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南京游记中山陵

[游记]南京游记中山陵

2008-06-27    sina.com.cn

中山陵

五月二号下午去的中山陵,那天天气很热,烈日似火。

孙中山先生于1925年在北京去世,并在1929年安葬于此,是为中山陵,在南京城东郊的紫金山上。

中山陵全局呈警钟型,象征着先生警醒世人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遗言。

其中的建筑皆是白色石制墙体,顶上盖青蓝色琉璃瓦,象征国民党“青天白日”党徽的颜色。

进去首先看到博爱坊,正中有“博爱”二字,孙中山手书。然后穿过编植青松和龙柏的郁郁葱葱的“神道”,就是陵门,上有“天下为公”四字,也是孙中山亲手写的。

仅从“博爱”与“天下为公”就可以看出孙先生的革命理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那个时候,不管是李鸿章的洋务运动还是康有为的维新变法,不管是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还是义和团的“扶清灭洋”,都无法阻挡一张张卖国条约的签订,都无法阻挡一寸寸国土的丢失。

他悲愤地看到中国人饱受帝国主义欺凌,而清王朝又无能为力。于是,他认定只有革命,只有用武装推翻旧政权,才可以解救处在水深火热中的同胞,才可以实现民族崛起。

他就是这样想的,带着一些年轻人的倔强和冲动,就这样做了。本来可以去当个好医生,去好好挣钱养家的他,弃医而革命,毁家纾难,把所有的青葱岁月都投入了革命之中。

我想,孙先生当初在作这个决定的时候,“天下为公”四个字早就浮现在他的眼前了吧——不为良医,便为良相。

以前看过《走向共和》,里面的孙中山在搞革命的时候,竟然显得有些幼稚。但我觉得正是这种“幼稚”才很到位,因为革命者心中怀着天下苍生,哪里会去管这些繁文缛节?

走过陵门,就是碑亭,里面矗立着一尊巨大的石碑,上面书有:“中国国民党总理孙先生葬于此,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在文字上面,刻画了一个国民党的党徽。

这个巨大的墓碑,高大挺拔,很有气势,需要仰着头才可以把它完全拍下来。虽然一生都遭到反动势力排挤、压迫,但毕竟还是“国父”,蒋介石等后人也必须要严肃对待。

经过碑亭,展现在眼前的就是中山陵著名的石阶,以往在照片上看中山陵,基本上都会看到这道长长的石阶。

石阶共339级,寓意当时的参众议员共339名,其中又置有几个平台,其独到之处便在于:从下往上看,台阶接连不断,直达顶端;而从上往下看,则看不见台阶,看到的只是平台。

中间的一个平台上有两个铜鼎,其中一个上面有炮眼,据说是侵华日军炮弹击中的,这是整个中山陵唯一被战火破坏的地方。

走完石阶,就到了中山陵的最高点,也是最核心部分,就是祭奠堂。

祭奠堂有拱门三个,上面分别用篆体书有“民族、民权、民生”,再其上,则书有“天地正气”四字。

里面是墓室,从外面看,就可以看到一尊孙中山的汉白玉坐像。因为人太多,便没有进去细看。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c5b21301000965.html29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