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葛红兵海外日记:去剑桥 |
[游记]葛红兵海外日记:去剑桥 |
2007-07-19 jxgdw.com |
伦敦和剑桥之间的距离大概八九十公里左右,坐快速火车,只要40分钟,单张票较贵,近20镑,但是双程票就比较便宜;如果坐巴士又会比高速火车便宜很多,大概是二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要看班次。伦敦西思罗机场有直接到剑桥的,一天有数十班,非常方便。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成了商业运营磁悬浮列车线的国家,伯明翰磁悬浮列车线在上海浦东磁悬浮列车线运营前也是世界唯一用于商业运营的磁悬浮火车线。但是,该线却在1996年被取消了,原因是经济性太差,运营成本高,入不敷出。看来,科学技术还要和运营成本结合,好技术如果成本过高,人们还是享用不起。 我是在伦敦住了两日之后,从伦敦King`s Cross火车站去的剑桥,一路可以看到英格兰乡村的景色。6月大片大片的麦田,从天边铺漫而来,中间点缀着典型的英格兰村庄,这些村庄没有巴黎周边的密集鲜亮,但是,更加洒脱,它们都有广阔湛蓝的天空做背景,显得更加静蔼。 坐火车的时候,我按照中国的习惯把大件行李也带进了车厢,一位老太太惊讶地望着我,但是,没有说话。我感觉到了她的目光,稍稍后,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所有的人都把大行李放在了车门边上的行李区,那个行李区在车门边上,任何人上下车都可以随手拿取行李,而且,那里是单独的一个隔区。如果你坐在车厢里,那里是你视线的死角,按照中国人的理解,那里是非常不安全的。我进车厢的时候,看到前面的人都把大件行李放在那里,然后只是提着随身包进车厢,这和中国人坐火车,行李随身的习惯完全不一样,我习惯性地把那里看成是不安全的地方就是这个原因。但是,入乡随俗,火车开动后,我还是把行李搬到了那个行李区里,我的这个举动,也得到了那位老太太目光的赞许,她看我的眼神明显和蔼起来。这样的行李区,我在英国旅行的时候经常看到。一次我乘船渡海,渡轮上,安排给乘客的行李区竟然是船舱入口处的一排开放的行李架,你进入船舱以后根本无法照看那些行李。 这样的旅行多了,我才渐渐地适应过来,也许在英国,根本就没有人会对别人的行李动心,你不用看着你的行李,它们在那里,它们是安全的――这是在英国旅行的时候给我的感觉。而国内的情况恰好相反:我们的乘警总是提醒你,行李不要离开视线,让你觉得这个世界上满是小偷。现在,在中国的城市和乡村,人和人之间到处弥漫着互不信任的气息,家家户户都装上了防盗门、防盗窗,在大街上走,你感觉两边的住宅有点像牢房而不是民居。多年前我的家乡,一个非常朴素的乡村小村,那里的人们几乎是夜不闭户的,早晨在晨曦中打开大门之后,它们就对着田野和大地敞开着,谁都可以走进去坐一会儿,或者从水缸里舀碗水喝;但是,现在那里家家户户都安上了防盗栅格,窗户和门都捂得严严实实。可是,在英国我没有看到这种情况,剑桥的那些小楼,都似乎敞开着,大多是木门,没有见到一家安装有不锈钢的防盗栅栏。小院的围墙一般很矮,行人可以看到院子里的花草,抬脚就可以进去的样子。而在我的国家,我们什么时候,对彼此失去了信心?什么时候相互提防成了我们之间最基本的关系?从这个角度,也许国内有些左翼知识分子的呼吁是对的吧:现在国内的贫富差距加大了,这种差距正在摧毁中国社会作为礼仪之邦的人际传统,正导致某种紧张? 剑桥的人非常和蔼。我拿着地图走路,常常会有人主动过来询问,问我是不是在“找街道”或者“失去了我的街道”,然后是耐心地为我指路。我刚到剑桥的时候,打的士到克莱尔学院正门,我以为克莱尔学院不会太大,而且就一个院子,但是,实际上我住的地方在克莱尔学院的后院,我要提着行李,步行接近一千米左右才能到那里。我正犹豫是不是重新上的士的时候,一个过路人主动过来问我是不是要帮助,然后,他主动帮我扛起行李,一直把我送到了宿舍门口。一个素不相识的异国人,这样帮助我,让我是很感动的,让我产生了对剑桥的亲切感。此后,我在剑桥的街上走的时候,我时刻都意识到我也是剑桥的一份子,如果有人需要帮助,我也会主动出手。 剑桥人没有排外情绪,他们似乎永远都张开着怀抱。一天早晨,我到剑桥中心广场喝早茶,那家茶馆的露天座位已经坐满了,一个年轻的学生样的男士看我在那里观望,便主动邀请我和他共用一张桌子。在那样一个早晨,你被一个陌生人邀请和他共享一张桌子,实在是非常高的礼遇――这种情况在大城市,你是见不到的。这里有剑桥作为大学城那种学生、教师之间天生的相互认同感,更有剑桥作为一座古老的英格兰小镇绵延不绝的好客而淳朴的传统民风。事实上,剑桥每天都在和世界对话,每天都有许许多多的慕名观光客来到这里,他们中有亚洲人、非洲人、美洲人等等,更多的是来自英国本土的朝拜者:很多是家长带着孩子来这里接受大学环境的熏陶。无论是谁,风尘仆仆而来,到了这里都会有家的感觉,因为这里的每一个居民都是好客的主人。而且他们完全是免费的,你参观这里的任何一处建筑,浏览这里的任何一个博物馆,你都不用付钱,你不必为你的贫穷感到羞涩,因为这里根本就不需要钱。 联想到在国内的时候,我三次去黄山,一次比一次失望的情景。黄山的风景是美的,但是黄山人把它圈了起来,收越来越高的门票。他们把大自然的杰作据为己有,这还不算什么,重要的是黄山的人,他们只对你手里的钞票感兴趣,你问路,他们就会说,你给我10块钱,我把你从小道送上山(他帮你逃票);你住宿,他们会绕到送你去条件差价格高地处偏僻的地方(可以拿到高回扣)。金钱已经把黄山和黄山的人熏黑了。黄山的人正在压榨黄山,挤干黄山的血。他们在心里实际是不爱黄山的,他们只是爱黄山给他们带来的金钱。 剑桥的人呢?他们是爱剑桥的,他们有作为剑桥人的自豪,也有对剑桥的热爱。 摘自《葛红兵海外日记》 2005年5月 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
转自:http://www.jxgdw.com/lady/nrsw/2005-06-14/3000048591.html32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