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梵蒂冈梵蒂冈城游记:国中之国梵蒂冈(Vaticano)

[游记]梵蒂冈梵蒂冈城游记:国中之国梵蒂冈(Vaticano)

2008-06-13    17u.com

国中之国---梵蒂冈

上海刘谦楨/文 汤章诚/图

过罗马旧城台伯河(见图1),远远看到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的圆屋顶。

图一 过罗马旧城台伯河

梵蒂冈(Vaticano)是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市西北角的宗教国家,在罗马旧城台伯河的西岸,

面积只有0.44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公元756年,法兰克国王丕平把罗马城及周边地区

赠给了罗马教皇。此后教皇势力日益扩张,及至意大利中部地区。罗马,逐渐成为西欧教会和政治

生活的中心。1870年意大利全国统一,意大利王国收复了教皇大领地剥夺了教皇的世俗权利,逼教

皇退居到梵蒂冈,而教皇则对意大利国王不予承认,也不承认教皇国的灭亡。直到1929年双方签订

了《拉特兰条约》,圈定了现在梵蒂冈的国界,矛盾才得以和解,于是才有了今天的梵蒂冈国。梵

蒂冈是一个主权国家,是全世界天主教徒向往的地方。每逢礼拜日总有上万人来到圣彼得广场,接

受教皇的祝福(见图2)。梵蒂冈有大量艺术杰作,主要集中在圣彼得广场(见图3)、圣彼得大教

堂(见图4)和梵蒂冈博物馆(见图5)。梵蒂冈除博物馆外,是免费向公众开放的,在罗马的外国

游客进入梵帝冈也不需签证或出示任何证件。

图二 梵蒂冈是一个主权国家,是全世界天主教徒向往的地方

图三 圣彼得广场

图四 圣彼得大教堂

图五 梵蒂冈博物馆

车在圣彼得广场前的大街旁停下,来自台湾的刘姓女导游带领大家下车,在圣彼得广场,

边听介绍,边观赏广场景色,排队等候进入圣彼得大教堂参观。

圣彼得广场(PiazzaSanPietro)是以广场正面的圣彼得大教堂得名。可容纳50万人,

是罗马教廷用来从事大型宗教活动的地方。东西长340米,南北宽240米,呈椭圆型。前面有

一条灰石铺成的国界线(见图6)。地面用黑色小方石铺砌而成,两侧由两组半圆形大理石柱

廊环抱,恢宏雄伟(见图7、8)。这两组柱廊为梵蒂冈的装饰性建筑,共由284根圆住和88根

方柱组合而成。这些石柱宛如4人一列的队伍排列在广场两边。柱高18米,需三四人方能合抱。

朝广场一侧的每根石柱的顶端,各有一尊大理石雕像,他们都是罗马天主教会历史上的圣男

圣女,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见图9)。柱与柱之间的空隙能行驶四轮马车,巍峨壮丽。广场

中央,矗立着一座方尖石碑;铜狮之间镶嵌着雄鹰,作展翅欲飞状(见图10、11)。这座石碑

原是罗马皇帝卡利古拉为装饰皇宫旁边的圆形尼禄广场,远从埃及运来。1586年,教皇西斯廷

五世下令将石碑移至圣彼得广场。据说为此曾动员900多名民工、150匹骏马和49台起重装置,

花了近5个月时间,才完成这项搬迁工程。碑的两侧各有一座造型讲究的喷泉。泉水从中间向

上喷射,共分两层,上层呈蘑菇状,水柱落下,从四周形成水帘;下层呈钵状,承接泉水成细

流外溢,潺潺有声(见图12)。站在两座喷泉中间镶有两块灰色圆石的石块上,就会发现廊柱

的四排大理石立柱,只能看到最前面的一排。原来两块灰色圆石是两个半圆形柱廊的圆心,这

种现象是匠心设计的透视效果。广场以及两旁的柱廊由著名建筑师和雕刻家贝尔尼尼1656年设

计建筑,用了11年时间,于1667年建成。石柱柱顶的大理石像则为贝尔尼尼和他的学生所雕刻,

以华丽、夸张为特点的巴洛克式艺术著称于世(见图13、14)。

图六 一步就能跨过的国界线

图七 恢宏雄伟的半圆形大理石柱廊

图八 广场的地面用黑色小方石铺砌而成

图九 罗马天主教会历史上的圣男圣女,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图十 广场中央,矗立的方尖石碑

