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意外的黑森林之旅 |
[游记]意外的黑森林之旅 |
2008-05-22 163.com |
正在我们陶醉于山中美景之时, 接到了老人的电话. 询问我们已经到什么地方了, 他们好为我们准备午餐. 匆忙继续上路, 下坡的山路不怎么陡, 又行驶了大约40分钟便看见了我们的目的地- 拖特牧斯, 此处是旅游地, 几乎家家都向外出租度假别墅, 别墅的构造甚是精巧, 但大体基本相同, 只是大小不同. 进镇的第二家便是我们预定的度假别墅, 一栋三层的木质楼房. 我们租下了整个一层, 大约80 多平米. 两个房间以外有起居室和厨房、卫生间. 厨房还可以自己做饭, 让人有种到家了的感觉. 除了起居室内的壁炉外, 屋中的一应家具全部是木质的, 甚至连天花板都是木头做的. 太令人难以想象了! 这大概就是我们所说的“靠山吃山”吧! 因为山上多的是树木, 当地的居民只要办张采伐证就可以随便开采. 大概是地广人稀的原因吧,所以根本不必担心过度采伐一说. 更令我难以想象的就是, 这整栋别墅竟是房东、一个不到60岁的老人自己一手建造的. 从每一块木头的采伐, 到雕刻, 到上漆. 从楼梯到地板, 从窗框到阳台. 在对别墅的巧夺天工的诧异中开始了我们的午餐. 由于我们的德国朋友已经不是第一次来此度假, 所以对当地相当熟悉. 他们甘愿做我们的活地图. 于是接下来几天的活动, 便都是由他们安排的. 当天吃过午饭已近3点, 稍做休息后,在老人的提议下我们参观了当地的博物馆. 小镇虽小但当地的博物馆却办的有声有色, 确切的说是相当有特色. 所以即使在下雨天参观的人也是络绎不绝. 这个博物馆展示的是100多年前当地人的生活情况,从生产到生活, 从饮食到起居,甚是有趣! 浏览了一下博物馆的客人签名簿, 发现到此处的游客竟来自世界各地! 不过庆幸自己是所到的第一个中国人, 当然毫不吝啬的签下了自己的大名, 用中文! 回到住处已近5点, 房东女主人适时的送来了她亲自烤的李子蛋糕, 做为对我们的欢迎! 由于旅途劳顿, 早早的上床休息. 一夜无梦, 次日清晨在一片欢快的鸟鸣声中醒来. 厨房中飘出淡淡的咖啡香味, 原来老太太已经在准备早餐了. 老公也早就出去呼吸黑森林的新鲜空气了. 回来后他神秘的告诉我, 在别墅的后边, 找到了一条不知源于何处的小溪. 看来就我一个是懒虫. 早餐已经准备好了, 一边在享用丰盛的早餐, 一边介绍着我们今天的行程. 首先去采购我们这几天的食品, 然后去距离此处大约20多公里的另一个小镇去参观当地的教堂. 将近11点, 我们乘同一辆车出发. 为了弥补早晨懒散的形象, 在购物过程中我积极表现, 并主动争取今天晚上下厨. 一路开到那个小镇, 也仿佛是在山中绕来绕去般的感觉. 许是在欧洲呆的时间久了, 见的教堂也多了,所以对这个所谓黑森林中最大的天主教堂并没什么特殊感觉. 也许是外国人有种与生俱来的教堂情结吧! 我倒是更喜欢在当地的步行街上漫步的感觉, 少了大都市的喧嚣, 多了几分宁静! 随手买了几张明信片, 自己收集也好, 以后寄给朋友也罢, 总之是自己多年养成的习惯! 4点钟左右我们回到了住处, 一路上我已经想好晚餐准备什么了. 我准备做炸酱面, 每人一盘配些黄瓜丝,既方便又简单而且绝对有中国特色. 最主要的是符合老外的卫生标准. 因为他们实在是不喜欢所有的人都用自己的餐具在一个盘子里叉来叉去. 效果比我预期的要好, 因为所有的面和酱都被消化了. 吃过饭后, 我争着洗碗, 这的厨房没有准备洗碗机, 只能自己动手了. 在洗碗的过程中我又发现了中德文化的碰撞,因为以前从没和德国人如此近距离的生活, 当然不了解他们的洗碗习惯. 老太太因为不好意思让我一个人干活, 于是对我说, 我们一起弄吧! 要么你洗, 我来擦, 要么我洗, 你擦. 我说无所谓, 她就开始洗起来. 看她把所有的盘子都放到一个水槽里, 然后开始放水, 水快满了以后, 放了很多洗洁精,一个一个的开始洗起来, 洗完的盘子多半带着很多洗洁精, 她就把它们都放到另外的一个水槽中,等到所有的盘子都洗完后, 她居然对我说, 你可以擦了。