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梵蒂冈 在梵蒂冈,最突出的建筑就是世界最大教堂圣彼得教堂,这是文艺复兴运动在建筑方面的代表作,是令所有参观者赞叹不已的建筑精品。 由和约大街向西行,来到圣彼得广场。圣彼得广场一改欧洲广场的小巧传统,宽阔而又壮美,中间呈圆形、两边有石头围廊环绕,中心为一方形尖顶纪念碑,地面向八个方向延伸出方砖线,仿佛一个表盘,纪念碑在地上的影子就像钟表的时针, 随太阳缓慢转动记录着岁月沧桑、世态炎凉。远远可以看到,白色的圆穹耸立天际,这就是圣彼得教堂。圆穹就是由米开朗琪罗设计而享誉世界。从地面到圆穹顶部的十字架,总高137米。尽管如此之高,但在广场远处,不必抬头,整个教堂尽收眼底。这是因为一般人向前看时,视线与地平线的夹角为17度。据说,米开朗琪罗当时设计时就考虑到这一点,可见当时他对人体各器官及其功能的了解已经相当精确。广场正中的埃及方尖碑高达41米,其主体高达25.5米,由一整块石头雕成。这一方尖碑是公元37年从埃及掠夺来的,起先在附近的尼禄广场。1586年,建筑师丰塔纳,动员了900多搬运工、140匹马、44盘绞车、5架起重机,一寸一寸地挪移,用了整整5个月时间,才把这座350吨的方尖碑竖立在这个广场正中。 圣彼得广场是梵蒂冈的心脏,各种重要活动都在这一广场举行,教堂也经常在这里作弥撤。因此,这一广场总是人山人海,热闹异常。可是,就在这里,八十年代初就曾经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刺杀教皇的恐怖主义血案。 1981年5月31口下午5时, 一辆白色吉普车在这一广场上的密密麻麻的人群中缓缓驶过,向圣彼得大教堂门口的讲坛驶去。吉普车上,准备在讲坛上发表演说的教皇约翰-保罗二世不时俯身同车旁的群众握手,或者亲吻某位母亲怀抱中孩子的额头,或者为迎候在车旁边的某位病人祝福,因此,车开得很慢。5时17分,吉普车即将开到讲坛附近时,突然枪声响起,教皇应声倒在身旁的两个人的怀抱里,白色的教袍上洇出一片血迹。广场上一时一片沸腾,乱作一团。吉普车这时一步未停,驶出人群,一直开往一家医院。广场上,愤怒的人群将一名凶手团团围住,而另外一名凶手则趁慌乱逃离现场。 被罗马警方抓获的凶手自称是“土耳其最大的恐怖主义者穆罕默德·阿里·阿贾”。而伤势严重的教皇经医院抢救转危为安,经过一段疗养后出院,恢复工作。据说,后来电视播出过恢复健康后的教皇曾到监狱看望阿里·阿贾的实况。教皇完全摆出是一副大慈大悲、不计前嫌的样子,与阿里·阿贾促膝交谈,谈些什么,当然只有他们两人知道。阿里·阿贾起初似乎有些感到意外,过了一会儿转为无动于衷的样子.会见很快收场。 这样一件轰动全世界的刺杀案,自然也引起某些大国的关注。案发不久,美国中央情报局安卡拉前站长立即撰文说,苏联参与了这一阴谋。而将近十年以后,1991年1月,负责第二次调查此案的意大利预审法官普里奥查阅美国中央情报局有关此案的秘密档案时发现,当时的中央情报局局长助理罗伯特·盖茨签署了两份指示,指示分析人员无论如何都要证明,苏联参与了刺杀教皇的阴谋。后来.中央情报局前苏联科科长古德曼也承认:“有人想操纵事实。一个时期以来,一些政治势力对中央情报局领导人施加了巨大压力,要求我们的分析人员论证出克格勃参与了刺杀教皇的阴谋。”......在这时,你会强烈地感觉到,刺杀教皇的是土耳其的恐怖主义歹徒,而那些企图操纵事实、伪造历史的人们却是在亵渎上帝! 圣彼得大教堂气势恢弘,沿石阶逐次抬升,12根立柱支撑的门廊厚重而坚实,一派“天国圣境”的气魄。走进教堂,立刻感受到了生灵的渺小。艺术大师们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了无限的宏大。天穹被教堂的顶盖现代化了,三维的局促感却全然消失。此时,高度似乎已经没有了确切的度量。光线暗淡,身边高大的大理石雕像洁白如玉,在光影的烘托下反倒珝珝生辉。悠远的圣歌萦绕四周,循声望去,一片明亮,圣坛旁在举行纪念仪式。络绎不绝的信徒和游客纷纷驻足于彼得像前或是抚摩或是亲吻他的“圣脚”,相传这样能给人带来好运。 —时间,人们仿佛脱离了喧闹酌尘世,心中升腾起空灵的感悟。我们也在心中默默许愿,期盼人生无悔,祝愿好人平安。 走出教堂,在圣彼得教堂两侧通向梵蒂冈办公区的入口处,护卫的兵士都是瑞土籍的。据说.当年在保卫教皇的战斗中,瑞士士兵勇往直前,几乎全部牺牲。为表彰和纪念他们的英雄行为,瑞士人获得了守卫梵蒂冈的永久资格。今天,有100名瑞士人组成教皇卫队。他们身着米开朗琪罗当年设计的鲜艳服装,手持长枪,站立门口两侧,这也算是梵蒂冈特殊的一景。由于服装奇特,游客常以他们为背景摄影留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