了双湖,喀那斯就不远了。
这个时候,我不得不承认,对于陌生线路的穿越,15人的队伍是最理想的组合之一,换句话说,在15人的队伍中,有任何的不理想的因素存在,都会立刻被整个队伍所发现、判断和反应。当我们迷路的时候,当我们饥饿的时候,当有队员掉队的时候,当有人体力不支的时候,当有人表现出色的时候,当有队员表现怪异的时候,整个队伍就象一个功能健全的人体一样,立刻产生必要的合理的免疫反应,从而保证整个活动的顺利进行。在我的记忆中,几年来最难忘的活动,往往不是那些数十人参加的庞大的活动,恰恰是一些只有十来人参加的活动,哪怕是短途。

摄影:山鹰
傍晚,太阳已经西沉,双湖还是没有踪迹。在一片茂密的灌木林里面,我奋力地挣扎着开路,时而踩在沼泽里,时而站在树桩上,忽然,我拨开一片树枝,眼前露出了黑漆漆的一片湖水,双湖,就这样第一次出现在我的眼睛里。

双湖,是位于喀那斯湖西岸的两个相邻的湖泊,距离喀那斯湖约3公里。两湖各长1公里左右,相隔只有100米,有水道向通,来自冰川的雪水从西侧注入1湖,又从2湖流出,注入喀那斯湖中。双湖的四周都是茂密的原始森林,只有很不清晰的马道从湖的北侧穿过。也许是我们走夜路的原因,也许是徒步时远处低沉的从未听过的异响,尽管双湖的黄昏给我留下了神秘、美丽的印象,但双湖畔密林中的夜晚却让人感到阴森、恐怖。
这一夜,我们没能赶到喀那斯湖,趁着夜色,我们露营在双湖畔的密林中。
第四天,双湖--铁外克--湖畔

转自:http://hi.baidu.com/myfamilyy/blog/item/70795cdbb88dd363d1164e4c.html38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