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因特拉肯我们住在距火车站最近的一个酒店里,说是只有三星级,不过服务挺不错,相 对而言价格性能比还可以,而且在阳台上还可以看到一点雪山。因为上少女峰的火车票是 私营的火车,不能用欧洲火车通票(就是EurailPass), 一个人要160多瑞士法郎 (等于 220新币,或1000人民币左右),我们本来是打算买清晨的早安特价票,可以便宜不少, 才订了那么靠近的酒店。不过后来知道早安特价票必须6点以前起床,12点以前坐车下山 ,就打消了这个念头。毕竟出门旅游不是做苦行僧,时间搞太紧,景色没看好,人也累得 够呛。 在雪山下过夜挺有意思的,那是我们欧洲之行中盖的被子最厚的一次。白天气温可能接近 30度,晚上和清晨可能只有几度。临睡前收起白天穿的吊带小背心,准备好第二天厚厚的 风衣和围巾,兴奋无比。在新加坡呆太久,带着些寒意钻进厚被窝的感觉也是久违了,那 一夜觉得床特别的软,睡得很香。 因为我们上山当天还要赶到卢加诺,而且下山的火车到因特拉肯的时间和到卢加诺的火车 出发时间间隔只有三分钟,否则如果错过了那班车就很惨。火车站的储藏柜太小(老公一 直指责我带了太多东东),所以我们必须带着一个箱子上山。这后来被证明是个大错误。 少女峰是位於瑞士境内的阿尔卑斯山高峰之一 ,终年积雪,高4158米 ,有欧洲之巅的美誉 。不过这似乎对我们没有什么意义,比起西藏,简直就是小儿科了。 去九寨沟黄龙时, 也有经过这样的海拔。对我们吸引力最大的当然是美丽的雪山景色。 少女峰是阿尔卑斯山在瑞士境内最美的一段。都说欧洲旅游的精华是法国、意大利和瑞士 ,而瑞士景观的经典则是少女峰。那里有全欧海拔最高的火车站;有充满神秘气息的“老 人、僧侣、少女”三连峰;有阿尔卑斯山最长的阿莱契冰川;有手工凿成的冰宫。其实我 们在没出发前计划旅程时,最为神往的一处就是少女峰,后来也证明果然如此。如果是参 加旅游团,大部分团会去铁达力士峰(那是另一座有名的山峰,我们后来也去了,游记后 面会写),因为少女峰的花费较高,单是上山的车票就比铁达力士峰高出一倍。我们因为 在网上读到了很多有关少女峰的游记,朱自清的欧游札记里也有很多动人的描写,自然就 心痒痒要来看看了。 位于风景秀丽的伯恩屹山区的少女峰铁道,由客来雪得上至少女峰,建造耗时16年,于19 12年竣工启用,位于海拔3454米高的火车站,是全欧最高的火车站。自然也是吸引我们的 原因之一。后来坐了那一路火车,不得不佩服瑞士人建山间铁路的功力。 从山脚上到少女峰顶大概要两小时,火车上没有暖气,越往上越冷。不过一路上的美景让 我们觉得时间一晃而过。阿尔卑斯山因为海拔高,景色非常有层次感。在山脚是翠绿一片 ,有很多灌木,还可以看到不少奶牛。越高植被就越矮,慢慢的我们就只看到草地了,奶 牛也少一些。大概因为是在七月,当到了只有草地的高度上,满山遍野开了无数各种各样 的小花。估计它们一年就只有这个时候有充足的阳光和雪水可以繁殖,都挤在这个时候开 花。也是不可多见的美景啊!而且越高的海拔,花的颜色越多,特别多我喜欢的蓝色紫色 的花。老公说我象傻子似的拿着摄像机往草地上乱拍。可惜我们还一直没有机会去西藏, 如果在这个季节去,相信只会更漂亮。前几天看到一个朋友去亚丁,稻城拍的照片,那绝 对是一等的美景,把我们羡慕的要命。 火车上到有雪的地方,大部分时间就是在在黑黑的山洞中穿梭了。只是中间会停两次,每 次5分钟,让车上的乘客下火车到旁边一个镶着大玻璃窗的山内观景台去眺望旁边的山峰 ,知道你现在身在何处。在第一个观景台时,就发现自己已经身在群山之顶上了,待去到 第二个,赫然就发现已经被白皑皑的雪包围。火车每次停车前都会用8种语言广播一次, 介绍将会看到的风景,其中的第四种语言竟是字正圆腔的普通话,最后两种才是日语和韩 语。 我们上少女峰的这天,天气非常的好,一丁点儿云也没有,四方美景尽入眼来。这座被称 为阿尔卑斯山皇后的少女峰,远望宛如一位少女,披着长发,素裹银装,恬静地仰卧在白 云之间。少女峰的主要山峰有三座,呈东西向排列。由东而西分别为老人峰、僧侣峰和少 女峰,三峰的高度分别为3970米、4099米、4158米,渐次升高。围绕这三座 峰名字的由来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少女峰也因此成为许多艺术家创作的素材。据说“老人 峰”出自德语,其意为“我在这里”(瑞士通用语言主要是德语和法语,而少女峰属于德 语地区)。僧侣峰则出自奥地利的一种马的名字,“少女”的原意是修女。僧侣峰横在老 人峰和少女峰之间,使他们无法接触,也因此产生了种种的解释和传说。从斯芬克司观景 台望去,震慑人心的阿莱契冰川苍茫可见,河床铺满厚厚的白雪,河床两边高低起伏的山 峦护着白色的河床向未知的远方延伸,消失在白色的地平线。长达23.6公里的阿莱契 冰川,覆盖面达117平方公里,看上去比传说中的还要美和壮观。我站在冰川前拍的照 片,回到新加坡再看就觉得简直是站在画中拍的。 在观景台上时,衣服好像穿太多,太阳底下居然直冒汗。但去看那个有很多冰雕的山洞时 ,在洞里差点没给冻死,觉得我们自己都快成冰雕了。不过那些冰雕还是值得一看的。还 有一点失算的就是我们的墨镜是在新加坡买的,但在这雪山的阳光下一点用都没有,眼睛 刺痛。不得不又在山上再买了两个山上卖的滑雪镜,自然被宰了一刀,不过戴起来舒服多 了,但照相就象熊瞎子。还有就是觉得这小小的雪原上人口密度也太高了点,想好好照张 相都不行。过于熙攘的人流让我很担心会不会有人不小心从简单的护栏旁滑下山去。而且 令我惊讶的是,这里竟然有一半都是东方脸孔,多是日本韩国香港的。 山上除了斯芬克斯观景台,还有很多玩的。这里是终年的天然滑雪场,有人带了自己的雪 板,专门上来滑雪。不过我们就比较惨,因为时间有限,又拖这那个该死的箱子,山上也 没有任何代客保存物品的服务,结果害我们狗拉雪橇也没坐成,更惨的就是老公就更又理 由振振有辞地教训我以后出门东西尽量少带,气死! 下山的时候当然是走另外一条路线,风景略有不同,当然都很不错。一路上不停地减少衣 服,上火车时我们还穿得象笨笨的北极熊,到因特拉肯是我已经只穿短袖上衣了。火车到 了因特拉肯后,我们百米冲刺一样冲上去卢加诺的火车。这辆也是黄金快车,不到两分钟 ,火车就开了。欧洲的火车真是准时,呵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