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维罗纳,阿尔卑斯山下的. |
[游记]维罗纳,阿尔卑斯山下的. |
2008-05-22 sina.com.cn |
从米兰(Milan)西行,在前往水城威尼斯(Vinece)的途中,必然会经过一个小镇,就是维罗纳(Verona)。 维罗纳(Verona)位于意大利北部,是维尼托地区(Veneto)仅次于威尼斯的第二大城市,Verona在拉丁语中意为“极高雅的城市”。维罗纳北靠阿尔卑斯山,西临经济重镇米兰,东接水城威尼斯,南通首都罗马,自古就是一个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塞,同时也是意大利和欧洲铁路、公路相连通的主要枢纽,因此有“意大利的门户”之称。考虑到米兰和威尼斯作为大城市,住宿非常昂贵,所以我们选择在米兰稍作停留后当晚入住维罗纳,然后花一天的时间在维罗纳游玩,第二天早上出发前往威尼斯。考虑到交通方便,我们选择了一个距离火车站只需步行就可到达的酒店,而后来证明,这样的选择是很正确的。 阳光从酒店餐厅的落地玻璃窗中斜射进来,让坐在窗边的我们美美的在阳光中享用着早餐。虽然只是简单的面包果酱和黄油,却散发着浓浓的奶油香,加上香浓的咖啡红茶和诱人的香肠还有鸡蛋,一顿简单的早餐因为这暖暖的阳光而变的美妙。从酒店出发,前往小镇的中心。还在讨论着是否要租自行车游览小镇时,一条在清晨阳光下波光粼粼的小河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小河并不宽,但是清澈的河水在宽阔的河床上湍急的流过,水流声在宁静的清晨中显得颇为悦耳。还是放弃自行车的想法吧,徒步在这样宁静的小镇中闲逛确实是最好的放松和享受。 从酒店到小镇中心只有一条道路,却连接着不少可以匆匆一瞥的景色。老的政府办公楼和邮局提醒着我们小镇悠久的历史,却并没有让我们刻意的驻足观赏。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路边的建筑充满着艺术感。单是那用来照明的墙灯,用黑色的铸铁弯出的支架上适时的钻出不少小叶子,从支架上部一直蔓延到螺旋形伸出的前端,下方如同绳索般悬挂着马灯一样的灯罩。虽然都是铁制的,但细腻的纹理让人并没有铁的那种沉重感。路边有一幢不知名的建筑,看来颇有年代。石质的外墙和门廊窗檐都用浮雕装饰着,宛如展示艺术品的画廊。拱形的大门两侧,用四个肌肉健硕的半裸壮汉石雕作为墙柱,支撑起门檐上方的那条窄廊。四位壮汉神态各异,肌肉的线条却十分流畅,栩栩如生,让人远远望去还真以为是四名男子擎起了门上的那部分建筑。还有在十字路口蓝天下,用彩色的油漆粉饰墙面的几幢民宅,延续着地中海风格的单纯色彩风格,与周围那些古建筑粗糙的石质墙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以为地处交通位置,而显得格外可爱和耀眼。两侧种满栗子树的小路是我们最爱的摄影地。和上海马路两旁高大的法国梧桐树相比,栗子树的叶片没有那么大,形状也只是规则的长梭形,但是却密密的挤在枝头。时近初秋,泛黄的树叶如同老照片一般,用金黄色给绿色的叶脉镶上了一圈金边。在阳光下远远望去,如同那树梢着了火一般,微微泛着红光,甚是可爱。这个季节正是结果的时节,在树下行走是需要运气的。不察觉,便会被树上落下的栗子砸到脑袋。不痛,却会被吓到,以为树上窜下什么小动物一样。只有看清楚地上躺着的那个栗子果,才会一边捂着头上刚才被砸到的地方,一边会心一笑。我是第一次真正看到栗子果,如同刺毛球一样却是软软的,只有掉到地上或是用脚踩到裂开时,才会从里面露出的果仁看出这原来就是我们熟悉的栗子。 各式各样的小店吸引着路人的目光。家具店将一面大镜子搁置在门口。复古的铜质镜框镂刻着起伏的花纹,若不是一件艺术品也颇为值得收藏。花店里自然是朝气蓬勃,各种颜色的小花堆簇在稻草编织的花篮中,简单中透出乡土的自然气息。紫色的雏菊繁星一样挤在竹篮中,如果悬挂在阳台窗头,一定非常可爱。玩具店橱窗里展示着各式仿真的汽车模型,种类不下数十中,让一向喜爱汽车的我爱不释手。还有水果店里用纸箱盛放着番茄,一个一个整齐的排列着,十分诱人。一家书店干脆用一个大箱子装满了各种老款的旧书,让人一眼看去觉得是一个藏宝箱,兴致勃勃的翻阅一番后,说不定还真能找到藏书爱好者的宝贝。 作为继威尼斯之后意大利东北部第二座最吸引人的历史名城,维罗纳由于地处在北、南、东、西贸易路线上,它也是意大利最繁荣的城市之一。在过去,同样的原因曾使它成为一个繁荣的罗马殖民地,后来成为其中世纪的最高君主——斯卡利杰罗(Scaligero)家族统治下的重要城市国家,再后来就屈服于米兰的维斯孔蒂家族及威尼斯共和国,在拿破仑到来之前是处于威尼斯的统治之下。之后,它就一直受奥地利的控制,直到意大利统一。维罗纳城中心的交通干道至今依然保留着古罗马时代的网状结构,罗马时代的三条主要大道:奥古斯图斯大道、高卢大道以及波斯突米亚大道都要经过维罗纳,由此,维罗纳被视作意大利第二大的“古罗马化”城市,城内至今仍保存着许多古罗马时代、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建筑。 整个维罗纳小镇被一条名为阿迪杰(River 从维奇沃城堡开始,便算是正式进入维罗纳中心的古城区。这一点可以从马路的路面由原来的柏油马路变成了罗马所特有的石块路面。说是石块,其实只是表面看来如此。其实每一块石块本身是一根根的石柱,在铺设时垂直路面嵌入地下。这样的路面可以最大的增加雨水快速渗透,避免路面积水。只是如果是女生穿现在的高跟鞋行走其间,甚为不便。 从维奇沃城堡对面的小路便可进入到古城区的重要中心地段-布拉广场(Piazza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4ca4a4010098ki.html38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