我的天呐, 我满以为她最少还要涮上一遍呢! 以前早有所闻德国人可以直接使用带有洗洁精的盘子, 今天终于见识了. 只好推脱说, 我马上擦, 你先到屋里休息吧! 趁她不在, 赶快把所有的盘子全部用清水淋了一遍. 从此以后, 直到度假结束,洗碗的活我就全包了. 我想老太太直到现在也不能理解, 我为什么那么热爱洗碗事业. 晚饭过后, 老公非要带我去找那条不知道源头在何处的小溪. 正好老人们也有晚饭后散步的习惯. 于是, 我们便结伴沿着小溪向后山攀去. 山路并不陡峭, 大约20 多分钟便找到了源头, 一条很小的瀑布. 向另一个方向走去, 不多时便来到了公路上. 沿着盘山公路继续前行, 迎面竟走来很多徒步旅行者.他们穿着徒步旅行的服装, 每人都手拄一支徒步旅行专用的拐杖. 黑森林区道路管理的非常好,无论是车道还是步行道,均标志清晰. 人们自己事先选好行走路线,按照标志,轻松上路,走上一天。黑森林内有些餐厅是针对行走的游客开设的. 一般来讲,这类饭菜更实惠,提供的热能很大. 据说许多美国和加拿大人,不远万里,特来此地行走。早就听说徒步旅行在德国是一种很流行的运动. 以前在大学中, 也经常看到组织徒步旅行的广告,今天算是见识了. 据德国老人介绍, 这些徒步旅行者最喜欢的就是在雨中穿山越岭. 真是好奇怪的习惯啊! 不知不觉, 天色已黑, 小镇上还有很多风光我们没有领略, 打算留到明晚. 回到住处, 洗了个热水澡, 和老人们一起看了会儿电视, 便休息去了. 本以为早睡可以早起, 可第二天还是我最后一个起床的. 大概是黑森林实在是太宁静了. 亦或是老人们的觉太少的原因吧! 接下来的几天早晨, 我也不再做徒劳的努力了. 总之, 我喜欢睡到几点, 就睡到几点. 从来没人喊我. 因为老人们的观点是, 既然我们是来度假的, 那就应该完全放松,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早晨睁开眼睛就能享受到精美的早点, 真是人生一大快事啊! 而且如此丰富又具有黑森林特色, 我们早餐吃的面包、奶酪、黄油和果酱全部是黑森林的特产. 我已经习惯了在早餐期间, 听他们介绍一天的行程了. 反正我们也没什么确定的目标. 只是他们觉得有观赏价值的地方便介绍给我们, 而且我们也是看天气而行动的. 天气好的日子, 就多安排些户外活动, 天气差的日子, 就多进行室内参观. 总之是, 一天去一个地方, 否则赶的太紧不说, 他们老人的身体也吃不消. 接下来的这天, 我们去了德国和瑞士的交界处, 是莱茵河流经的一个叫巴登栽肯根(Bad-saecken)的小镇上的一坐木桥. 桥的中间用白线画了一道, 线左边就是德国, 右边就是瑞士. 在桥上, 我想到了中国的鸭绿江大桥. 虽然此桥不及鸭绿江大桥的雄伟与壮观, 但是却平添了几分宁静与和谐. 木质的桥栏上装点着许多盛开的鲜花. 桥身内部悬挂着很多镶在玻璃镜框内的招贴画, 都是介绍关于此桥的修建及历史的. 过往的行人在此闲庭信步, 因为站在桥上向北望去, 远远的就可以看见冰雪覆盖的阿尔卑斯山. 起初,我还以为是天空中的云雾呢? 仔细看去, 雄伟的阿尔卑斯山型在阳光的照耀下, 奕奕生辉! 怪不得桥上的游人络绎不绝. 在桥上盘桓了半个小时, 也没有遇到一个检查证件的. 甚是扫兴! 因为向我这种亚洲脸孔的人在欧洲的公共场所最容易被检查护照的了, 已经习惯了. 好在他们对亚洲人的态度要比对那些伊斯兰教人好多了. 从桥上下来, 便去了镇中心. 在那里我们品尝了当地最有名的黑森林冰淇淋. 因为黑森林的特产就是黑色的大樱桃, 所以当地的人们就用黑樱桃做各式各样的甜点. 价格虽然不菲, 不过也物有所值了!
|
转自:http://lijiashan8.blog.163.com/blog/static/188284482007040565346434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