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球游记(94)之法兰西 卢浮宫:“达芬奇密码”(下) 我们又在大厅里排队,这次是买票。 刚刚把票买到手,广播里又传出消息:卢浮宫在5点闭馆。也就是说,我们只有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要看完这座号称博大精深的艺术宝库,据说花上几个星期都不算多。 我们在线路图上找到了《维纳斯》、《蒙娜丽沙》、《自由引导人民》等名画所处的位置。为了抢时间,我们在迷宫般的卢浮宫里跑步前进。 我终于看见了《维纳斯》。米罗的维纳斯女神像,在雕像群中是与众不同的。我沿着雕刻馆的长廊,匆匆忙忙地看着。跑到尽头,进入一座拱形小厅,那尊丰满、身体微微弯曲的著名雕像就在眼前。 据考证,她大约是公元前2世纪希腊艺术家克拉西代尔的作品。她那完美的体形和残缺的双臂,引发了旷日持久的艺术论争,同时,也成就了这尊雕像独一无二的艺术地位。 我按奈不住激动。挤在人群之中,她高傲地立于灯下,似乎没有了那种动人的冲击力。 时间一分一秒地在流逝,那些宫廷里高大厚重的门,差一点就关上了。而达·芬奇的那幅旷世杰作《蒙娜丽沙》,我也差一点点就看不见了。我和许多人一道,几乎是冲着进去的。每一个人就跟朝圣一样,蜂拥在用玻璃框住的那幅油画前。 卢浮宫里最为有名的就是这幅《蒙娜丽沙》。它高约1米,宽约0.6米,在卢浮宫群画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大厅里的服务员小心翼翼地在这幅世界级名画前转来转去。除了高科技的监控手段,再加上无数双人的注目,恐怕是它插翅也难飞了!他们如此紧张,是源于1911年被盗的历史。 站里于原作前,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将我拉住,使我不得不对它要多看几眼,再看几眼。 20世纪80年代,我们国家高考的语文作文题目是:《达·芬奇画蛋的启示》。我的作文得了高分,由此我考进了四川大学中文系。现在,我又站在了达·芬奇的作品面前,心情当然激动,当然复杂。 达·芬奇花了四年的时间,投入了无可估量的心血,才完成了这幅杰作。无论从哪一个方向看,都觉得画中的美人在向你会心地微笑。这微笑有点神秘、朦胧和复杂,无数艺术家研究了好久好久,还是莫衷一是,没有一个合情合理的解释。 也许,这是达·芬奇留给人类的一道难解之谜吧? 等我看见《自由引导人民》时,关门的铃声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