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布鲁塞尔大广场的遐想 |
[游记]布鲁塞尔大广场的遐想 |
2008-07-01 sina.com.cn |
在一个傍晚时分, 我也随着滚滚的人流, 来到这个久负盛名的大广场。我坐在紧靠市政厅的一露天酒吧,品啜着别有风味的红酒,在酒精的作用下, 我漫不经心地观赏四周的建筑群体。我看着那些匆匆而过的人群,相信他们当中的许多人是某个国家的政要,或是某个国际组织的首脑。那些忙着摄影、照像的人,想必都是和我一样的旅游者吧。不知道在他们的取景框中,或在他们定格的摄像中,有没有对面那门顶上用蓝白二色绘成的天鹅作饰物的小建筑?当我凝神远望那幢楼,我的思绪飞扬,我仿佛回到了上两个世纪,生活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同一个时代,看到他俩伏案写作、奋笔疾书的身影。那是怎样的一个时代?如火如荼的工人运动,风起云涌的革命形势,形成了一个光芒四射的年代。就是在这样的情势下,就是在那幢并不十分引人注目的的小楼中,他俩合写了著名篇章《共产党宣言》,“一个幽灵,一个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从此,旧的资本主义的秩序被搅得天翻地覆。 那幢并不起眼的小建筑,其实就是一家小旅店。据导游介绍说,马克思的《资本论》,其中大部分章节就是在那里完成的。比如,“商品与货币”、“劳动过程和价值的产生”、“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等。在那里,在马克思的涓涓笔下,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高瞻远瞩,连同他不朽的智慧,渐渐融进了人类精神财富的滔滔洪流…… 我还未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精神与灵魂中构成的大海中畅游出来,耳畔又依稀听到了几乎悄无声息的脚步声,那是法国十九世纪文坛巨匠维克多.雨果到这大广场散步来了。不知这大文豪在这广场找到多少灵感,他的《悲惨世界》的故事会从这里找到延续吗?《巴黎圣母院》中的丑人卡西莫多有机会来这里流浪吗?我不得而知。但雨果本人在这里一定有重大收获,因为他称布鲁塞尔大广场为“一个丰富的大舞台”。 来这大广场寻找灵感的还不止雨果一人。美国二十世纪著名的作家海明威,也曾游历于此。在他游览完大广场后,感慨颇多,尤其惊叹广场的宏伟美丽。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bff0f7010005ny.html60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