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旅游游记 |
[游记]旅游游记 |
2007-07-21 uukm.com |
昆明文庙是云南第一座文庙。昆明文庙为云南平章政事赛典赤所建,就连地皮都是赛典赤花钱买的,落成于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庙有屋53间,大成殿位于正中,孔子圣像朝南端坐。东西两庑原有孟子等四贤和子路等十哲相伴,大殿对称两厢有孔子七十二弟子和历代名儒。整个建筑气势恢宏,内外完美,当时为云南最大的学宫。庙建成后开始招收学子。赛典赤拨了学田,作为办学经费。 这座文庙毁于元末,明黔宁王沐英重建,明末农民战争中又被毁,现在看到的文庙街文庙,建于清翰康熙廿九年(公元1690年),清朝政府将其迁建于此地,前后历经乾隆、嘉庆,直到民国年间一直都在进行保护性的修葺。其鼎盛时期,方圆1.8平方公里,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原设东西两道大门,两道大门都立着书有“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的“下马石”,再大的官至此都得下马。 两道大门分左、中、右三格,中间一格,只有皇帝赐匾或本省有人中状元才能打开通过,平时,任何人都只准走侧门。进大门后就到了棂星门,这是昆明文庙现存唯一完整的建筑。棂星门是一枋、四柱、三门花岗石建筑。中门为棂星门。棂星是一颗星座,又叫天田星,意为尊孔必尊天。左右两门为礼门、义路。孔子的核心思想为:仁、礼,提倡以礼治国,故叫礼门;义即仁义、正义、舍身取义等。中门下为蟠龙抱柱,制作精巧,栩栩如生,具有很高的雕刻艺术价值。棂星门后为清代建筑碧水泮桥,桥下为泮池,又叫学海。有道是“书山有道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海即指这池水,清代要中了秀才才能称之为“入泮”,成为学海一粟。 跨桥后上十级台阶即达原大成殿位置。大成殿东西长30米,南北径深30米,殿梁上有匾9块,其中“万世师表”为康熙皇帝献。大成殿后殿为崇圣殿,供有石刻孔子像及圣迹图30余幅。 昆明文庙是市区内较大的建筑群,由大成殿、崇圣殿、桂香阁、明伦堂、尊经阁、魁星阁等组成,占地面积之大,建筑之精美,在城区面宇中首屈一指。在清代,每年农历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诞辰,文武官员祭孔场面相当壮观。新中国成立前曾用作民众教育馆,新中国建立后经修葺改做大众游艺园,市级文艺单位也入驻其中。“文化大革命”中作为“封、资、修黑货”惨遭彻底破坏,仅剩一点点遗址及残墙断壁和几块残碑,其中,《战后修复孔子庙碑记》记载了一段光荣的历史和苦难的往事:1941年1月,文庙魁星阁展出了被我国军队击落的日军飞机一架。日军闻讯后,于29日派机群来袭,大成殿、大成门、桂香阁、尊经阁、明伦堂同时被炸毁;崇圣殿与仓圣殿被炸去一半。1946年,云南省政府拨币三千万元,修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进行过多次维修。 昆明的文庙即是拜祭孔子的地方,又是教书育人的场所。“云南府儒学”和昆明县儒学都设在这里。创建之初,开始时入学人少,以后每期招收150名学生,除汉族外,其它少数民族如彝、白、满、回等民族都遣子入学,充分体现了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教材与全国统一,主要为四书五经等。四书五经,是宣扬中华民族古代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在当时,对提高云南各民族的文化水平、培养各类人才、维护祖国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孔子“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学而优则仕”等思想影响下,元代有5个昆明人首次金榜题名,中了进士,闯入仕途;明清以后,更是人才辈出,举人、进士和书画家大量涌现,层出不穷,文庙功不可没!文庙在昆明的历史演变和社会进步中,起到了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昆明文庙, |
转自:http://www.uukm.com/chinese_gb/web/artc/986.html33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