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牛津游记 |
[游记]牛津游记 |
2007-07-16 live.com |
牛津游记 昨天睡的晚,直到2点才睡觉,害怕错过coach就用电脑定了时,谁知不用电脑提醒自己4点多的时候醒了。但是身体实在不听使唤,关了闹铃就只顾接着睡去,心里想的是30分钟后就醒来。睡梦中听到一个声音在叫我,醒来的时候已经觉得不好,一看表6点,完了,赶上Coach是没希望了。不过听老婆说她去的时候错过了,但是一样可以座下一辆,当下把银行卡留给老婆,以备司机不能通融后再重新订票,因为买票要12磅。网上订票只要5磅,能省则省。 急急忙忙奔到地铁站central line 换Victoria line直到Victoria站,出了地铁站就直接看到指示牌,顺着牌子就直接找到了coach车站。去牛津的车是排在最前面的第一辆。把book资料递给司机,结果一皱眉,你来完了一个小时啊,坐车和坐飞机一样,来晚了就上不了了。然后又问我原因,我就照实话说了。司机摇摇头,没办法,只能重新再定了。我只好无奈的推出coach给老婆打电话,后来快到点出发了,司机冲我招招手,“进来吧,下次可不要这么晚了”。其实在他招手的时候我已经猜到他的意思,心中自然高兴,连忙道谢。就座后汽车就出发了。 英国的高速公路没有我们的宽,但是7点多天还黑着,也没有多少车,自然开起来轻快好多。睡意朦胧的我趁着天还没亮,继续我的梦乡。过了一个小时,天亮了,再也睡不着了,便开始欣赏路上的风景。这下突然感到分外熟悉,分明和国内在高速上的感觉一模一样。虽然是冬天了,路边还能看到满眼的绿色,有时绿色当中还有几头黄牛在点缀。第一次看到外国的牛,可惜,我在车上不能直接和您招呼了。拜拜了您呢,我还要赶着去牛津呢。不过心下暗暗记下迟早近距离看看他们。 随着路边学院越来越多,我知道我们已经到了牛津了。coach驶过繁华的high street经过new street直接拐入了bus总站。同车的人在路上就已经下去了很多,等到达总站的时候剩下的已经不到五个人了。8点40,太阳还没出来,一下车,禁不住打个冷战,还是很冷啊。走出coach总站是一个电影院,影院旁边的牌子上是牛津的实物地图,英国的旅游系统做的真不错,指示牌、宣传册都在适时的地方出现。 牛津中心城区不大,正好一个一个街区的梳理一遍。首先从西南开始,电影院所在的那条街就是GEORGE STREET 向西走顺着Park End Road左拐到HoLLYBUSH ROAD向南走。首先迎面而来的是ICE ROLL,然后对面就是COLLEAGE OF FURTHER EUCATION,初见起来也没什么特别,就是几个西式建筑罢了,不过因为不是主干道这里便安静的多,和伦敦的学校给我的感觉一样。接下来便是小桥流水,这一点在伦敦是见不到的,心里不禁心旷神怡,陡生出许多期望,希望这里履行给我带来更大的新奇。 我是S形状前行的折返向被走去便是WESTGATE SHOPPING CENTER,南面是几层的停车场,好莱坞影片中见多了现代的停车站,不禁对着个略显带历史气息的产生了兴趣。难道牛津最大的特点就是他的历史?没有走遍之前,继续前行。QEEN STREET上人就慢慢多了起来,繁华的商业区。拐到ALDATES STREET与中心区就渐行渐远,慢慢的有归于平静了。偶尔大道边有几个狭窄的胡同颇有北京胡同的韵味,因为好奇就走了进去。便开始有了与世隔绝的感觉。静,死一般的静,你几乎可以聆听自己的呼吸,开始与自己心灵的对话,触摸着古墙早已干结的皮肤,却能摸到腾腾的脉搏。墙根的苔痕分明说明它还或者,正在向每个来访者倾诉这他的历史,从开始到现在还有它的将来。 