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图瓦村游记

[游记]图瓦村游记

2007-07-30    allofall.cn

新疆喀纳斯是图瓦人在我国唯一的聚集地。图瓦新村位于喀纳斯湖南岸2-3公里处的喀纳斯河谷地带,周围山青水秀,环境优美,是布尔津县前往喀纳斯湖旅游的必经之路。海拔1390米。
图瓦亦称“土瓦”或“德瓦”、“库库门恰克”,历史悠久,早在古代文献中就有记录。隋唐时称“都播”,元称“图巴”、“秃巴思”、“乌梁海种人”等。 有学者认为,图瓦人是成吉思汗西征时遗留的部分老、弱、病、残士兵,逐渐繁衍至今。这更象是传说。而喀纳斯村中年长者说,他们的祖先是500年前从西伯利亚迁移而来,与现在俄罗斯的图瓦共和国图瓦人属同一民族。
喀纳斯图瓦人的房屋皆用原木筑砌而成,下为方体,上为尖顶结构,游牧时仍在蒙古包。狩猎为生,善射箭、骑马、滑雪,勤劳朴素、勇敢强悍。
喀纳斯图瓦人保存着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和语言,图瓦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与哈萨克语组相近,因此喀纳斯图瓦人均会讲哈萨克语。现在的图瓦人学校基本是普及蒙古语。
在生活习惯方面,喀纳斯图瓦人除欢度蒙古族传统的敖包节外,还有当地的邹鲁节(入冬节)、汉族人的春节与正月十五元宵节。
图瓦人信仰佛教,但萨满教对他们的影响也较深。
图瓦人较完整地保留着古老的部落氏族观念和宗教信仰。图瓦人每年举行祭天、祭湖、祭山、祭鱼、祭火等宗教活动。“敖巴节”是每年一次最大的节庆。
喀纳斯图瓦村与喀纳斯湖相互辉映,融为一体,构成喀纳斯旅游区独具魅力的人文、民族风情。
了解新疆图瓦人的路线
1、哈纳斯湖边哈纳斯村
乌鲁木齐--(965公里)哈纳斯---(5公里)哈纳斯村
2、禾木乡
乌鲁木齐--(780公里)布尔津---(200公里)贾登峪---(50公里)禾木乡
3、白哈巴村
乌鲁木齐--(780公里)布尔津---(56公里)哈巴河----特热克提乡---(180公里)白哈巴村
“我们有不同的语言,我们可能也有完全不同的生活习惯,我们中间不但有牧人,还有猎人,我们甚至没办法知道我们什么时候成为了“图瓦”,但我们的身体里还是流着成吉思汗子孙的血。”居住在喀纳斯“图瓦新村”里的图瓦人宝来义这样说他们这群特殊的“大汗子民”。宝来义长着一张带有很明显的蒙古人特征的脸。喀纳斯的图瓦新村里,图瓦人已经很少了,很多人都称喀纳斯的图瓦人为“正在消失的民族”,但图瓦新村里有多少图瓦人并不影响村子的繁华,无论是什么民族的人住在这个村里,家门外几乎都竖着“图瓦人家”的牌子。“图瓦”,已经冲破了一个民族或一个部落的概念,成为喀纳斯的一种“标签”。在喀纳斯神仙湾附近的图瓦新村,恰恰是真正的图瓦人宝来义的家门外没有立“图瓦人家”的牌子,所以他的家很难找。当我们问及他为什么不立这样一块牌子时,他说出了两个理由,其中之一就是前面所说的那句话,而另一个理由是:我们需要转场,那些多余的东西,我们不能添置太多。