图十一 方尖石碑镶嵌着雄鹰,作展翅欲飞状

图十二 造型讲究的喷泉

图十三 石柱柱顶的大理石像

图十四 石柱柱顶的大理石像

我们随着长龙似的队伍,缓慢到达广场右侧柱廊下通往圣彼得大教堂的入

口处(见图15)。进圣彼得大教堂参观要通过严密的安检,而且规定穿着不整

者不得入内,有几个穿短裤和背心的老外就被拒之门外。

图十五 右侧柱廊下通往圣彼得大教堂的入口处

圣彼得大教堂(BasilicadiSanPietro)是罗马天主教的中心教堂,欧洲天主教徒的

朝圣地与梵蒂冈罗马教皇的教廷。是全世界的第一大教堂。最初是由君士坦丁皇帝在基督

门徒圣彼得的墓地上修建的,于公元326年落成,称老圣彼得大教堂。16世纪,教皇朱利奥

二世决定重建圣彼得得天独厚教堂,并于1506年破土动工。在长达120年的重建过程中,意

大利最优秀的建筑师布拉曼特、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德拉波尔塔和卡洛马泰尔相继主持

过设计和施工,直到1626年11月18日才正式宣告落成,称新圣彼得大教堂。1870年以来的

重要宗教仪式均在此举行。圣彼得大教堂是罗马式和巴罗克式的建筑风格,整栋建筑呈现出

一个十字架的结构,是一座造型传统神圣,装饰富丽堂皇的圣殿。总面积达2.2万平方米,

主体建筑高45.4米,长约211米,最多可容纳近6万人同时祈祷(见图16)。教堂下面的廊檐

上方有11尊雕像,中间是耶稣基督;两侧各有一座钟,右边是格林威治标准时间(见图17),

左边是罗马时间(见图18)。教堂有五扇大门,平时走中门,只有圣年才能打开右边的“圣门”

(见图19)。圣年是教廷确定的特殊年份。最早的一次圣年是教皇博尼法乔八世1300年宣布的,

那个时候规定每一百年为一圣年。后来觉得一百年太久,改为五十年、三十三年、二十五年为

一圣年。最近的一次是2000年。教皇保罗二世在圣诞之夜,“圣门”打开後,领着教徒们从

“圣门”进入圣彼得大教堂的。意为走入天堂。其他三门分别是“圣事门”、“善恶门”和

“死门”。通过中门进入教堂内部,呈现在眼前的简直是一座艺术宝库。十字大殿的屋顶和四

壁全部被以《圣经》为题材的精美雕塑和描金彩绘覆盖,不少是名家作品,令人目不暇接

(见图20、21、22、23)。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三件:一是大门向右第一个房间里的米开朗

琪罗24岁时的大理石雕塑作品《圣殇》。这尊雕像的写实技巧令人称奇,大理石仿佛有了生命,

让人能从圣母怀抱着死去的儿子逼真的外形上,强烈感受到圣母内心的悲痛和对上帝意旨的顺从。

据说雕像一展出就轰动了罗马全城,但人们都不相信是出自一个年轻人之手。为了消除人们的

疑惑,米开朗琪罗第一次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了圣母像胸前的衣带上(见图24)。二是贝尔尼尼雕

制的教皇祭坛上的青铜华盖。它由4根螺旋形铜柱支撑,有5层楼房那么高(见图25)。所用材料

据说是从罗马万神庙的屋顶上“移”过来的。华盖前面的半圆形栏杆上永远点燃著99盏长明灯,

而下方则是宗座祭坛和圣彼得的坟墓,只有教皇才可以在这座祭坛上,面对东升的旭日,当着

朝圣者举行弥撒。靠近祭坛的右边有一尊圣彼得的铜像,伸出坐椅边的右脚已被虔诚的信徒和

大量的观众吻摸的锃亮(见图26)。三是圣彼得宝座,也是贝尔尼尼设计。他把一张相传是圣彼

得坐过的——后经考证是卡洛林国王泰查二世所赠送的嵌有象牙饰物的木椅,镶在了镀金青铜宝

座上,宝座被四位圣师的铜像簇拥着,椅背上有两个小天使,手持开启天国的钥匙和教皇三重冠

(见图27)。宝座的上方是光芒四射的巨大光轮,一只圣灵信鸽在天使的伴随下飞翔在金色的云

雾中。远看圣灵信鸽如同一般鸽子大小,实际上展开的翅膀有1.5米长。令人惊叹。

图十六 圣彼得教堂内

图十七 格林威治标准时间的座钟

图十八 罗马时间的座钟

图十九 教堂有五扇大门,平时走中门,只有圣年才能打开右边的“圣门”

转自:http://www.17u.com/blog/article/103252.html16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