突然心目早已期盼,却又不期而遇的出现了一个college, church college, 哦,倾听上帝声音的地方的确需要这么的安宁。虽然小小的建筑与硕大的教学楼不可比拟,但有了上帝的关照,犹如仙境一般深藏在凡间。这时我的探索变成了猎奇,搜索每一个隐藏的college,继续我的仙境奇遇。 似乎不想错过任何一个学校,因为每个学校都是不一样的,建筑风格,布局,氛围等等,所以争取每个都能看到,虽然有的学校连名字都没看到。每个门都不能放过因为你不知道哪个就是学校的门。每个胡同也不一样,红色的奔放,灰色的凝重,让你瞬间随着色调的变化而或抑或扬。随着胡同的曲折,我不知道下一个转弯会是什么,好奇心驱使这我继续前行前行,全然不顾自己的s计划。曲曲折折的小径似乎是向导,指引这我前行前行,顺手采摘路上的奇葩珍茗--一个个的大学。虽然我没有很深入进去,我知道进入后必另有一番滋味。但这已经足够吸引我了,下次,下次一定细细品味--心里暗自下定决心。 宗教给这个过度带来了宁静祥和,自然基督教建筑占据了几乎整个城市。基督学校的幽深给我带来沉静的安宁。但走进church meadow给我的确实广阔的安宁。高大辉煌的建筑是我行程的另外一个指引。 宽阔的大路,雨后的水洼点缀其中,阳光似乎如上帝的关爱普照这篇大地,道路两旁是草场,牛!牛!牛群!草场中还有一群牛,同时享受上帝的关爱。或立,或卧,或倾听或私语,或聚首,或独行,个个都在品味,不仅口中的青草,还有上帝的私语。教堂里人们在倾诉,它们好像也在倾诉。满眼的绿色已是生机盎然,牛群的出现更表明了上帝的博爱。 这对于我自然也是一番享受,和风吹拂这面颊,同时带来青草的幽怨,牛儿的忏悔,虽然建筑的隔阂我听不到来自教堂的倾诉,但是自然在这个范围内大家都是一样的。净化我们的心灵,享受自然、淳朴,享受世间给我们的一切。 同在倾诉一列,自然要留影纪念,别看牛儿咀嚼的紧,还是有好事者欣然走向镜头。OK就是你了,好,摆个pose,say:茄子!..... 大路的尽头似乎小河,河水潺潺,闲鸭戏水,逆流而上,在郁郁葱葱的大树的遮蔽下,有条小径通向一个花园,门不大,给人感觉像故宫里的脚门,或许里面又是另一番天地,心旷神怡的我自然不能放弃进一步的体验。目光及处是一个花园,草坪不值得很工整,基本是对称的样子,左边茂密的芦苇,遮挡了视线,更增添的一份神秘,突然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对了中山公园,和珅府,这种芦苇随处可见,北京园林中植物遮盖所早就的静谧在这里也有所体现。草坪是平的像地毯一样铺开,平面中突然突起几个老树,打破了这个平。十字交叉的小径将区域分隔开来,静自然还是主题,但耳中确有潺潺的水声音,交叉点是一个喷泉,四周的长椅围绕这个圆心。有了水整个氛围就灵动了起来,花园的平与立,动与静相得益彰。 恰逢一对夫妇走了过来,老人坐在长椅上,拿出书本开始了细细的品味。我想不久老人就会浑然忘我进入到书境中,累了伸个懒腰,就重新回到花园的动静之境。 出了花园就是HIGH STREET上跨过小河的桥。站在桥上,极目望去不知这河水从哪里来,又要到那里去,桥上呼啸而过的车辆轰鸣着,想这小河也已经坦然,在她的路程上已经见识过了这轰鸣与宁静,贯穿这座古城到外面去诉说他的见闻。看来只有跟随这它,才能知道它所要讲述的故事。 |
转自:http://deadbird1980.spaces.live.com/Blog/cns!71DCFBEB7F09F037!1376.entry26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