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南京印象之二拜谒中山陵

[游记]南京印象之二拜谒中山陵

2008-05-22    live.com

4月28日

第二天起了个大早,收拾好行装,和老婆挤上了南京的游字号公交车。南京的交通可用便利二字形容,大巴的样式虽老,但车内布局合理,乘坐舒适。同样的无人售票模式,投币和刷卡两种方式任君选择。1元硬币撞击款箱的清音固然好听,在百姓眼中却不比“金陵一卡通”8折乘车来得实惠。相比之下首都北京的公交司机可要汗颜了,守着身边的电子计价器无用武之地,只好兀自企盼各种先进科技在南方“偏远地区”的试点能够早日莅临北京。

撇下公交收费系统不谈,不到1小时我们乘坐的大巴就穿过中山门,来到了当日的目的地中山陵景区。虽然作为游客,例行公事地在售票处挨了一刀后略感不爽,但在陵门矗立的三间四柱牌坊前,种种凡心杂念立时烟消云散。青松,翠柏,无上清凉。蓝琉璃瓦掩映下的博爱坊驱散了尘世的喧嚣,同时也将历史的厚重完满地展现给游人。

通过博爱坊大门是一条长长的墓道。拾级而上,躁动的心愈渐平和。煦日下一阵轻风吹过,仿佛真有些拜谒陵寝祭奠先人的心绪,所欠的也许只是清明其时的一场细雨。登上平台,陵门立现眼前。这是一座歇山顶式的建筑,天青色的琉璃瓦承继了古人对天的理解,建筑整体采用花冈岩,显得庄严肃穆。陵门正面开有三个拱门,各装有对开的镂花铜门。中门的横额上镌刻着孙中山手书“天下为公”四字。内开的门梁上采用卷帘门设计,古朴典雅。陵门有碑亭一座,亭正中立花岗石碑,上刻谭延闿所书“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24个镏金大字。

再次艰难地拨开人墙寻路,一座极具特色的祭堂立现眼前。按传统的封建墓葬规制,中心线上的主体建筑应为陵恩殿,后有宝城宝顶将帝王的棺椁环抱其中。而中山先生的陵寝果然不凡,祭堂的四脚在传统的重檐歇山顶基础上又加盖了角楼,四脚立地,更显稳固大方。同样的青檐灰基、三拱门的设计,所不同的是柱间的篆书金款“民族、民生、民耀”和祭堂正面的匾额“天地正气”。短短数言,中山先生一生的立身信条彰显其间。祭堂两侧的方尖碑、遍布碑身的流火纹颇具道家风骨。

祭堂正中,是一尊大理石雕中山先生坐像。像基的浮雕再现了他激励革命青年的情景。祭堂四壁刻有描金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正文,将先生生前的主义与坚持昭示天下。紧随人流进入内里的墓室,中央是一个圆形的大理石墓圹,汉白玉雕刻的中山先生安卧于此。据介绍,他的遗体就安放在这个圆石圹里,并用钢筋水泥密封。抬头仰望,墓室穹顶上嵌有青天白日的国民党党旗,这在遍布华夏大地的众家革命领袖纪念地中可算独树一帜。

中山先生一生投身革命,为挽救民族危亡而奔波劳碌,终因积劳病剧,于1924年3月12日在北京病逝。孙中山逝世后,中国国民党组建葬事筹委会负责安葬事宜。遵照先生遗愿,筹委会代表相继到钟山实地勘测,择定中茅山南麓为建陵地址,后又向社会公开征集建陵方案。最终,31岁的中国建筑师吕彦直所设计的鸟瞰“警钟”形图案中标,并由他负责监督、指导陵墓施工。1926年3月12日暨孙中山逝世一周年,葬事筹委会举行陵墓奠基礼。建陵历时3年,于1929年春基本竣工。70多年来,中山陵一直静立于钟山之上,接受华夏子民对先生的追忆与哀思。

回溯中国近代史,孙与毛可并称声震寰宇的伟人,其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所做的贡献不相伯仲。而单就建陵供后人凭吊一事,毛与孙的主义可称泾渭分明。毛择址于天安门广场,自置水晶棺内,红旗披身,鲜花簇拥,蜡封金身可保万年不朽,亿万百姓慕名观看,靠出租塑料花也能安置一干下岗职工;孙静卧于钟山腰际,石冢内早化为一钵净土,天人合一去了,空留一座伟岸的陵寝供后人追忆。简言之,忆中山,清明只身前往最佳,观泽东,国庆万人空巷合契。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有人戏称旅游从业者为吃祖宗剩饭的,称南京文化为陵墓文化。细加揣摩,不禁会意而笑。是啊,这年头想有创新实在不易,不如捧好祖宗留下的金饭碗。好在碗大,金箔还够刮上几十年的~~~

转自:http://tmac4600.spaces.live.com/Blog/cns!E4B541AFDCA9F0D5!131.entry58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