宝来义的智慧,令人很感意外。他把喀纳斯的图瓦人分成了两类,一类是“生意人”,一类是“生活人”。生意人们以“图瓦”为荣,因为有了这两个字,就意味着源源不断的收入。在喀纳斯湖边,有几家“图瓦人家访”,他们向人们展示图瓦的历史、文化和音乐,其中包括那位图瓦人里惟一能够演奏图瓦族传统乐器“苏尔”的老人。到了“图瓦人家访”,每次收费30元,很多游客都在感受了喀纳斯湖的绝美湖面之后,忍不住到“图瓦人家访”去看看。宝来义并不赞成图瓦人用这种方式生存,他认为自己是“生活人”,他所代表的生活才是他们真正的生活。“生活人”并不喜欢别人称他们为“图瓦人”,在他们的眼里,自己只不过是一群成吉思汗遗落在喀纳斯这片“人间仙境”里的子民。宝来义的家中,挂着一幅发黄的成吉思汗像,无论转场转到哪里,这幅画像都会第一个被取向然后妥善保存起来。
宝来义口中的“生活人”通常都是普通的牧人或猎人。每年的10月,他们都到转场到“冬窝子”里去,牧人们会陪着他们的羊群度过无聊而漫长的冬天,到了开春的四月末,他们才会回到美丽的喀纳斯湖边。而勇敢的猎人们则会在冬窝子附近打猎,他们的主要猎物是野猪、旱獭和狼,他们以这些动物的肉为食,开春还会卖这些动物的毛皮。“生活人”的孩子们现在已经开始学蒙语了,绝大部分图瓦人已无法记起他们原来的语言和文字,包括“生意人”。喀纳斯所拥有的关于图瓦人的印记越来越少,说图瓦人“正在消失”是一种非常准确的定义,但无论如何“图瓦”二字是无法消失的了。无论“生活人”承不承认,“图瓦”二字都要成为一种“标签”,即使最后这个标签所指向的人群真正消失了,标签本身也仍然长久地存在。宝来义说了一句很形象的话来形容图瓦人:住在图瓦木屋里的人都是“图瓦人”,但只有愿意搬出木屋去住毡房的人才是真正的图瓦人。一种早晚要消失的传统,仍然被宝来义这样的“生活人”所固守着,无论何时,他们都不愿意放弃,即使这意味着他们要付出更多的艰辛。
宝来义说不出他为什么要这样“固执”,他甚至不知道什么才是“图瓦文化”,但他的坚守却让我们看见了“真正的图瓦人”。
宝来义没有去过他老祖先曾经定居的禾木乡,今年已经五十岁的他在图瓦人里也算是“高龄”了,而他的父辈就已经没有在禾木乡定居了,他一直想去看看美丽的禾木,但虽然离得并不远,他却一直都没有机会回去。他说:我的儿子现在在喀纳斯小学读书,学的是蒙文,至少他不会忘记成吉思汗了,将来他长大一些,一定让他回去看看禾木乡,看看那里的“红桦”,再从那里的河中带一些水回来。他的孩子十三岁,离图瓦人“长大”的概念已经很近了。通常图瓦人十五岁就被视作是成人,宝来义的这个愿望只需要再等短短的两年。
由于长时间的吃高脂高热的肉食,而且每天都要喝下大量的烈性白酒,宝来义的身体有高血压、高血脂等毛病,近年来这些毛病折磨着他,已经无法像他的祖辈那样放牧了,他卖掉了自己名下所有的羊,但他仍然愿意跟着其它的牧民转场,如果让他一直守在这如同仙境的神仙湾旁,对他来说是难以忍受的。我们见到他时,他说自己很快也要转向位于白喀巴那边的冬窝子去,还好,我们赶上了,我们看见了这位认“死理”的图瓦人。
从宝来义家里出来,我们放弃了去“图瓦人家访”的念头,或许经过喀纳斯的大名包装过的图瓦人,已经无法从真正意义上吸引我们的视线了,但如同宝来义这样的图瓦人却难以挽回地从我们的视线中滑走,甚至我们不敢确定下一次来喀纳斯还能不能看见像宝来义这样的图瓦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我们想看见“图瓦”这个标签,随时可以,这个喀纳斯最灸手可热的“标签”会一直都伙随在美丽的喀纳斯湖左右的。

转自:http://www.allofall.cn/bbs/club/clubPage.jsp?ccStyle=0&ccID=8&tID=97547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